浙江农林大学(Zhejiang A&F University,ZAFU),简称“浙农林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浙江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本科高校。学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历史沿革
天目林学院时期
浙江农林大学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由中共浙江省委创办,当时确定专业设置为林业、木材采伐与运输机械化、木材机械加工和林产化学加工工艺专业,招生规模400名。
1959年7月,温州林学院与天目林学院合并。1960年2月,浙江农学院、天目林学院、舟山水产学院合并,成立
浙江农业大学。1962年2月,天目林学院从浙江农业大学划出,归省教育厅领导,党委工作归省高校党委领导;原隶属省农科院领导的林科所划归省林业厅和天目林学院双重领导。
浙江林学院时期
1966年9月,天目林学院改名为
浙江林学院。1970年7月,浙江林学院与浙江农业大学合并。1978年4月,浙江农业大学林学系改为浙江农业大学天目分校。1979年2月,国务院批准同意恢复浙江林学院。1981年12月,国务院批准浙江林学院为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7月,浙江林学院由省林业厅主管改由省教委主管。1997年11月,浙江林学院通过国家教委对学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0年7月,浙江省林业干部学校整体并入浙江林学院。同年,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创办。2003年7月,学校机关整体搬迁至东湖校区。同年9月,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6年3月,浙江林学院出台了《浙江林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天目学院独立办学的若干指导意见》,明确了学院独立办学的重大问题,将学校的衣锦校区作为学院的独立校园。2007年3月,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取得独立法人资格和浙江省教育厅颁发的办学许可证。
浙江农林大学时期
2010年3月,浙江林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同年6月,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2013年9月,诸暨校区建成启用,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整体搬迁。2014年,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同年7月,学校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共建高校。同年9月,学校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名单。同年10月,学校获批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7年3月,学校获批建设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年6月,
浙江农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成立。同年8月,学校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5月,浙江农林大学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5月,学校成为
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首批理事会员单位。同年6月,学校成立了中国高校首个环境医院——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医院。同年7月,学校牵头成立浙江省“两山”理念(生态文明)智库联盟。
2022年9月,
浙江农林大学碳中和学院挂牌成立,这也是浙江首个碳中和学院。同年11月,浙江农林大学联合浙江省高校成立浙江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联盟,并当选理事长单位。2023年3月,学校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同年4月,浙江农林大学开化研究院揭牌成立。2024年1月19日,浙江农林大学“千万工程”研究院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3月,浙江农林大学设有20个学院(部),学校本部开设有63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浙江农林大学有浙江省登峰学科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4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5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7个,重点培育学科3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15个。截至2023年3月,学校共有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其中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5‰。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366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6人,国家级人才40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2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3月,浙江农林大学本部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新工科项目2个,国家新农科项目5个,国家新文科项目1个,国家卓越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1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国际认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重点专业12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级特色(含新兴特色)专业9个;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89门,省级精品课程4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30门,省级虚拟仿真项目认定4门,立项31门;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团队4个,省级创新团队17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浙江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3月,浙江农林大学建有林学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得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9项。
学生成绩
浙江农林大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截至2024年3月,学校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3300多项,其中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全国金奖1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中获全国金奖2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全国银奖2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全国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学校在中国农林类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从第12名跃升到第5名,涌现出“全国就业创业先进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批优秀学生典型。
合作交流
教学交流
浙江农林大学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截至2024年3月,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波兰、澳大利亚等27个国家(地区)的10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联合办学、科学研究等活动,与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赫尔辛基大学等世界名校联合培养人才。学校获批多个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年度可选派50余名师生公派留学,前往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俄罗斯国立农业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波兰华沙生命科学大学等专业领域国际知名科研院所交流访问或攻读学位。
学术交流
