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平原地处
黄淮海平原南侧,自然条件较为优越,适合“两高一优”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是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概念
淮河干流以北到沙颍河以南的地区叫淮北平原。
自然环境
淮北平原农业区,土地总面积3.74万平方公里,农业人口1526.3万,耕地面积3206.5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7.8%,人均占有耕地2.1亩,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
农业区。
主要农作物
作物布局以旱作为主,耕作制度多为两年三熟,也有较大部分一年二熟和三年五熟,远田薄地多实行一年一熟,复种指数180%左右。播种面积占全省70%以上的作物有
甘薯、大豆、烤烟、高梁等;占60%以上有小麦、玉米、芝麻等;占40%以上的有
棉花、花生等。本区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烟、麻、果产区,但粮食产量在全省处于中下等水平,低产面积还很大,低产土壤约占耕地面积的60%,其中又以
砂姜黑土面积最大,约有1800万亩,棉花单产也较低,但从区内高产典型来看,增产潜力大,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发展多种经营的条件较好。全区现有林地116万亩,桑园0.5万亩,果园25.1万亩,可以用来发展林果、蚕桑生产。该区是安徽省重点果区,果园面积占全省果园面积的61.5%,年产果品种113万担,占全省果品的54.2%,区内饲草、饲料资源较好,可以用来发展畜牧业。夏、秋旱涝发生机率大、危害重,是决定该区农业丰欠的主要
气象灾害,其次夏收时的“烂场雨”,
干热风和
晚霜冻害也常有发生,造成产量低而不稳。
气候特征
该区地处暖温带的南缘,年平均气温14~15℃,≥0℃积温为5100~5500℃,≥10℃积温为4500~4800℃,无霜期200~220天,光热水等条件较好,适于农业的综合发展。
灾害类型
但
宿州市在中国自然区划中属
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 气候资源既兼有南北方之利,也兼有南北方之弊,气象灾害多发,粮食产量很不稳定。农业气象灾害有增多的趋势,对农业产量影响逐渐增大。因此,从农业气象角度,探讨宿州市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意义重大。
农业气候资源
昼夜温差大
淮北平原年平均气温(1958—2000年共43a,下同)为14.7℃左右, ≥0℃积温5300—5600℃·d,≥10℃积温接近4800℃·d,无霜期达206d 以上,完全可满足多种熟制的要求。气温日较差多年平均在10℃以上,高于南方地区,气温日较差大,利于光合物质的积累,因而积温有效性高。
日照充足
淮北平原 在全国太阳能区划中,位于光能资源较富带的南缘,太阳辐射年总量达 5200—5400 兆 J/㎡,年日照时数2300h以上,均高于沿江江南地区,居安徽省首位。但淮北平原光能利用率仅为0.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光能利用率却高达2%以上,若淮北平原大田光能利用率普遍提高到2%,则粮食产量可增加3倍多,由此可见,淮北平原光合增产潜力是巨大的。
雨热同季
淮北平原 平均年降水量在850mm以上,为作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降水资源,而且95%集中作物生长季节(≥0℃期间)。水热同步,利于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效率。
旱涝灾害频繁
是制约淮北平原旱地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虽然降水资源较为丰富,但亩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239 立方米,不足安徽省(1029 立方米)的四分之一, 而且其中的自然降水资源的70%以上集中在夏季,多以暴雨形式出现,不但地表径流量大,造成降水的总体利用效率不高,而且易形成局地内涝。另外,淮北平原年降水变率亦大,平均23%以上,丰雨年与枯水年降水差异可达900mm以上。因此,淮北平原旱地农业总体上属易涝易旱地区。 统计淮北平原43a降水资料和旱涝灾情资料发现,淮北平原旱涝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①旱涝类型多。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干旱类型主要有春旱、初夏旱、伏旱、伏秋连旱、夹秋旱及冬旱等,其中以伏旱、伏秋连旱对农业影响最重;洪涝(含渍害)主要有春季渍涝、初夏涝、夏涝、秋季渍涝等,其中以夏涝出现几率最大,危害最重。②旱多于涝,涝重于旱。主要表现为干旱连片连季发生,如1994年春夏旱接秋旱,时间长达7个多月,危害范围遍及整个淮北平原;而洪涝多为局部内涝,一旦形成则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如1991年,冬小麦丰收在望,但自5月17日起普降大到暴雨,形成初夏涝,许多田块积水,造成小麦丰产不丰收,当年午季粮食减产50%以上。③就具体年份而言,旱涝易交替出现,主要表现为涝年有旱,旱年有涝, 或先涝后旱,或先旱后涝,或两头旱中间涝,或两头涝中间旱,由旱转涝和由涝转旱都比较快,如2000年春季一直干旱,但6月下旬的连续降水,雨量大、雨量集中,在解除旱情的同时又造成了局地内涝,延误了夏播时间,影响了秋季作物产量。
干热风
