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87年8月建成。该所坐落在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郊,面对波光浩淼的
东湖,背靠风景秀丽的
珞珈山。所舍占地面积26
公顷,生活和工作设施齐全,环境幽雅恬静,交通便利,是理想的从事
科学研究和追求学业的园地。实验室先后于1996年和2001年分别被授予优秀类
国家重点实验室。
简要概况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
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87年8月建成。该所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郊,面对波光浩淼的东湖,背靠风景秀丽的珞珈山。所舍占地面积26公顷,生活和工作设施齐全,环境幽雅恬静,交通便利,自1999年6月起纳入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建设范畴。
科研平台
实验室已基本建成了
生态学技术研究平台和
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平台,拥有大型仪器设备40余台套,设备总价值2000多万元。每台(套)大型仪器设置在各学科组,由依托单位配备专门技术人员负责管理(维护、记录等),实验室给予运行费。本实验室固定人员、研究生和实验室流动人员(含客研究人员)无偿使用。其他人员需使用的,须先预约,在不影响本实验室正常实验的前提下,可供使用,并收取一定的费用。
组织管理
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委员由依托单位聘任。学术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听取实验室主任的年度工作报告,审议实验室的重大学术会动,根据国家需求和实验室的发展方向讨论并制定《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指南》,审批开放研究课题等。《申请指南》和《开放课题申请表》可以在实验室的网页上查阅和下载。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同时由实验室主任推荐,依托单位聘任3-4个副主任和1个专职秘书组成实验室的领导班子,其任务是组织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客座研究人员及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协调本实验室内部和与其它实验室之间的关系。实验室整体上讲分为四个层次。一是由实验室主任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组成的决策层,对实验室的整体发展进行决策。二是由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和秘书组成的管理层,其主要职责是下达决策层的指令,进行组织协调工作。三是由实验室主任或学术委员会推荐聘任的学科组长组成的实施督促层,学科组长的职责是根据科研项目的需要,聘请研究人员,确定研究计划、步骤、分工和实施方案,合理支配课题经费,并对其科研项目的实施、验收和结题负责。四是由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客座人员及研究生组成的执行层,他们是课题科研任务的执行和完成者。
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和《中国科学院开放研究实验室管理办法》,本实验室制定了《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条例》,条例包括:总则,组织与运行,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开放课题,合作与开放,运行费管理,津贴与绩效奖励,年报与档案保存等。实验室购置、更新、改造的仪器设备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硬件支撑平台。先进的实验室装备为研究工作提供了从数据采集、分析到比较的标准、高效、准确的研究手段。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上机培训、操作规程、使用记录、维护、报废处置等方面管理,我们制定了《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维系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共享状态、提高使用效率、开发仪器设备的其它功能,确保国有资产高效运行。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是本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从实验室的筹备、建设、建成评估到对国内外开放,始终严格要求实验室按照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和《中国科学院开放研究实验室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和运作。首先是研究所所级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实验室主任连续四届由所长担任,这样确保了实验室对人力、物力和工作环境需求的满足。第二,将实验室定位为依托单位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单元,使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实验室也是展示依托单位研究水平的一个平台。第三,支持实验室引进、聘任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室开展多形式的合作研究工作,同时根据申请,派遣实验室中青年研究骨干到境外著名实验室进行访问、进修、讲学、合作研究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第四,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在生活待遇上给予优先安排,使他们能够全心投入到科研工作。第五,对不定期来室进行开放课题研究的所外客座研究人员在生活上给予关照。第六,配备技术人员,使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加入武汉市大型仪器共用网和中科院武汉分院分析测试中心等仪器使用管理机构,提高仪器的利用效率。第七,优先安排来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的青年学者和实验室研究生的招录。
研究领域
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
探讨环境因子、特别是人类活动对淡水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揭示水体污染的机制、危害并提出防治对策,为淡水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开发生物技术,致力于与鱼类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相关的遗传学和
发育生物学研究,探讨建立新型、高效、健康和持续发展的渔业模式。依据战略定位、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围绕国际上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国家对水污染控制与治理以及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实验室现已设立了湖泊生态学、
渔业生态学、水质管理与生态毒理、鱼类基因工程、鱼类发育与细胞工程和藻类生物技术六个研究团队。
项目成果
围绕直接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存的蓝藻毒素,我们从基础和应用两方面开展了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系统地研究了
微囊藻毒素对动物、植物和其他藻类的毒性效应,此项研究加深了对微囊藻毒素环境风险的认识,为制定饮用水和水产品中的毒素阈值提供了科学依据;开展了微囊藻毒素对于水生动植物和其他藻类的生态效应的研究,发现了一种能够吞噬微囊藻并降解其毒素的金藻,且这种金藻具有鉴别产毒和非产毒藻类的能力,此项研究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在应用研究方面,建立并完善了蓝藻毒素及其分析技术体系,研制出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囊藻毒素标准品及微囊藻毒素ELISA检测试剂盒在国内占据了一席之地,打破了我国藻毒素纯品紧缺及检测方法不完善的尴尬局面。微囊藻毒素ELISA试剂盒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环境监测部门、自来水公司、科研院所,在创造了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我国尚缺的微囊藻毒素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的制订奠定了基础,为建设部颁布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中对微囊藻毒素将于2006年6月起进行检验的要求提供方法学依据。
与世界上从事藻类学和藻类生物技术研究的机构相比较,本实验室具有全面、系统而且相互衔接的特征。我们的研究覆盖了系统分类、生理生化、分子遗传和环境生物学4个层次。在基础研究方面,有关
微囊藻毒素对动物、植物和其他藻类的生态效应的研究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是较为突出的;有关蓝藻适应力的遗传学研究在选题和研究方法上能够与国外生物学主流相接轨,发现了一些蓝藻生存适应或细胞分化必需的新基因;鞘藻目的系统学依然是我所藻类学研究的特色之一。在应用研究方面,对于荒漠藻类在
生物结皮中作用的研究和人工结皮技术的开发达到国外同类研究水平;发展了葛仙米优良藻种筛选和培养技术,在我国率先实现规模化养殖。
随着人口的增加,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在增加,水产养殖也迅速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加强,水产发展越来越面临食物安全、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挑战。但是由于对水产养殖尤其是集约化养殖中水产动物的营养学、饲料技术和养殖技术等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导致水产养殖出现效益低、饲料浪费、环境污染、产品质量差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就是对其营养需求、营养素利用、饲料配方等有关水产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反应不清楚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从基础入手,研究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蛋白源利用、投喂技术、能量学利用模式等,为无公害水产养殖提供理论基础。有关鱼类的营养学研究基本上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在鱼类能量学模型、补偿生长等方面居国际前沿。本实验室对国家对水产健康发展的根本需求,研究结果不仅可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饲料配方、水产养殖均有重要的意义。部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饲料配方和投喂技术改进,可以明显地节约饲料,降低对环境的氮磷排放,降低养殖成本,减少渔业污染。
总之,实验室全体研究人员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积极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辛勤探索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前沿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努力寻求保护健康水环境和发展可持续渔业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此同时,实验室也全面完成了更新改造,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投资1400多万元,已基本建成了生态学技术研究平台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平台;并通过研究人员的不断引进和更新,实验室已有50岁以下研究员1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5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通过课题开放等措施,有40多位高级访问学者来室合作研究,进室博士后20多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构优化、业务水平较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已经形成。实验室在国内外相同学科领域的地位和在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得到了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