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孝陵,位于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清东陵内的昌瑞山主峰南麓,是清世祖
顺治皇帝、
孝献皇后董鄂氏(董鄂妃)、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合葬陵寝。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是清朝帝陵中规模最大及
清东陵区域内唯一没有被盗的帝陵。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建筑布局
清孝陵以金星山为朝山(陵寝正前方所对之山),以影壁山为案山(墓穴与朝山之间的小山),以昌瑞山为靠山(陵墓后靠之山),三山的连线即为清孝陵建筑的轴线。由于金星山、昌瑞山之间的距离长逾8千米,为突出体现二山的关系而又能形成恢宏的气势,营造者特意设置了一条长约6千米的神路(专供棺椁、神牌通过的甬路),将自石牌坊(用石料构筑的牌楼,是陵区入口的标志物)至宝顶(地宫之上的封土)的几十座建筑贯穿在一起,并依山川形势分成了三个区段:
建筑特点
整个清孝陵的建筑由南至北依次升高,以与昌瑞山及两侧护砂(陵寝左右的山丘)相互配合。这些建筑的配置与组合,均符合风水学中的形势理论,其大小、高低、远近、疏密皆以“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尺度进行视觉控制。并将山川形胜纳于景框之中,作为建筑的对景、底景和衬景,实现了“驻远势以环形,聚巧形而展势”的目的。
主要建筑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清世祖顺治皇帝
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年)。后金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三十日生于
盛京(今沈阳)永福宫。清太宗
皇太极第九子,母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
孝庄文皇后。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福临在叔父摄政睿亲王
多尔衮辅佐下即帝位,改元顺治,并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由
沈阳进京(北京),在太和门举行了登极大典,成为
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帝谥号为: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圣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骨灰葬河北遵化清东陵之孝陵。
清世祖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1640—1663年),少保都统
佟图赖之女。其家佟氏本汉军,世祖命将佟佳氏改入满族,是为此族入满洲旗之始。初入宫册为妃。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生皇三子玄烨,即圣祖康熙帝。圣祖继位,上徽号慈和皇太后。清康熙二年(1663年)卒,祔太庙,合葬清东陵之孝陵。雍正、乾隆朝累加谥,谥号为: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
清世祖
孝献皇后(?—1660年),又称“董鄂妃”,栋鄂氏,清世祖福临之妃,内大臣
鄂硕之女,抚远大将军
费扬古之姊。清世祖对其眷之特厚,宠冠后宫。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进为皇贵妃,行册立礼,破格颁诏大赦,其父亦进为三等伯。次年,生皇四子,仅三月夭折,未命名。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卒。世祖哀痛至极,亲制行状悼念。追谥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清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合葬清东陵之孝陵。
学术研究
孝陵定名之前称“世祖陵”,名字确定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三月初一,其满文名字为“孝顺阿”,由内阁大学士拟定后恭恭敬敬地呈献给康熙帝,然后由康熙帝亲自用朱笔圈下确定的。对于清皇室来说,入关第一帝的陵寝甚为重要,他们认为这是关系到子孙繁衍、国祚长远的大事。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对孝道都极为重视。虽然人们对“孝”字的理解有时具有局限性,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善视父母老人。而在古人的帝王之孝中,融进了更为广泛的内容:“慈惠爱民曰孝,德加百姓曰孝”等等。这样,“孝”字就成为评述一个帝王的综合标准,是其必备的修身素质。所以清入关后第一帝的陵名定为“孝陵”是有其深刻含义的。
实际上清孝陵的部分建陵材料源自明代建筑—“
清馥殿”,而不是明代帝陵。1991年,清孝陵进行了一次大修,工作人员在拆卸大殿天花板的过程中,在孝陵金莲水草图案的两处穿带之间发现了一些刻字,上面写着“清馥殿”的字样。之所以“清馥殿”的建筑材料被发现于清东陵的孝陵中,这和
顺治皇帝的骤然去世有关。清孝陵的陵址是世祖福临亲自选定的,但由于当时仍处在清朝的定鼎初期,战争不断,灾害频仍,国库空虚,所以其生前未建陵寝。顺治帝福临驾崩当年,即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才开始筹建陵寝,由于当时经费不足,福临又停灵待葬,清廷不得已拆用了北京
北海西岸的一组明代建筑—“清馥殿”的部分旧料来修建清孝陵,因为属于拆建,清孝陵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便修筑完成。当时,民间很多不知情的百姓便传出了孝陵是拆了明代的帝王陵营建起来的,但事实上孝陵的主要建筑材料来源于“清馥殿”,孝陵的神道碑楼有一部分材料也是来自于“清馥殿”院落的一座亭子。
清孝陵之所以成为清东陵唯一没有被盗的陵寝,其一,源于民间传说,即顺治出家并没有葬入地宫的传说。既然是空的,自然没有什么珍宝,这就使大部分盗墓贼对它失去了兴趣。其二,源于清初的满族火葬的丧葬制度,因为皇家随葬物品,一般为金银制品、珠宝玉器之类,是用来填补棺缝的。而清孝陵的由于施行火葬,所以地宫里根本就没有棺椁,只不过就是三个骨灰坛子,坛子是不需要珍宝填缝的。其三,清孝陵陵寝的功德碑上的的确确写着“皇考遗命:山陵不崇饰,不藏金玉宝器”。这些真真假假的传闻,的确起到了保护孝陵的作用。
文物价值
整个清东陵的五座帝陵,只有首陵清孝陵设置了十八对石像生,其他陵均为五对。清孝陵是清王朝仿照明陵规制在关内营建的第一座皇陵,成为后世清陵的模式和蓝本,同时清孝陵开创了皇后陵和妃园寝都建在本朝皇帝陵旁,且各后陵的神道与其帝陵的神道相互连接的陵寝建制,体现了皇室成员之间主从、隶属的关系。而各后世皇帝陵的神道又都与陵区中心轴线上的顺治帝的孝陵主神道相接,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儿孙陪侍父祖的枝状系陵寝格局,反映了当时清朝“居中为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伦理观念,是后世研究清代帝陵陵寝制度、陵寝文化的重要依据之一。
清孝陵石像生是清代陵寝中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组。而清孝陵石像生所在的清孝陵神路更是清代帝陵中最长的神路,也是清代帝陵神路中最壮观、最富艺术性的神路之一。清孝陵的神路配合了山川形势,强化了主宾朝揖的天然秩序,产生了富有感染力的空间艺术效果,是后世研究清代石刻艺术、陵寝布局的重要素材。
文物保护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清孝陵,位于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清东陵内的昌瑞山主峰南麓。
开放时间
清孝陵属于清东陵内的陵寝和景点,不对外单独开放,通用清东陵开放时间,清东陵开放时间为:09:00—16:00。
门票信息
景区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