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琼海高速公路
中国海南省境内高速公路
海口—琼海高速公路(Haikou–Qionghai Expressway),简称“海琼高速”,又称作“海琼高速公路”,是中国海南省境内高速公路,为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联络线之一。
建设历程
1993年,海口—文昌高速公路(简称“海文高速公路”)由海南泛华公司筹建。
1994年1月,海文高速公路立项,7月,海文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至1997年,因承建方将资金他用,该线路曾三次开工、停工。
1998年,海文高速公路建设业主权被原海南省计划厅(2003年机构改革变更为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收回,交由原海南省交通厅(2008年机构改革变更为海南省交通运输厅)重新启动海文高速公路的建设工作(至2002年全线通车)。
2005年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交通部(2008年机构改革变更为交通运输部)颁布《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7918工程”),规划包括7条首都放射线、9条北南纵线、18条东西横线和5条地区环线(不含预留编号),其中包括海南环线。(海文高速公路为海南环线的地方支线。)
2010年8月1日,海南省交通运输厅遵照《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统一该省高速公路网线路编号,将该省既有的海口绕城高速公路、环岛东线高速公路、环岛西线高速公路、和三亚绕城高速公路均编为海南地区环线高速公路(按照当地民众习惯,该环线简称为“海南环岛高速公路”,编号为“国家高速G98”)。海南环岛高速公路为当时海南省唯一一条国家高速公路,该省其余线路均编入海南省省级高速公路网并赋予编号,既有线路海文高速公路编号为“琼高速S11”。
2011年3月,海南省高速公路路牌更换完毕,包括海文高速公路。
2013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颁布《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海南省省级线路海文高速公路(琼高速S11)升格为国家高速公路,并规划延伸至琼海市,为海南环岛高速公路的联络线,命名为海口—琼海高速公路(海琼高速公路),编号为“国家高速G9812”。
2017年9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2018年机构改革并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标准《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GB/T 917—2017,代替GB 917—2009),海琼高速公路命名、编号情况不变。
2000年3月28日,海文高速公路(2013年以后为海琼高速公路的组成段)一期三江至文昌段(长35.86千米)开工。
2001年10月,海文高速公路二期桂林洋至三江段(长15.8千米)开工。
2002年2月10日,海文高速公路一期试通车,9月28日,海文高速公路全线正式通车。
2013年5月28日,海文高速公路开展路面病害封闭治理,8月,海文高速公路改建工程(“白改黑”)动工;11月9日,改建工程右半幅(海口往文昌方向)先行通车。
2014年1月25日,海文高速公路改建工程左半福通车,海文高速公路改建工程至此全部完工。
2016年11月,海琼高速公路的组成段文昌—琼海高速公路(简称“文琼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2019年9月21日,文琼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文琼高速项目起于文昌市文城镇,顺接海文高速公路(原琼高速S11),终点位于琼海市中原镇博鳌互通(又名万泉互通),接海南环岛高速公路东线,全长65.7千米。
2020年5月,海琼高速公路的新增组成段文琼高速公路延长线获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项目起点位于博鳌机场西侧,与文琼高速公路万泉互通(博鳌机场互通)相接,经白石岭、阳江镇、龙江镇,终点位于琼海市会山镇北侧,接万宁—洋浦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9813),主线路线全长约24千米,设置4处互通、1处服务区,同步建设石壁连接线约5.3千米。(注:该段线路尚未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确认纳入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
2021年4月23日,海琼高速公路沿线清澜互通改建工程开工。
2024年7月,琼海G9812高速公路延长线阳江段已完成总进度的82%以上,土建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并已陆续铺设沥青路面,预计今年底前建成通车。
线路设计
线路走向
海口—琼海高速公路全线位于中国海南省东部沿海地区,线路北起于海口市美兰区桂林洋互通,南至于琼海市博鳌机场互通,沿线途经海口市、文昌市、琼海市。线路由海口—文昌高速公路、文昌—琼海高速公路(不含延长段)组成。
线路互通
截至2021年9月,海口—琼海高速公路沿线互通有:
线路参数
