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位于清华大学明理楼的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于1999年12月。经教育部组织的专家评审,2000年9月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并于11月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清华大学第一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为依托,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始终把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产出重大科研成果当作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研究工作的水平和实效,并努力使基地建设的整体水平居国内领先。
简介
作为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开放式、流动型、高质量、有特色的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硬环境建设上,逐步形成社会“思想库”、“信息库”、“人才库”等方面的优势和辐射,加快构建国家级高校德育研究平台,包括学术研究平台、学术交流平台、网络信息平台、教育平台和培训平台等,使之产生凝聚作用和示范效应。在软环境建设上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首要任务,努力实现“三个提高”的目标。一是提高广大学生的德育素质,使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和实效;二是提高广大教师的德育素养,只有把德育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起来,才能真正完成“授业解惑”和教书育人的历史责任;三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进而推动整个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研究机构
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下设的研究机构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社会思潮研究室、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室。研究方向包括: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研究、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等。其中,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的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是基地取得突出成果的方面。在社会思潮研究方面,目前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4本专著:房宁王炳权著《论民族主义思潮》,梅荣政、张晓红著《论新自由主义思潮》,刘书林著《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夏伟东著《论个人主义思潮》,韩冬雪著《功利主义研究》,并形成了硕士和博士点的课程。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面,张再兴教授主持的《网络思想教育研究》在国内达到一流水平。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研究中,张再兴教授著的《清华学子魂:清华大学培育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探索》、《求索:新形势下高校德育中若干新课题的实践与思考》,林泰教授主编的《当代社会思潮论评》、《大学德育新探》、《唯物史观与现时代》,刘书林教授主编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新时期青年思想的轨迹》,刘书林刘涛雄主编的《21世纪高校德育课程论》,刘美珣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显章教授主编的《大学生思想热点探讨丛书》,吴倬教授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等都反映了科研队伍的实力。
截至目前,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已完成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有10项:当代社会思潮与高校德育研究;互联网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研究;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学术社团建设与引导研究;经济全球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在研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有5项:高校德育与业务教育结合进行的规律研究;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机制与模式研究;高等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理论及教育测评分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突出理论问题研究。先后进入基地课题研究的专家有36位。他们大都是在本研究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专家学者。本中心的研究人员还担任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参与了国家委托的重大课题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其研究人员获得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
通过重点建设和科研体制改革,基地建立起了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学术活跃、团结合作、精简高效的运行机制,成为全校文科发展的示范基地。今后,它将在承担重大研究项目、产出重大科研成果方面,在成为本领域研究的思想库、信息库、人才库方面,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
参考资料
基地简介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中心简介.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04 14:48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