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拼音:yù),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
甲骨文。初文为会意字,从人、从皿;后讹变为形声字,从水,谷(yù)声。本义指洗澡,动词作定语时还可表示为洗澡用的东西,如浴缸、浴巾、浴室等;引申指浸染、浸泡。
浴,初文为
会意字,从人、从皿。商代甲骨文(图1)下部是一个大器皿,中间盛有水,水中站着一个曲背弯腰面朝左的人,人的周围有四个点,好像人体两侧有水点滴下,表示人在洗澡;一说为淋水洗澡。到了战国文字(图2)发生了讹变,《
楚帛书》和秦小篆将其变为“从水,谷声” 的形声字,虽不如甲骨文直观,却为今文奠定了结构基础。而后续字形(图3-6)基本都沿袭了战国文字(图2)字形,只是有结构上的调整,楷书则是由小篆楷化而成。
“浴”字本义是洗澡,“沐浴”连在一起就当“洗澡”讲,也可作为比喻义用,就是受润泽或得到某种恩惠的意思。一说因为人们洗澡会觉得全身舒畅、轻松、感到美好,认为这是一种享受。洗澡时身体浸泡在水中,“浴”因此引申为浸染、浸泡的意思,用作此意的有“浴血奋战”、“浴火重生”等词。
关于我国的沐浴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古汉语中,“
沐、浴、
盥、
洗”分别代表不同的意思,这在属于象形文字的甲骨文中有很直观的诠释。如东汉王充《
论衡·讥日》:“浴,去身垢”,“浴”字更偏向于清洗身体及上下肢部分。
又《
韵补》叶欲屑切。音悦。苏轼《月砚铭》:其受水者哉生明,而运墨者旁死魄。忽玄云之霮䨴,观玉兔之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