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拳
中国传统拳种
清拳是极稀有的中国传统拳种,起源于佛门。这个拳种一直禁固在潭柘寺秘不外传。它是在中华大地出世最晚的拳种,也是晚开的一朵绚丽多彩的武术奇葩。
缘起
在网上搜了很久,只找到一篇王七一师叔在1990左右发表于《武魂》杂志的一篇文章,其中介绍了一些清拳的历史及武功特点。关于清拳知道的人甚少,我的老师李德志师傅把清拳的历史,清拳的历史人物以及清拳的传承和套路训练汇总成书,我才得以知晓清拳的起源与流传的历史以及清拳的奥妙。对于清拳来说甚至对于武术界来说这是宝贵的稀缺的历史遗产。因为清拳有史以来没有专著,而是提倡“看书不学艺,学艺不看书”,清拳虽发源于北京潭柘寺但可参考的材料奇缺,唯一的资料就是养性大师的碑文,90年前后师叔王七一曾寻清拳之根,有缘到潭拓寺去查寺志,结果没有找到有关清拳的记载。
我想如果没有李德志师傅苦心著书很可能武林中将会慢慢忘记了清拳。师傅虽年已六十多岁不仅每天仍坚持练习清拳而且坚持整理记载清拳这一独特的拳种。
以下概述,历史人物部分节选于老师李德志师傅所著书中。
简介
何谓清拳?师讲:清拳就是“一清二静”,崇尚淡泊清修,行为内敛,不事张扬,传拳只限门内。
“清静为基”一清是心无杂念,二静是在练功是中始终贯彻一个静字。静才能神自通,静才能聚气敛神。兵以静为胜,静才能发现敌之动机,静才能应敌有法。三是环境静,要在无人、无声、无光的环境中练功才能效果最佳。四是清静庄严,练功不许发声,无横趟,无斜趟、无满场跑、架稳功实、功架同练,只有前后奋力踢打、左右闪化。清静无畏,意、气、力内外合一。后来发现师讲的“清静庄严”正是康熙御笔,在潭拓寺大雄宝殿上檐题词,不知是巧合还是有什么来龙去脉。
清拳有“少林继美、武当比踪”之说,集内外两家之长。是唯一缘自京西,距京八十里“气摄太行半,地辟幽州先”燕北丛林中第一名胜千年古刹“敕建岫云禅寺”,即“潭拓寺”的佛门拳种。
清拳是唯一发源于北方,发源于高手如林的京都胜地北京的独有拳种。到现在有据可考的,养性大禅师就是清拳第二十二代传人。直到清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才传给俗家第一人,就是河北宁晋县李振鸣(后师养性给改名李鹤鸣),此后清拳开始在冀中大地流传。
究竟清拳起源于那一年?创始人是谁?此问题历来无文字资料,老一辈也没有传说,只上溯到第二十一代潭拓寺万春、万光和尚。万春、万光又传授给第二十二代传人养性和尚,清拳在潭拓寺共秘传二十二代。直到清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养性和尚才收了第一个俗家子弟,清拳才有缘出世。因此养性在清拳的流传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是承上启下的枢纽,他是把禁固在潭拓寺的清拳开放与世人的第一人。因此清拳是古老的又是年青的。所谓古老是它在潭拓寺秘传二十二代,所谓年青是在传统拳种中出世最晚,年代最短,从1908年到2008年方出世100年,到我们这一代才出世三代,因此它没有被后人演绎变化,还保持着原始的练功方法和实用价值。
清拳一为拳、二为禅,动以练形,坐以养心。有禅定调身法、内心静化法、气敛入骨法、静修内运法、大力千斤法和睡功调身法等。还有跌打损伤、刀枪红伤、正骨接骨、推拿急救等内外医术。
历史人物
清拳承传递表
第二十一代
万春、万光大师(万春、万光大师后来到南方云游未归,杳无音信不知下落)
第二十二代
养性大师(二十二代就只有养性一人,几乎到了绝迹边缘,全国各地都没有清拳的痕迹。因此说养性在保护和流传清拳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武术高深,武功盖世,被称为世外高人。)
