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西南大学建立。王德寿教授任实验室主任,罗凌飞
教授、彭作刚教授担任副主任。孟安明院士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谢小军教授、何舜平研究员任副主任委员。
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现有淡水鱼类资源与繁殖应用、淡水鱼类的生殖和生长调控、鱼类组织器官的发育与再生、淡水鱼类的能量代谢和营养需求4个研究方向。主持在研项目90余项,包括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前期项目等,经费6500余万元。鲇类等名优鱼类的基础生物学研究独具特色,尤其是围绕长吻鮠、南方鲇开展的应用基础研究,为把这两种鱼驯化为中国重要的养殖鱼类新品种做出了奠基性贡献。鱼类生长、性别决定与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突出,鱼类发育生物学研究处于学科前沿,开创了国内鱼类能量学研究的新领域。先后获得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等。
实验室与国内外10余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相关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合作。
实验室成员45名,其中教授、研究员16名,有博士学位人员27名,海外留学经历者11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各1名。拥有“鱼类的生殖与发育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
实验室面积近5000m,大型仪器近100台(套),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拥有
水生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水产养殖博士学位授权点及相关硕士点,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余名,博士后研究人员6名。
实验室有室徽和“自由·卓越”的室训。
研究领域
总体介绍
西南大学淡水鱼类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施白南教授(方毅任副总理时聘请的科技顾问之一)开创,罗泉笙、何学福、苏良栋等先生做了大量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长江上游有关鱼类的研究工作,70年代初开始了为期近10年的长江流域鱼类资源调查,同时完成了中华鲟、白鲟、达氏鲟等保护鱼类以及一批重要经济鱼类的生物学及人工繁殖研究,在长江鱼类资源、个体和群体生物学、鲇形目鱼类的系统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资料,为后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起,对以长吻鮠、南方鲇等为主要对象的20余种名优经济鱼类的发育、生长、繁殖、种内和种间关系、种群变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形态解剖学、机能形态学、细胞生物学、内分泌学、呼吸代谢与能量收支平衡、繁殖能量分配模式的生态适应机理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使得对鱼类的生殖与生长发育等研究深入到解剖、代谢与细胞水平。近几年来,在保持已有研究特色的基础上,将经典的鱼类模式动物和重要的名优鱼类、经济鱼类的研究相结合,运用遗传学、
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将鱼类的生殖与发育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同时将分子水平研究与改造、繁殖和保护重要的名优鱼类、经济鱼类相结合,做出了显著成绩。
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今,依托长江、嘉陵江鱼类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立足重庆,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通过艰苦努力把本单位建成了中国从事鱼类学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成为培养水生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尤其在长江鱼类资源、特有和重要经济鱼类研究与开发、鱼类的生殖与发育、能量代谢与营养需求等方面形成了深厚的学术积淀。为学科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实验室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研究工作的学术积淀、现状和学科发展需要,实验室主要设置以下四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 淡水鱼类资源与繁殖应用
研究方向二 淡水鱼类的生殖和生长调控
研究方向三 鱼类组织器官的发育与再生
研究方向四 淡水鱼类的能量代谢和营养需求
资源与繁殖利用
学术带头人:张耀光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骨干:魏刚教授、郑曙明教授、刘本祥高工、彭作刚教授、王志坚副教授、吴青副教授等。
