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中国浙江省公办高校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Zhejiang Vocational Academy of Art),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由浙江省文化厅举办、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管的省属全日制高职院校,2012年9月入选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历史沿革
办学源头
1955年5月,浙江省文艺干部训练班创建。
1956年5月,更名为浙江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
1958年4月,更名为浙江文化艺术学校;同年9月,再次更名为浙江省戏曲学校;同年,该校文化干部训练部参与合并组建浙江文教学院(现浙江外国语学院)。
1960年5月,升格为浙江省音乐舞蹈戏曲专科学校。
1964年7月,改建为浙江戏曲学校。
1965年6月,更名为浙江文艺学校。
1970年12月,更名为浙江省“五·七”艺术学校。
1978年4月,更名为浙江艺术学校。
1951年11月,浙江省电影放映人员训练班创建。
1954年,更名为浙江省电影放映干部训练班。
1978年,更名为浙江电影学校。
合并办学
1999年1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江艺术学校、浙江电影学校合并筹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2002年,为了组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省艺术研究所成建制并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2002年1月,正式成立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2005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与浙江师范大学联合办学首届艺术设计本科班。
2007年,经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浙江省艺术研究所恢复独立建制并更名为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2012年9月,入选首批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5年11月,经浙江省编委办批复增挂“浙江公共文化管理学院”。
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2020年我校联合浙江音乐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分别开展表演(越剧音乐伴奏)、表演专业全日制专升本教育,面向全省2020年高职高专相应艺术类专业应届毕业生招生,专升本阶段两年课程在我校完成,毕业后颁发合作本科院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证书。同年,发起成立长三角戏曲产教联盟。
2021年9月30日,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2022年2月,列入浙江首批省属社会评价组织名单。
2023年11月26日,发起成立舞台美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2月10日,浙江非遗传习院(筹)暨非遗创意产业学院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设有13个二级学院,开设32个高职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500人,现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2人,文旅部优秀专家1人,教育部技术技能大师2人,省高校优秀教师2人,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1人,省新世纪151第三层次培养人员3人,省首批“115”档案人才1人,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优秀专家4人,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拔尖人才6人,全省首批“艺术乡建”带头人1名,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21人。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支,省级文旅创新团队11支,建有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浙江省文旅导师工作室2个。
数据截止2024年10月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优势专业4个,另建设有9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
截至2017年2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共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1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2个省级优势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10个省级特色专业;拥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
截至2015年12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教师共承担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8项,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20项。
数据截止2024年10月
截至2017年2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原创音乐剧《五姑娘》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获国家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大奖”、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提名剧目;原创青春越剧《红楼人物秀》获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群舞《畲家女儿拍》获第十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群舞一等奖;电影《蝶吻》获第八届法国巴黎中国电影节“最佳视觉效果奖”,电影《妈妈们的青春往事》获浙江省文化精品工程第六批扶持项目;学生主演电影获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提名。
合作交流
截止2024年10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与遂昌、松阳等地政府及文广旅部门合作,与江浙沪皖40余家艺术机构组建长三角戏曲产教联盟,并与余杭区、滨江区合办金鹄青年电影节。同时,与中央戏剧学院、浙江大丰股份等60多家单位共建全国舞台美术产教融合共同体,与近20家戏曲院团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创新乡镇文化员定向培养模式。此外,800余名师生参与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服务,连续举办两届浙江省大学生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开展“文艺赋美”演出近300场,社会培训超64万人次。成立非遗创意、文化共富产业学院,有效服务地方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
2015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参加国务院侨办主办、浙江省外侨办首次承办的“文化中国·欧洲慰侨”演出团赴德国、比利时、瑞典三国巡演,组织第15届浙江省青少年民族艺术团赴日本静冈交流演出。选派13名教师赴台湾地区、1名教师赴德国、2名教师赴澳大利亚培训或访学。学院与台湾东方设计学院等院校建立了协作关系,2015年6月,接收了首批台湾学生来院戏剧系、影视技术系访学,并选派7名交换生赴台交流学习。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止2024年10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建有浙江乡村文旅融合研究中心、越剧研究院、民间文艺研究中心、戏剧影视创作中心等研创平台
学术成果
截至2017年2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省部级项目立项3项。
数据截止2024年10月
学术资源
截止2024年1月,现有藏书约四十三万册,可提供包括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移动图书馆、读秀、库客音乐、博学易知、翼狐设计学习库、超星汇雅电子图书、中国音网、百度文库(高校版)、POP服装趋势等在内的数据库,并逐步形成了以艺术类馆藏为特色,涵盖学院多学科、跨部门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是满足师生借阅、自习、休闲、博览等复合式功能需求的校园文化中心。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于2003年3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是浙江省文化厅主管、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主办、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艺术类学术期刊。学报下设特色栏目“特别策划”、艺术浙江、非遗研究、表演艺术(戏剧、音乐、舞蹈、影视等)、造型艺术、艺术教育、艺术经纬、艺术评论、艺术视野、艺术札记等,曾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等,并入选为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校徽字体由启功先生题写,校徽延伸应用有生命绿、紫罗兰和中国红3种颜色。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校标由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设计,彩带和舞者的形体分别为“浙”和“艺”的第一个拼音字母,舞蹈图案以戏曲舞台表演艺术中的倒踢紫金冠为蓝本设计,展示青春和艺术,象征着艺术的活动和学校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精神文化
求真、尚美、精艺、修为
《梦想开始的地方》歌词
由薛亮作词,刁玉泉作曲。
总有一片天空属于我们,每一道蔚蓝向着远方
人生需要拼搏,让自己闪亮
跟我来,迎着曙光走进希望
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求真尚美,抒写青春的诗行
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有多少色彩就有多少光芒
总有一片天空属于我们,每一次攀登是一次成长
人生就要精彩,让生命飞扬
看前方,越过钱江就是海洋
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精艺修为,开启艺术的远航
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有多少渴望朝着未来飞翔
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社团文化
截至2017年2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文化品牌有综合展演季、表演艺术专业“一月一赛”、舞虎争霸舞蹈比赛、动漫文化项目、“三自”教育接力传项目、艺蕴文涵项目、英语周、校园读书月等。
据2016年3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社团有学生记者团、吉他社、篮球社、羽毛球社、计算机协会、艺源文学社、清心书画社、文化礼仪社、街舞社、反邪教协会等。
青春健康同伴社
该社团全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青春健康同伴社”,简称“青协社”。社团致力于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宣传心理及生理健康知识,通过服务学生、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平台,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力和策划能力。
学生记者团
该社团创建于2003年10月,是学院党委宣传部创建并主管的校级学生组织。学生记者们以笔尖和镜头记录浙艺院,记者团成为展现艺术之美的第二舞台,不仅为艺院新闻宣传做出显著成绩,还营造出浓郁的校园记者文化。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10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现有滨文路、曙光路与东冠3个校区,占地面积230余亩。
滨文路校区(本部)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滨文路校区(本部)位于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18号,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图书信息中心、手工艺学院、舞蹈学院、设计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演艺与教育学院、浙江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戏曲学院、戏剧影视学院等部门。
东冠校区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东冠校区位于杭州市滨江区园区中路16号,2011年9月正式启用,美术系、文管系、影视技术系等院系的部分师生在东冠校区工作、学习。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0:5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