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梨
蔷薇科植物
涩梨,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台湾林檎Malus doumeri (Bois) Chev. [Pirusdoumeri Bois. Malus formosana (Kaw. et Koidz.)Kaw. et Koidz.]的果实。台湾林檎主产于台湾、广西等地。具有消食导滞,理气健脾之功效。常用于食积停滞,脘腹张痛,泄泻。
入药部位
果实。
性味
味甘、酸、涩,性微温。
功效
消食导滞,理气健脾。
主治
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张痛,泄泻。
相关配伍
1、治食积停滞,脘腹胀满疼痛:山楂果9~15g。水煎服。
2、治大便溏泄:山楂炭6~12g。水煎服。(1~2方出自《广西本草选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果9-15g;果炭碳6-15g。
炮制
一、采集加工
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或用沸水烫10min后,捞起切片,晒干。
二、炮制方法
1、涩梨: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果核。
2、焦涩梨:取净涩梨,清炒法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形态特征
台湾林檎:又名台湾海棠。乔木,高达15m。嫩枝被长柔毛,老枝暗灰褐色或紫褐色,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5~3cm;托叶膜质,线状披针形,早落;叶片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9~15cm,宽4~6.5cm,边缘有不整齐尖锐锯齿,嫩时两面有白色绒毛,成熟时脱落。花两性;花序近似伞形,有花4~5朵,花梗长1.5~3cm,有白色绒毛;花黄白色,直径2.5~3cm;萼筒倒钟形,外面有绒毛;萼片卵状披针形,全缘,内面密被白色绒毛;花瓣5,卵形,基部具短爪;雄蕊约30,花药黄色;花柱4~5,基部有长绒毛,较雄蕊长,柱头半圆形。梨果球形,直径4~5.5cm,黄红色,宿萼有短筒,萼片反折,先端隆起,果心分离,外面有红点;果梗长1~3cm。花、果期夏秋季。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0~2000m的阔叶树林中。产台湾、广西等地。
鉴别
一、药材性状
本品果实球形,直径4~5.5cm,表面棕红色或棕褐色,具细纹,无斑点;顶端隆起,有宿萼,萼片反卷。干品为类圆形切片,直径1.5~4.2cm,厚0.3~lcm。外皮棕红色至紫棕色,有细皱纹,边缘略内卷。果肉厚0.4~1.2cm,淡棕红色,中部横切片可见5个子房室,每室具种子2粒。种子皮薄而易碎,但种子多脱落而中空。顶部切片可见管状突起的宿存萼筒,有微柔毛或无毛。有的切片可见残存的果柄。气微,味酸、微涩。
二、饮片性状
焦涩梨形同涩梨,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相关配伍
1、《广西本草选编》:“理气健脾,消食导滞。”
2、《台湾药用植物志》:“上人以果供食,果煎服为健胃剂。”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0 21:28
目录
概述
入药部位
性味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用法用量
炮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