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雕(学名:Icthyophaga humilis):是鹰科、鱼雕属鸟类。体长为61-69厘米。是体型较大的
猛禽,但比
海雕类要小一些。头部和颈部为灰色,腹部白色,其余均为灰褐色。虹膜为亮黄色,嘴为暗角褐色,基部铅蓝色,蜡膜褐色,脚和趾为淡黄色或淡灰白色,爪黑色。爪的底面上没有海雕类所具有的沟,但它的外趾能向后转动。尾羽为圆形,具有宽阔的黑色端斑,中央尾羽为灰褐色,外侧尾羽的基部的三分之二缀有白色和褐色的斑纹,末端三分之一为黑色。
形态特征
渔雕翅膀宽而钝,腿粗而没有羽毛。 像与之有亲缘关系的
海雕属的物种一样,足底覆盖着针状体,粗糙得像砂纸,以帮助抓握滑溜溜的鱼。爪子又长又细,锐利而弯曲,也有助于抓鱼。
头和颈灰色,微具黑色羽轴纹,老鸟羽轴纹较明显。其余下体灰褐色或暗褐色,
初级飞羽内翈基部常常或多或少缀有白斑,尾为圆尾,中央尾羽灰褐色,具淡色尖端和宽阔的黑色亚端斑,外侧尾羽基部2/3缀有白色和褐色斑纹;1/3末端黑色。比较老的鸟此白斑则消失,前颈和胸灰褐色,腹和两胁,以及肛区、尾下覆羽和覆腿羽白色。幼鸟上体暗褐色、具淡色羽缘,下体淡褐色、具宽阔的白色纵纹。
虹膜亮黄色,嘴暗角褐色,基部铅蓝色,
蜡膜褐色,脚和趾淡黄色或淡灰白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长610-690毫米,嘴峰38-43毫米,翅354-397毫米,尾174-205毫米,
跗蹠66-73毫米。
相似种
鹗体型较小,头顶的白色羽冠,头侧和下体白色,胸有暗色横带,区别甚明显。
栖息环境
渔雕是一种在森林中栖息的
猛禽,活动于山地森林中的河流与溪流两岸,偶尔也到2000米左右的山地湖泊地带。栖息在大型森林河流、湖泊和湿地附近,主要栖息在1000米以下的地区。沿着河流、沼泽、红树林、伐木林和油棕种植园生存,但主要是沿着森林覆盖的内陆河流。
生活习性
在中国为偶见
冬候鸟。喜欢停留在大树上或岩石上。“啊,啊”的叫声十分响亮。几乎完全以鱼类为食,只是偶尔吃一些爬行类等动物。渔雕捕食的时候不是采取其他
雕类和
鹗等所采取的从空中猛扑入水的方式,而是静静地站在水边的树上等候时机,一旦发现水面附近有鱼类漫游,就从所栖的树上悄悄地滑翔而下,紧贴水面作高速飞行,然后迅速地伸出爪子,将鱼抓起,并不在水面上击起浪花,显得非常迅速而从容,堪称神出鬼没。如果水面附近的鱼类较少,它也能潜入水中去猎捕。主要以鱼为食,偶尔也吃爬行类。
分布范围
分布在印度(仅限于喜马拉雅山麓和东北部,南部卡纳塔克邦的数量较少,范围和数量都在下降)、孟加拉国、尼泊尔(罕见)、不丹(在低海拔地区非常罕见)、中国(海南岛罕见、游荡)、缅甸(广泛存在,在当地相当普遍)、泰国(西部和南部罕见)、柬埔寨、老挝(有少量持续存在,虽然分散且分布面积小,使容易受到当地物种的灭绝)、越南(在西北部和安南南部罕见,其他地方地相当普遍)、马来西亚半岛(曾经常见,在当地相当普遍但数量却在下降)和东马来西亚、文莱(稀缺)、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婆罗洲不常见、常见于苏拉威西岛东南部,在其他地方不常见,在苏拉群岛和布鲁岛有生存)。
繁殖方式
繁殖于20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地区,营巢于森林中河流两岸高大的乔木树上,偶尔也在山脚农田和草地中孤立的树上筑巢。繁殖期为3-6月,3月份开始产卵,每窝产卵2-3枚。卵的大小为64.6毫米×20.1毫米。由雄鸟和雌鸟共同育雏。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近危(NT)。
列入中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全球物种数量初步估计为10,000-50,000只成熟个体,有待进一步研究。 这大约相当于总共有15,000-75,000只。
主要威胁
在整个分布范围内已经很少见,特别是在印度次大陆上,主要是由于河流沿岸森林栖息地的丧失、淤积、过度捕捞,人类对水道的干扰增加以及直接捕猎。该物种也明显易受人类使用杀虫剂的影响而蛋壳变薄,导致育雏困难。根据栖息地丧失和退化的速度,怀疑该物种适度快速和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