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剪纸是一种山东省的地方传统民俗工艺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很早以前妇女用金银箔片、彩色绫绢,剪成“方胜”、花鸟等图案贴与鬃角,为装饰。其剪制技巧和艺术效果,可以说是剪纸艺术的先河。
简介
宋朝时期发明造纸术,海阳民间就出现了剪纸。剪纸是由于长期生产劳动以及环境的影响,广大农家妇女对自然物象的认识,加上自己主观情感而形成的独特的民间、民俗艺术。海阳剪纸流传至今,历经千百年久经不衰。
清朝中晚期,海阳剪纸在民间流传比较普及。这些农家妇女结合习俗和生活使用剪刀、刻刀、剪刻成窗花、门笺、灯花、喜花、礼花、墙花等。借助花鸟、鱼虫、抒发他们的情意。当时在民间非常普及,出现母传女、嫂传小姑的感人情景。张村的姑娘嫁到李村,李村婆家窗户上很快又出现了张村娘家的窗花,村村互相交流,疃疃互相学习。
清末海阳剪纸大发展,涌现出许多能工巧匠,其中城里(今凤城)鞠凯岁被选入省城,为慈禧精制庆寿贡品,所剪“有凤来仪”、“麻姑献寿”皆被选中。民国初期,埠南村王吉庆、城里(今凤城)的杨文卿、臧家村臧殿恕剪纸、刻纸技术精湛为全县能手。当时海阳县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主要有窗花、挂笺。窗花主要是农民为了在过年过节,表示喜庆时而剪制贴在窗户上的剪纸。内容多为庆丰收、盼旺兴、风调雨顺、子孙连绵。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连年有余》,洞房窗花有《鸳鸯戏水》、《鱼戏莲》、《麒麟送子》等,花鸟、鱼虫、禽兽、五谷丰登神话传奇人物,民间故事、戏剧人物、孝子等。剪制的挂笺主要贴在家门横眉上。挂笺就是门笺,呈长方形,左右上端有较宽的边,中间玲珑剔透,刻剪成吉祥语或伴有古钱或万字等多贴于门楣、梁柱、窗檐、神笼、粮囤、水缸及性口棚、猪圈等处。民国中期由以农村妇女赵淑瑾、王孝兰教员高舜行农民王登迪等人的作品全县有名。凤城的赵淑瑾所剪的《西厢记》人物玲珑剔透、眉目传神,人称“一把死剪刀,剪出活崔莺莺”。
建国后,县文化馆对传统的剪纸艺术进行挖掘加工使这古老的民间艺术又放奇彩。多次收集的部分剪纸参加省市县展览。美术干部王举春剪制的大型剪纸作品《幸福时刻》、赵悦辉、于文成合作的长幅剪纸《海阳大秧歌》均参加过全国美术展览。
一九七七年以来,县文化馆美术干部王举春在研究收集整理民间剪纸的同时,又三次组织剪纸创作培训班,培养的剪纸作者三十余人,出现创作空前盛况。创作的剪纸作品既有古老民间风格,又有新时代气息。有二十几幅作品参加省市美展。
1994年10月在烟台市美术博物馆举办的“烟台民间艺术展”中,海阳县美术作者赵悦辉、于文成创作的剪纸《海阳大秧歌》参加本次展览,并荣获一等奖。还有张学华、李成群创作的《海水养殖》,王志勇创作的《文明经商》,于少臣创作的《精选》,姜春宽创作的《放鸭》,刘建凤创作的《青年之家》,于树英创作的《喜庆丰收》,王进创作的《儿童》等十余幅参加本届展出。
1999年9月,为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美术展览,文化馆美术干部陈宝良举办了剪纸创作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创作人员有袁淑俊、王竹莲、柳玉英、王桂坚母子和王雅慧等人。创作体裁内容比较广泛,有民间传说、历史、神话故事、花鸟、鱼虫、风俗人情,新人新事风景等,创作的剪纸作品20余幅,参加了海阳市《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美术展览。展览结束后,十一月份选送剪纸作品《夕阳红》、《
海阳大秧歌》十余幅作品参加烟台市美术博馆举办的剪纸展览中展出。其中文化馆袁淑俊创作的剪纸《小老鼠偷油》、老干局的王竹莲创作的海阳大秧歌系列剪纸《老头背老婆》荣获三等奖,并均被烟台市美术博物馆收藏。
图案分类
海阳的剪纸,因事而异,花样翻新,图案大致有六种:
(一)节日制品。过年时,以彩纸剪成“连年有余”、“四季如春”、“六路进财”、“财神上门”等图案,悬贴门楣,窗户,墙壁上。
(二)结婚制品,剪成“双喜”、“鸳鸯戏水“、”麒麟送子”、“喜鹊闹梅”图案贴于新房。
(三)庆寿制品,剪成“百福百寿”、“松鹤延年”等制品披罩寿礼上。
(四)“阴宅”制品。剪制成“八仙过海”、“蟠桃大会”等装饰为死者焚化的“阴宅”。
(五)刺绣花样,则以剪纸为基样,做为刺绣衣服、鞋帽、兜肚、忱头、毛布等样品。
(六)现代剪纸制品。建国后,由于剪纸创作简便,容易操作,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广大美术工作者积极参与剪纸创作使海阳剪纸这一古老民间民俗艺术,出现活活的生机。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参加省市和全国美展,使海阳剪纸在胶东半岛较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