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溪树蛙(学名:Buergeria oxycephala)是树蛙科、溪树蛙属的
两栖动物,中国特有种。体扁而窄长,吻端尖,吻棱明显,鼻孔略近吻端,上眼脸与眼间距等宽,鼓膜明显,犁骨齿列细长,舌较大。前肢较细长,指端均有吸盘及马蹄形边缘沟,指间具微蹼,掌突不显。后肢细长,趾间全蹼;外侧蹠间蹼发达;内蹠突小,无外蹠突。背面皮肤光滑或具小疣;颞褶明显。腹面满布扁平疣,咽喉部较光滑。在强日光下体背面呈灰色,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色变深,有的呈深棕色或棕红色。
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37毫米,雌蛙体长65毫米左右。体扁而窄长,头长略大于头宽;吻端尖,略突出于下唇;吻棱明显,颊部向外倾斜,有一深凹陷;鼻孔略近吻端;上眼脸与眼间距等宽;
鼓膜明显,约为眼径的1/2;犁骨齿列细长,左、右几乎相遇;舌较大,略呈梨形,后端缺刻深。
前肢较细长,前臂及手长为体长49%左右;指端均有吸盘及马蹄形边缘沟,第三指吸盘与鼓膜等大,第一指吸盘略小,约为上眼险宽的1/2;指长顺序3、4、2、1;指间具微蹼,外侧指间蹼较明显,指侧有窄的缘膜;关节下瘤很发达,有指基下瘤;掌突不显。
后肢细长,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超过吻端,左右跟部重叠;胫长大于体长之半,足短于胫;趾吸盘略小于指吸盘;第三趾略短于第五趾;趾间全蹼;外侧蹠间蹼发达;趾关节下瘤明显,蹠部小疣多;内蹠突小,无外蹠突。
背面皮肤光滑或具小疣;颞褶明显;斜向口角后方。腹面满布扁平疣,咽喉部较光滑。
生活时颜色变化颇大,在强日光下体背面呈灰色,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色变深,有的呈深棕色或棕红色,上有黑花斑或不规则黑斑点;眼间有一黑横纹或三角形黑斑,有的在前方还有一黑斑点;四肢背面有宽的黑横纹,前臂2条,股部、胫部、跗部各3条,趾背面2条;背面黑色斑和四肢横斑多镀有浅黄色细纹;胯部及股后黄色,股后有黑色网状斑。腹面鱼肚白色。液浸标本多为灰色或深灰色,背面斑纹不很清晰。
雄蛙体形小;第一、第二指上有白色
婚垫;有单咽下内声囊,声囊孔椭圆形;体背侧有雄性线。
卵小,卵径1.5毫米,
动物极黑棕色,
植物极乳黄色,连同卵胶膜直径2.5毫米;卵胶膜间以胶质物连成小块,不呈泡沫状。
第36-38期蝌蚪全长平均33.3毫米,头体长约10.8毫米,尾长为头体长的207.0%左右。体尾细长,体扁平,头部尤甚;
尾鳍低,尾末端钝尖,后期蝌蚪较圆。生活时头体背面纯黑色或色较浅,浅色的蝌蚪则有黑色或棕色斑点,尾鳍浅棕色,但上尾鳍有小斑点,尾肌有黑色斑块。后肢5毫米(第36期)时全长28.5毫米,头体长9.5毫米,尾长19毫米;出水孔位于体左侧;有游离短管;肛孔位于尾基部腹面右侧,有不游离的长管。口大,口角及下唇乳突3-4排;唇齿式为Ⅰ∶4+4/Ⅲ。一个前肢即将伸出的蝌蚪(第41期),全长43.2毫米。刚完成变态者体长13.7毫米,已具成体主要特征。
生活习性
海南溪树蛙主要生活在海拔80-500米的大、中型流溪内,一般水面宽度3-10米,溪内大、小石块甚多,植被较繁茂,但少数沟内树木稀少。该蛙白昼均伏于溪内大石头上,在强阳光照射下,体色与石头的颜色一致,很难发现。该蛙行动敏捷,稍受惊扰,立即跳入水中,因此白天很难捕捉。夜晚多匍匐在沟边或溪中露出水面的块头上,用电筒光照射,多不逃避,易于捕捉。
分布范围
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中国海南(昌江及坝王岭、通什、乐东尖峰岭、陵水吊罗山、琼中五指山、白沙鹦哥岭)。
繁殖方式
卵产在溪边的水塘或溪内大石上的凹陷积水坑内,卵成小块状,浮于水面,不成泡沫状;蝌蚪也在此坑内生活。1964年6月27日在海南吊罗山见到卵群,在6-7月未听到鸣叫声;1964年5月10日在五指山采到全长17-30毫米的小蝌蚪,以及全长43毫米、前肢即将伸出的后期蝌蚪和刚完成变态者;8月25日在白沙县也见到后期蝌蚪。由此可见,海南溪树蛙的繁殖季节颇长。
保护现状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9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两栖类)——近危(NT)。
列入《海南省省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海南溪树蛙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和捕捉过度,其种群数量减少。
主要价值
海南溪树蛙仅见于中国海南省,是中国的特产蛙类资源,该树蛙的生活习性与我国绝大多数娃类迥然不同,常静伏于流溪大石上,其特殊的生态适应在树娃的系统演化中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在海南省此蛙数量较多,对林业害虫有一定防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