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刑法总论比较研究
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海峡两岸刑法总论比较研究》是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作品目录
目录
第一编 两岸刑法通则问题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概述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演变
二、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的产生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的内涵
一、台湾地区刑法学界的见解
二、中国大陆刑法学界的见解
第三节 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与司法问题
一、中国大陆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化
二、两岸罪刑法定原则相关立法的比较评析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问题
第二章 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概述
一、刑法空间效力范围的界定
二、刑法空间效力范围的立法沿革与现状
第二节 刑法空间效力范围的适用原则
一、关于属地原则
二、关于属人原则
三、关于保护原则
四、关于普遍管辖原则
第三节 刑法空间效力范围的其他问题
一、关于外国裁判的效力
二、关于永久居所或主要营业地之管辖问题
三、关于“或起诉或引渡”问题
四、关于引渡问题
第二编 两岸犯罪构成要件的比较研究
第三章 犯罪主体
第一节 犯罪主体的概念和地位
一、犯罪主体的概念
二、犯罪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关于犯罪主体的构成要件
一、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
二、刑事责任能力
第三节 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几种主体因素
一、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二、关于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
三、关于醉酒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四、关于聋哑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第四节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问题
一、关于身份的定义
二、关于身份的分类
三、犯罪主体特殊身份对共同犯罪定罪的影响
四、犯罪主体特殊身份对量刑的影响
第五节 法人犯罪主体问题
一、关于法人可否成为犯罪主体的研讨
二、关于法人犯罪处罚原则的比较
第四章 犯罪故意
第一节 犯罪故意的立法与理论研究概览
一、犯罪故意的立法沿革与现状
二、犯罪故意的理论研究概览
第二节 犯罪故意的概念和功能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
二、犯罪故意的功能
第三节 犯罪故意的构成要素
一、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
二、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第四节 犯罪故意的类型
一、犯罪故意的法定类型
二、犯罪故意的理论类型
第五节 若干特别犯罪故意的认定问题
一、不作为犯罪的故意
二、原因自由行为的故意
三、共同犯罪的故意
第六节 犯罪故意的处罚原则
一、关于犯罪故意处罚的立法规定
二、对犯罪故意处罚原则的研析
第五章 犯罪过失
第一节 犯罪过失的立法沿革及理论研究概览
一、中国古代关于犯罪过失的立法沿革
二、中国大陆犯罪过失的立法沿革及理论研究状况
三、台湾地区犯罪过失的立法沿革及理论研究状况
四、两岸比较的结论性认识
第二节 犯罪过失的概念及其负刑事责任的根据
一、犯罪过失的概念
二、犯罪过失负刑事责任的根据
第三节 犯罪过失的构成要素
一、犯罪过失中的认识因素
二、犯罪过失中的意志因素
第四节 犯罪过失的类型
一、犯罪过失的法定类型
二、犯罪过失的学理类型
第五节 犯罪过失的认定问题
一、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认定
二、犯罪过失与意外事件暨不可抗力事件
三、原因自由行为中的犯罪过失问题
四、防卫过当中的犯罪过失问题
第六节 犯罪过失的处罚原则
一、犯罪过失的一般处罚原则
二、业务过失的处罚原则
第六章 刑法中的错误问题
第一节 刑法中错误问题的立法沿革与理论研究概述
一、两岸刑法中错误问题的立法沿革
二、两岸刑法中错误问题的理论研究概况
第二节 刑法中错误的概念和分类
一、刑法中错误的概念
二、刑法中错误的分类
第三节 刑法中的事实错误
一、事实错误的概念和分类
二、事实错误的处理原则
三、对象错误
四、打击错误
第四节 刑法中的法律错误
一、法律错误的概念和分类
二、法律错误的处理原则
第七章 犯罪客观要件
第一节 犯罪客观要件的界定及理论研究状况
一、犯罪客观要件的内容
二、犯罪客观要件问题的理论研究状况
第二节 危害行为
一、危害行为的概念
二、危害行为的地位和机能
三、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不作为犯罪
一、不作为犯罪的概念和行为性
二、不作为犯罪的种类和规范构造
三、不作为犯罪的客观要件
四、作为义务的根据
五、履行义务的可能性
六、不作为犯罪的立法完善问题
第四节 危害结果
一、危害结果的概念
二、危害结果的基本类型――实害结果与危险结果
一、刑法因果关系的概念
二、刑法因果关系的地位
三、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
四、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31 17:55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