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支流丹江的分汊。历史悠久,自古水势险要,与丹江交汇处称为“丹淅之会”,为
楚国始都所在地,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流在淅川县注入丹阳湖而入丹水。丹水即
丹江,发源于陕西
商州市西北,东南流入河南南阳。淅川丹阳湖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之源。
淅水随着历史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条小江。在中游几近枯竭,水量极小,至丹江口处径流量较大。丹阳湖作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之源,与之成倒灌之势。
“秦发兵击之(楚怀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
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今陕西
蓝田西)。魏闻之,袭楚至邓(今河南
邓州)。楚兵惧,自秦归。”——《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丹淅之会位于
南阳市淅川县,淅川位于豫、鄂、陕三省边陲,淅川丹阳湖贯穿该县大部分县境。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有“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的记载,所谓的丹淅就是指当今淅川的丹淅流域,其具体方位是指
淅川境内旁及
西峡、
商南的
汉江支流丹江和淅水流域。
我们知道,
楚国是在江汉地区发展和强大起来的,但它的主源却不在江汉流域,楚人的祖先最早活动在黄河流域的
中原地区。后来,他们的一支在上古民族冲突的旋涡中,在敌对势力的压迫和打击下,逐渐南迁,在西周初年迁移到豫、鄂、陕边陲的丹淅流域,并建都
丹阳,最终得以发展强大。
舜帝时为尧子
丹朱的封地,春秋时为楚国
丹阳所在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设丹水、中乡二县,东汉置南乡郡。北魏时,因县境有淅水,置淅川县。唐置淅州,后几经兴废,至明成化六年(1470年)从内乡分出复置淅川县,属
南阳府。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升格为淅川厅,光绪卅一年(1905年)升格为直隶厅,属河南省布政司。1913年3月撤厅改县。
楚人在丹淅流域频繁的活动,给这里留下了众多的遗址和遗物,可几千年来它们一直都沉睡在地下并不为人所知,40多年前国家在这里修建了丹阳湖,使丹淅流域方圆几十公里的区域被大水淹没,成了一望无际的丹江口水库库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丹江口库区水位的不断变化,使这些沉睡几千年的遗址遗物得以重见天日。
1977年—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当时的南阳市
淅川县仓房公社(现为仓房镇),丹江岸边下寺龙山附近发掘24座春秋时期的楚国墓葬,共出土了包括
青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产工具和玉器等各类文物达8000余件,在这群楚墓中最大的一座是下寺2号墓,该墓为楚令尹(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子庚墓。子庚名午,亦称公子午、王子午,楚共王晚期任司马,楚康王元年(公元前559年)冬前令尹子囊死,由他接任令尹,至康王八年(前552年)夏病死。死后的漫长时间里,他的整个家族也都葬在这座龙山上,至今已有2500多年。整个下寺楚墓群出土的器物数量之多、造型之精美、工艺之先进、铭文之丰富,为国内同类楚墓所罕见,其中很多器物后来都成为“全国之最”。下寺岭楚墓的发掘,一时间轰动了全国,使人们重新审视楚文化,开始把寻找楚文明的目光投向了这里。
1990年—1992年间,考古工作者再次在下寺春秋楚墓群附近的和尚岭、徐家岭等地发掘了10余座
楚国贵族墓葬群,出土文物达2000多件。这是继下寺春秋楚墓群发掘之后,丹淅流域楚文化考古中的又一重大收获,再一次为楚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1992年,该墓地的发掘还被评为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先后几次的考古大发现使丹淅流域成为世人关注的一个新的焦点,后来,考古工作者为了对丹淅流域的楚墓群做一个全面了解,先后对该地区的楚墓葬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共在这里发现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墓群28处,其中包括下寺、和尚岭、徐家岭、毛坪等诸多墓区,总数已达2000多座,而实际上却远远超过此数,因为还有许多墓葬及遗址已葬身水底而无法统计。一座座贵族墓地的发掘,一件件惊世文物的出土,丹阳湖区域已成为研究楚文化绕不开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丹阳湖很可能就是司马迁所说的楚国最初的封地丹阳,而当地老百姓世代传称的龙城,极可能就是楚国始都。龙城到底是不是楚国始都,楚人是否从此起步发展成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国,创造出浪漫瑰丽的楚文化,成为楚国早期历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也有其他种种说法,我们根据《
史记》、《汉书》等古文献记载,再结合考古学上的巨大发现,以及该地区所处重要的地理位置来看,这个地区作为楚国始都丹阳所在地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其他任何一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