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常年开展有“集贤大讲坛”系列讲座,邀请名人、名师进行演讲。2019年,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木质基储能器件工程前沿技术研究”学术会议在浙江农业大学召开。2024年5月,学校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共同举办了“植物生物力学促进农林业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浙江农林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际茶文化传播基地、国家“111计划”学科引智基地、国家粮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6个,省部级创新平台54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3月,浙江农林大学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3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6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浙江农林大学拥有东湖、衣锦2座图书馆,图书总量为403.5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00.37万册,电子图书203.21万册,订购中文期刊933种,外文原版期刊71种,中外文数据库229个,音视频时长8万小时,生均图书119.54册。学校图书馆形成了以农林学科文献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多学科文献配套的,与学校专业特色相适应的文献保障体系。
学术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有《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原《浙江林学院学报》),该期刊为农林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4年,在中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林学、农学、资源环境科学、植物学、生态学、园艺学、农业工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研究论文、研究综述和问题探讨等。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核心学术期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动物学记录(ZR,Biosis)、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CABA)、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China)等,曾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奖、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名
学校的校名“浙江农林大学”的中文字样为陆俨少书法作品集字。
校徽
学校的校徽于1987年由该校教师自发设计并被该校有关部门及师生广校训揭牌泛使用。2003年,该校对图案进行了修改,并认定为官方的校标。2010年,由于该校更名,再次对图案做了些许修改。学校校徽以绿色为主色调,由两个同心圆构成圆面,外环为中文校名全称和英文校名全称,内环为银杏叶、建校年份。
校旗
浙江农林大学的校旗为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学校校徽与横式中英文标准字校名。
精神文化
校训
浙江农林大学的校训为“求真 敬业”。校训释义:凡吾校师生定当“修身养德,学做真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师法自然,恪守真实。学精业广,敬畏为基;乐群笃行,敬尊为怀;经世致用,敬崇为宗”。
“修身”源出《大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做真人”源出陶行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敬”源出“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敬业乐群”源出《礼记》:“三年视敬业乐群”;“经世致用”,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一般认为肇始于南宋陈亮、叶适为代表的浙东事功学派,提倡经学研究要结合当前社会问题并为之探索解决方案。明清时期,一些学者继而提倡“实学”,就是“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体现经世致用的精神。
校歌
学校校歌为《浙江农林大学校歌》,由王旭烽作词,周斌作曲。学校校歌于2008年在浙江农林大学50周年校庆前夕创作,其歌词体现了浙江农林大学的历史文化、办学特色、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抒发了对学校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祝愿。
社团文化
学生会
浙江农林大学学生会是在校党委和省学联的领导下,校党委学工部、校团委指导下的主要学生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同学的桥梁和纽带。浙江农林大学学生会有综合联络部、学业发展部、身心健康部、权益事务部、社会实践部、宣传报道部等六个工作部门。学校学生会曾参加过浙江卫视“思想耀江山”节目录制,举办过“新生杯”篮球赛、社会实践宣讲团培训会、“才聚杭州 遇‘建’未来”—建德市百校专列引才活动等多项活动。
学生社团
截至2022年10月,浙江农林大学有大学生社团95个,其中本科生社团85个,研究生社团10个,分为文化体育、创新创业、自律互助、思想政治、学术科技、志愿公益等六大类大学生社团联盟,此外,学校举办有社团文化节,聚集校内各类社团进行展示和招新。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3月,浙江农林大学有东湖、衣锦、诸暨3个校区,占地面积3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5.4万平方米(其中本部62.8万平方米,暨阳32.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超6亿元。
东湖校区
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是浙江农林大学的主校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地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东临青山湖风景区,西接西径山风景区。截至2023年12月,该校区占地2800余亩,设有五舟广场、图书馆、浙江农林大学的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运动场、活动中心等,是集贤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和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等学院所在地。
衣锦校区
浙江农林大学衣锦校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衣锦街252号,是原天目林学院所在地。截至2019年8月,该校区占地330余亩。该校区最高的建筑为教学主楼,为九层的回字大楼。此外,该校区还设有图书馆、森·活馆、活动中心、体育馆、操场等。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位于该校区。
诸暨校区
浙江农林大学诸暨校区位于浙江诸暨市浦阳路77号,为浙江农林大学独立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所在地。截至2024年2月,该校区占地面积542.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2.6万平方米;下设党政办、宣传部(合署),组织部、统战部、机关党总支(合署),纪检室、审计室(合署),人力资源部、教工部、人才工作办公室(合署),教务部,科研管理部、学科办(合署)等10个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设有工程技术学院、园林学院、晨晓艺术与设计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生物环境学院、体育军训部7个教学单位及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图书馆、体育中心4个教学辅助单位;设有33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本科生10975人,研究生39人,成教学生441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浙江农林大学以东湖校区为依托,将校园与植物园“两园合一”进行建设,建设有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此外,学校标志性建筑有五舟广场、硅化木、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020年,浙江农林大学发布了“校园十景”,包括古枫走廊、衣锦拾忆、求真溯源、湖畔叠韵、集贤论道、银杏染秋、逐木寻踪、翠园观竹、得荼问茶、官塘问渠等。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始建于2002年,是一个集教学、科研、物种保护、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大学植物园,于2006年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010年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荣誉称号,2013年加入中国植物园联盟。截至2017年7月,学校植物园占地面积1952亩,建有松柏园、木兰园、蔷薇园、金缕梅园、槭树园、杜鹃园、桂花园、山茶园、翠竹园、果木园、棕榈园、盆景园、农作园、茗茶园、百草园等14个专类园;建有校训园、古道文化园、水景园、院士林、珍贵树种林、森禾园、温州园等特色园9个;建有植物标本馆1个,收集植物标本11万余份。
五舟广场
五舟广场位于东湖校区南门,以五大石球、五艘石船而名。石球直径1.8米,重达7吨,石船船首直视对岸的图书馆,寓意五舟并进、奋发向上,千船竞渡、百争流,象征莘莘学子胸怀五洲、遨游学海,驶向知识的彼岸。
硅化木
硅化木,又称木化石,位于东湖校区南大门,是几根屹立的石柱。硅化木主要由蛋白质和石英等矿物质组成,距今一亿五千万年,象征人与自然和谐文化之流源,具有极高的研究与观赏价值,被誉为“镇校之宝”。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