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薪镇,隶属湖北省
天门市,地处天门市西部,东与
黄潭镇接壤,东南与
汪场镇为邻,南连
蒋场镇,西南与
张港镇、
蒋湖农场毗邻,西北接
拖市镇,北邻
佛子山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91.4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渔薪镇户籍人口69116人。
历史沿革
古时,属荆州云梦之地。
春秋时,属郧国地。
战国时,属楚竞陵邑。
秦时,属竟陵县。
清代,属天门县。
1949年,设渔薪区公所。
1958年,潼薪、黄潭两区合并成立火箭公社。
1961年,恢复区建制。
1973年,设立渔薪公社。
1982年,复改为渔薪区。
1984年,撤区设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渔薪镇辖渔薪1个居民委员会,韩口、王湾、赵场、万台、新建、郑滩、吴场、魏桥、魏口、熊台、姚祠、青山、灰市、蔡庙、解场、泉湖、涂园、渔薪、武圣、盛湾、杨咀、涂咀、潘渡、万董、张蔡、董塌、涂口、杨场、潘湾、观音湖、斗笠、罗亭、朱文台、杨港34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1年10月,渔薪镇辖1个社区、2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荷沙路1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渔薪镇地处天门市西部,东与
黄潭镇接壤,东南与
汪场镇为邻,南连
蒋场镇,西南与
张港镇、
蒋湖农场毗邻,西北接
拖市镇,北邻
佛子山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91.4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渔薪镇位于大洪山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的结合部,属江汉平原。地势自北而南微倾斜。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32.5~40米。最高点位于青山山顶,海拔92.5米;最低点位于张蔡村,海拔28.2米。
气候
渔薪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无霜期274天,年平均降水量1113.4毫米。
水文
渔薪镇境内有大小河流4条,河道总长30.3千米。天门河是流经本镇的主要河道,全长15千米。另有北港河、南港河、杜桥湖沟3条天门河支流。
自然灾害
渔薪镇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大风、冰雹、冰冻、鼠害、虫害等,以水灾最多,危害最大。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35年7月7日,钟祥县刑公祠堤溃决,半天内渔薪镇全境被淹沦为泽国。
自然资源
2011年,渔薪镇有耕地面积6.5万亩,人均0.9亩。其中旱田5.9万亩,水田0.6万亩,以种植棉花、小麦为主。
人口
2011年末,渔薪镇辖区总人口6997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032人,城镇化率20%。另有流动人口4913人。总人口中,男性36051人,占51.5%,女性33923人,占48.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9303人,占99%。2011年,渔薪镇人口出生率10.3‰,人口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长率5.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28人。
截至2019年末,渔薪镇户籍人口6911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渔薪镇财政总收入1532万元,比上年增长10%。
2011年,渔薪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362元。
截至2019年末,渔薪镇有64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超市或综合商店25个。
农业
2011年,渔薪镇农业总产值3.9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渔薪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渔薪镇生产粮食17833吨,人均254.7千克,其中水稻4941吨,小麦8509吨。
渔薪镇经济作物以棉花、油菜籽、蔬菜为主。2011年,渔薪镇棉花产量4570吨,油菜产量2999吨,蔬菜产量15226吨。
渔薪镇畜牧业以生猪、家禽养殖为主。2011年,渔薪镇生猪饲养量14.8万头,年末存栏6.7万头;家禽饲养量47.4万羽,年末存笼16.9万羽。
工业
渔薪镇以纺织、服装和酱品生产为主。2011年,渔薪镇工业生产总值7.5亿元,比上年增长32.5%。拥有工业企业187家,职工1445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实现工业增加值2.3亿元。
商业
2011年末,渔薪镇有商业网点741个,从业人员1482人。
2011年,渔薪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4.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集贸市场6个,年成交额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金融
2011年末,渔薪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各项贷款余额0.8亿元,比上年增长67.5%。
邮政业
2011年,渔薪镇邮政业务总量405万元。
电信业
2011年,渔薪镇电信业务收入365万元。
交通运输
2011年,渔薪镇境内有省道荷沙线和市道九蒋线交会,东距随岳高速15千米,南距汉宜高铁45千米。通村公路覆盖率达100%,总里程103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渔薪镇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1226人,专任教师110人;小学5所,在校生3212人,专任教师11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1所,在校生1250人,专任教师10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小升初升学率达95%,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3620人,专任教师207人。
2011年,渔薪镇财政预算教育经费1486.1万元,比上年增长11.3%。
文化事业
1994年8月,渔薪镇建成渔薪有线电视台。
2011年末,渔薪镇有线电视台电视用户4100户,入户率33%。
2011年,渔薪镇有文化服务中心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36个,各类文化专业户50户;各类图书室45个,藏书4万余册;艺术表演团体40支;从事音乐、美术、书法、摄影人员达65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渔薪镇有各级医疗机构38个,一级甲等医院1个,有床位70张,每千人拥有病床1张,固定资产总值85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40名,其中执业医师27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17人。
2011年,渔薪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5万人次。34个村村民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渔薪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64户,人数570人,年开支125万元,比上年增长15%,月人均180元,比上年增长15.5%。医疗救助45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共支出54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24户,人数2001人,年开支156万元,比上年增长18%,月人均65元,比上年增长1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4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7.5万元,比上年增长12.5%。中心福利院1家,床位12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206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1897人,参保率达98%。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渔薪镇有邮政局1处,代办所4个;全年征订报纸、期刊1.8万份(册)。电信企业2家。
1989年,渔薪镇建成渔薪自来水厂。
2008年,渔薪镇在朱文台村建成湖北省第一家村级自来水厂,两处水厂日供水6000吨。主要街道两旁铺设排水排水管道6千米。
1983年,渔薪镇建成渔薪变电站,供电覆盖率100%。
2011年末,渔薪镇建有绿化带1个,绿化面积9910平方米。
历史文化
渔薪镇因盛产鱼虾和柴草,具”渔”“薪”之利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