配套设施
服务设施
截至2021年9月,海口—琼海高速公路沿线服务区为:
辅助设施
截至2021年9月,海口—琼海高速公路文琼段设有养护工区2处。
运营状况
票制票价
1994年1月1日起,海南省实施燃油附加费制度,将公路养路费、过路费、过桥费和公路运输管理费“四费合一”统一添加于汽柴油零售价中。因此海南省高速公路不另行征收通行费,包括海口—琼海高速公路。
通行事项
2021年4月23日至9月25日,因海琼高速公路清澜互通改建工程施工的需要,为确保安全,清澜互通(K59+080—K60+000)上下匝道全部封闭。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海口—琼海高速公路海文段初始路段采用了建设时期(2001年)技术较为成熟的美国SF–6004型400千瓦、德国SP–1600型380千瓦滑模式摊铺机机,分两标段同时进行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摊铺,建设期为2001年7月1日至2002年9月28日。线路的建设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难题是海南亚热带夏季高温对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影响。水泥混凝土在高温下的性能与常温下所测定的结果有极大的偏差,其拌合物的工作性能随温度上升而降低,给建设工作带来了难度。海文段沿线4月至9月日最高气温达37–39℃,裸露骨料表层温度达50–55℃,散装水泥温度约45℃,井水温度32℃,水泥混凝土拌合物难以达到规范要求的“温度不得高于35℃”。海口—琼海高速公路海文段水泥摊铺作业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为漫长夏季的水泥降温问题。
海口—琼海高速公路文琼段线路走廊带位于丘陵台地和海积平原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为九所—陵水断裂至王五—文教断裂之间的地区,系华南褶皱系五指山褶皱带,地形总体由内陆向海区倾斜,地貌单元以剥蚀波状平原地貌为主,冲沟洼地发育,地形相对高差较大。区内花岗岩残积土分布较为普遍,该土体受所含矿物成分及风化时产生的次生裂隙的影响,遇水易软化崩解,对线路的边坡稳定性和防排水的设计存在一定的影响。文琼段沿线区域降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4℃,平均降雨量1900毫米,雨季主要集中在5–10月份,降雨量约占全年的78.5%。文琼段的建设需要侧重防排水的设计,减少雨水冲刷路基,避免水毁灾害,消除路基浸水导致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的状况,维持良好的路面结构应力状态。
重点工程
文城特大桥全长1293.53米,是海口—琼海高速公路文昌—琼海段全线最长的特大桥,亦为全线控制性工程。该桥梁共44跨,跨越文昌河及规划文昌火车站站前广场,顺接南阳互通主线1号桥,全部以高架桥形式跨越规划文昌火车站站前广场。
文昌河支流特大桥位于文昌市,跨越在建文昌河支流(文城南河)河道,桥长363.53米,上部结构为30米预应力(后张)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分联情况为3×(4×30)米,下部结构为矩形盖梁双圆柱式桥墩和肋板式桥台,墩台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涉及小箱梁施工和水中墩施工及桥面铺装,是海口—琼海高速公路文昌—琼海段全线重难点工程之一。
万泉河特大桥位于琼海市棉寨村,为海口—琼海高速公路文昌—琼海段沿线特大型桥梁工程。大桥主桥跨越万泉河,跨径布置为(50+4×80+50)米,为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主桥下部均采取承台桩基础结构。万泉河特大桥桥位处水中墩为5个,除61号墩外均位于浅水区,水深均不大于3.0米,一般采用板桩围堰型式。由于河道常年采砂,河道下切明显,61号墩建设期(2016年)实测河床高程-4米~-6米,水面高程2.8米,墩位处水深6.6~6.8米,设计为高桩承台的桩基础型式,采用矩形承台,顶面标高为1.1米,底面标高为-1.9米,承台尺寸为(11.9×7.4×3米),左右幅各一座。该桥梁为典型的大型河流上建筑桥梁,总体采用“先桩后堰”的工法施工建设,浅水区的59号、60号、62号、63号采用筑岛板桩围堰法,深水区的61号桩采用单臂钢吊箱法。
荣誉表彰
价值意义
海口—琼海高速公路的组成段海文高速公路连接海南省经济较活跃、交通量较大的海口、琼山、文昌三市 [2002年10月16日,琼山市撤销,并入海口市改设琼山区(国函〔2002〕92号),行政区域调整后海文高速公路所经原琼山市范围改属美兰区],该段线路的建成通车,将大大改善沿线地区的交通和投资环境,进一步提高其交通综合能力,促进工、农、商、贸、旅游和城镇建设等多项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开发建设琼山、文昌两个著名侨乡奠定重要的交通条件。(原中共海南省委常委、海南省常务副省长吴昌元 评)
海口—琼海高速公路的组成段文琼高速公路将有力促进文昌与琼海这两大侨乡的紧密相连,也将推动文昌航天城与博鳌亚洲论坛这两大战略区域的快速联通,对加快海南省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人民网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9 16:49
目录
概述
建设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