第二十三代
养性之徒(养性三十多岁开始收徒,他的承传有两种,一是出家弟子,如徒寂王,徒孙静心、 静亮等佛界弟子;第二种是俗家弟子,二十三代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李鹤鸣、李奎英等。清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才传给俗家第一人:就是河北宁晋县李振鸣,后师养性给改名李鹤鸣,此后清拳开始在冀中大地流传。)
范 义、李振鸣(后改名李鹤鸣)、杜元钧、王省身、高树恒、郭春海、李奎英、尹 文、赵奎武、曹全虎、杜春林、杜淮滨、冉玉册、
李怀荣、李殿刚、卫清琢、杜锡爵、郭计泉、自永林、杜元恒、杨喜祥、四树宽、王殿省、吴太合、王长春、陈庆海、宋永标、李三妮、
司存周、杨丑子、李三堂、高炳勋、赵鸣志、温二虎、温安巨、温二恒、小眼等。
王淼
第二十四代
李鹤鸣之徒 (清拳第二十四代传人是依李老鹤、李奎英弟子为主轴线排下来。)
杜二滨、杨重德、刘铁侠、张宝昌、张宝贵、赵 六、陈茂仁、张俊海、王保安、张来福、刘如贵、宋全胜、王寿恒、赵同印、李贡海(儿子)
李奎英之徒 李云霄、李挺路、贾计辰、李进科(儿子)郭文更(外甥)等
第二十五代
张宝昌之徒
河北宁晋老家
侯庆富、侯庆禄、赵风燕、赵青元、侯同年、曹俊刚、张振恒、张振领、张振祥、张梦田、王之入、王仁入、温胜起、温胜国、王银刚、张俊峰、焦增发、赵建峰、曹保华、赵屺燕等
北京
李世岚、关福全、徐立明、吴春林、张 福、郑建章、李德志、刘国祥、王七一、刘宗耀、张汉强、齐学华、赵家兰、刘立成、王根生、潘国平、李呈祥、葛怀林、赵 玉、高占冠、曹金芳、尹局成、李福民、王福民、李 冰、王春生、王凤义、刘伯平、赵树德、徐振华、李连印、杨 青、张建来、王银甲、郑占岐、刘光泽、刘玉格、吴增平等
杨重德之徒(石家庄)
杨国汉、周温泉、刘斌、郭双成、杨贵锁、吴焕庭等
张宝贵之徒(河北巨鹿)
陈寿泽、陈寿宁、陈寿堂、张志强、张志期、庆 伏、庆 如、周进良、孙兴卫、孙光通、张全良、王现杰、王纪安、刘丰山、张兴旺(长子)、张兴军(次子)等。
李云霄之徒
李云峰、李绍吉、李俊桥、李斗旺、李同钦(李奎英之孙,自幼年随祖父习武)
王寿恒之徒
王沛文 路孟军 杨军印 张群彪等
第二十六代
陈寿泽之徒
张恒飞、张恒坤等
结束语
师傅在前言里有几段话很让人深思:“回想起跟师学艺二十二年(从1967年入清拳门至师1989年去世)的往事还历历在目。每天早晚和师相处,为学清拳的打法和拿法,每晚都到十二点甚至一点才回家。师住不到十平方米的小东屋,每晚人满为患,因为那里有师徒真情和真正的武传艺术。到现在2008年,师已过世快二十年了,我也于2002年退休。退休后一是有了富余时间,二是看到清拳这一珍贵拳种后继无人,时刻存在失传和灭绝的厄运,真是痛彻心腹,寝食难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我析疑有四:一是清拳不象别的拳种那么开放,没有群众基础,知道的人太少。二是清拳的难度太大,太吃功夫,没有坚心恒志之人练不了清拳。三是光有实用价值,但时代不同了,现代人已不靠拳脚功夫谋生,学而无用。四是没有表演和观赏价值。
如何拯救清拳呢?就我个人能作的努力是把它总结出来,形成一部专著,留给后人,让更多的人知道清拳,了解清拳,或许能为拯救清拳起到宣传作用。这只是我殷切的拳拳之心吧。 ”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8 14:06
目录
概述
缘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