研究内容:本方向紧紧围绕淡水鱼类资源变动(尤其是三峡成库后长江鱼类资源变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研究淡水保护鱼类、濒危鱼类、珍稀特有鱼类、名贵及经济鱼类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殖技术。掌握重要淡水鱼类资源(尤其是三峡成库后长江上游鱼类资源)及其生存环境等的变动规律;阐明这些鱼类等的生物学特性,揭示其在江河自然条件下的性腺和
胚胎发育规律、繁殖年龄、繁殖群体、繁殖条件与繁殖力及其相关特性;以及与此相关的保护生物学、受精生物学、机能形态学、进化形态学、生态形态学;在此基础上对其野生种群进行移养驯化、繁殖育苗及养殖等应用技术的开发性研究。使资源得到人工和自然增殖,达到保护利用的目的。丰富淡水鱼类资源和繁殖生物学及
物种多样性保护的理论及实践的内容。
生殖和生长调控
学术带头人:王德寿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骨干:周林燕教授、丁诗华教授、唐云明教授、张小萍副教授、魏静副教授、张春霖副教授等。
研究内容:本实验室以三峡库区重要经济鱼类南方鲇和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采用
生殖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研究鱼类生长和生殖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环境因素对鱼类性别和生长的影响。运用分子标记和转基因等技术辅助育种,建立全雄和全雌鱼苗生产体系。
课题一: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初步研究了人工繁殖南方鲇全雌化的原因和分子机制,在鱼类克隆了一系列在性别决定与分化通路上起重要作用的基因,提出转录因子通过调控芳香化酶的表达、控制雌激素水平从而影响
硬骨鱼类性别分化方向的假说,并通过离体和在体研究加以证明。未来研究方向:拟克隆罗非鱼和南方鲇性别决定和分化的主效基因,研究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的分子机制。通过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转基因等技术建立全雄罗非鱼和全雌南方鲇繁殖体系。
课题二:减数分裂的调控
从
硬骨鱼类克隆了类固醇合成途径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关键酶Cyp450c17-II,证明它才是参与鱼类配子成熟诱导激素17a-20b-二羟黄体酮和头肾中
糖皮质激素可的松合成的酶,进一步阐明了鱼类类固醇合成的途径和分子机制,并提出它可能与早期减数分裂始动相关。未来研究方向:拟克隆罗非鱼和南方鲇生殖细胞和减数分裂的分子标记,研究减数分裂、配子发生、发育和成熟的分子机制。
课题三:
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GHR/IGF)轴
通过基因组分析,首次在学术界提出硬骨鱼类普遍具有由不同基因编码的两种GHR、PRLR和三种IGF的假说并通过实验研究加以证明。揭示出在鱼类性腺中可能存在特有的GH/GHR/IGF轴;在硬骨鱼类克隆了一系列复制基因,支持了鱼类存在一次独有的基因组复制的假说。
未来研究方向:拟克隆罗非鱼和南方鲇GH/GHR/IGF轴信号传导通路上的相关因子,研究性腺生长与身体生长既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分子机制。
组织器官的发育
学术带头人:罗凌飞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骨干:黄红辉教授、阮华教授、李云教授、刘堰教授、张昊星副教授、刘彬副教授、叶勤副教授等。
研究内容:本方向以模式水生生物和重要经济鱼类、保护濒危鱼类等为研究对象,运用各种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和蛋白组学研究方法,研究调控内胚层组织器官(以早期内胚层、肝脏、胰腺、肠道为主)和血管的发育及再生的分子机理。沿着从器官
前体细胞的命运预定、到前体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功能细胞的形成、到器官的形态建成、功能发挥和受损再生的动态连续过程,全面深入地研究在肝脏、胰腺、肠道、血管的发育和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的因子、信号途径和表观遗传稳定性的作用机制,并阐明其中可能存在的时间、空间网络关联。
能量代谢和需求
学术带头人:谢小军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骨干:姚维志教授、林仕梅副教授、罗莉副教授、袁伦强副教授、罗毅平副教授、向枭副教授等。
研究内容:淡水生物的繁殖、生长、发育过程中,能量代谢和营养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本方向主要应用生理学、生态学等方法和技术,针对淡水水生生物在其生活史中能量代谢和营养需求规律开展工作,重点研究淡水鱼类等水生生物生活史过程中的能量代谢特征,营养需求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阐明水体生态系统中物种对能量的利用及能量分配模式,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及种群间的能流过程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并从资源分配的角度探讨物种的生态对策,为人工大水体水生生物多样性的评估和生态环境重建提供指导。
参考资料
总体介绍.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