淮北平原干热风主要发生在5月中、下旬,主要危害冬小麦子粒正常灌浆,逼熟减产。按日最高气温≥30℃、14h风速≥3m/s、14h相对湿度≤30%标准,统计宿州市四县一区5站1958—2000年每年麦收前30d的气象资料,5站43a共出现干热风581d,每站平均2.7d/a;从发生时段看,以5月下旬最多,5站43a达360d,占干热风总日数的62%,愈往后干热风发生几率愈大。因而晚麦比早麦受害的几率大。 淮北平原连阴雨可分为春季连阴雨、午季连阴雨和秋季连阴雨。春季连阴雨主要危害冬小麦拔节、抽穗、扬花灌浆以及春季作物的播种、设施栽培作物的生长等,以连续降雨日数≥3d、日雨量≥0.1mm、过程雨量≥10mm为标准统计,春季连阴雨发生频率为21.5%(5站平均,下同),5a1遇。午季连阴雨主要危害冬小麦成熟收获及夏播作物的播种,以连续降雨日数≥3d、日雨量≥0.1mm、过程雨量≥20mm为标准统计,午季连阴雨发生频率为14.3%,7a1遇。秋季连阴雨主要危害秋季作物成熟收获及越冬作物的播种出苗,以连续降雨日数≥3d、日雨量≥0.1mm、过程雨量≥5mm为标准统计,秋季连阴雨发生频率为37%,3a1遇。 淮北平原低温霜冻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晚春霜冻,发生时段在3月下旬到4月上中旬,主要危害早春作物、设施栽培作物以及拔节后的冬小麦,轻则冻伤功能叶片,重则冻伤小穗,甚至冻死株茎,如1993年3月底的霜冻,造成“西安8号”冬小麦不抽穗或抽畸形穗。以3月15日以后出现日最低气温≤0℃为一般霜冻标准,统计43a气象资料,一般霜冻发生几率为32.8%,3a1遇;以日最低气温≤-2℃为重霜冻标准,重霜冻发生几率为15.5%,7a1遇。 淮北平原冰雹灾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主要危害时段在春夏季,发生时常常伴有大风和阵雨天气,一般持续时间为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成条状受灾,范围一般较小,但危害相当严重,轻则砸伤植株茎叶,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减产,重则毁灭作物,造成绝收。统计43a的灾情资料,冰雹危害面积平均为0.97万 公顷/a,造成粮食损失平均为4.68万 t/a。 2.3
太阳辐射峰值
淮北平原 6月份太阳辐射量为590—650兆J/㎡,约占全年
太阳辐射总量的1/9,居各月之首。而此时午季作物已收获,秋季作物刚处于播种出苗阶段,叶面积系数较小,太阳能的光合利用率很低,特别是6月份气象灾害频繁,诸如初夏旱、涝、连阴雨等各类气象灾害发生几率高达62.5%,拉长了作物换茬期,光能资源浪费更大。10月份太阳辐射量也达410—430兆 J/㎡,而此时又是夏秋换茬期和气象灾害多发期,存在同样光能资源浪费问题。淮北平原地处中纬度位置,形成了气候上的过渡特征,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天气多变,影响着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分配,往往给淮北平原带来水旱灾害,并出现暴雨、低温连阴雨、冰雹、霜冻、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对该省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再加上过度砍伐、垦殖,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地退化、生产力降低,乃至基岩裸露。同时,水土流失增加了河流、湖泊、水库的泥沙淤积,加剧了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生态破坏
①森林资源破坏。据统计,新中国初期安徽省森林覆盖率高达60%~70%,2002年,全省森林面积为317.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27.95%。而且森林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林相由原来的乔木、灌木、草本、地被等多层次的结构转变成以灌木、草本为主的简单结构,林木高度大幅度下降。森林面积锐减和结构简单的现状,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大增,河湖淤塞。。②水资源破坏。由于水土流失加重,水库、塘坝、湖泊淤积,使蓄水量减少;河道淤塞,使通航里程缩短。围湖造田,不但使汛期湖泊调洪能力下降,也造成了渔业和其它产业损失,使复杂多样的生态循环单一化。③土地资源破坏。一是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大量的土壤有机成分流失。二是第二、第三产业占用耕地逐年增加,土壤次生潜育化严重。三是土地沙化现象在淮北平原有加快之势,土地质量下降。
环境问题
随着淮北平原工业化、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正日趋严重,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生态环境受工业污染严重。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污染仍在发展,并向农村蔓延。二是农业自身发展不当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导致农业
非点源污染日趋严重。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日益增大,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忽视了生态保护,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资源的生态功能减弱。生态破坏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