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明,古代葬器。汉
广陵国以
漆器制作的丧葬用具。这种器物从现有的出土状况表明,仅限在
江淮之间及
连云港等地,是一种非常有地域特征的器物,山东青岛琅琊汉墓也曾发现,它的形状如倒置的方桶,由四面(左、右侧板、背板及顶板)组合而成,侧板上有马蹄形缺口,背板有方孔,顶板盝顶式,并向前伸出,顶、侧内面皆嵌铜镜或琉璃璧。
装饰手法
有多种,或素面,或彩绘,或粉彩、或贴金银箔并有镶嵌。纹饰的题材十分广泛,除云气纹、云 纹外,还有四神图案。这种器物在汉书中记载名“温明”、“东园秘器”或“东园温明”,《
汉书.霍光传》注云:“东园处此器,形如方漆桶,开一面,漆画之,以镜置其中,以悬屍上,
大殓并盖之。”与“
梓宫”、“
便房”、“
黄肠题凑”相提并论,证明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丧葬用具。
温明,作为古代丧葬礼具的一种,最早见于《汉书·霍光传》。对于温明的解释,东汉人服虔曰:“东园处此器,形如方漆桶,开一面,漆画之,以镜置其中,以悬尸上,大殓并盖之。”温明作为葬具来记述,《汉书》中仅见《霍光传》一处,《后汉书》中未见,《三国志·魏书》中有一处,《晋书》、《魏书》、《南史》、《北史》中多见。记载最晚的是在《旧唐书》中。
从文献记载来看,温明是皇帝、王侯、大臣和高级贵族使用的葬器,但也有考古发现是中下阶层地主用的。
海昏侯墓实物
“温明”,作为古代丧葬礼具的一种,最早见于《汉书·霍光传》。霍光死后,皇帝和太后“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记载,东园不是地名,而是一个官名,隶属于少府。东园匠专门制作陵墓内的器物。而霍光死后用的“温明”,就是东园匠制作的,规格极高,所以便叫“东园温明”。而刘贺享受不到东园制作的“温明”,只能使用自家制作的,可以叫“海昏温明”。
如何处理亲人的遗体,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而人死后要对尸体进行遮盖,是古已有之的习俗。远古时期人们使用的是干草、树枝,后来使用麻、布。据说,遮盖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死者的尊严和魂魄不散。吴王夫差兵败被范蠡困于山上,见大势已去,自刎前把衣服割下一块交代跟随的将军,他死后要用衣片把脸盖上,羞于愧于见一直劝谏他提防越国的忠臣伍子胥。而进入封建社会后,尸体上的这种遮盖物便有了不同的等级,死者的身份不同,使用的遮盖物便不同。而“温明”则是当时最高等级的遮盖物。
首先,“形如方漆桶,开一面”——出土的三块木板虽然是散开的,但宽窄长短基本一致,而且都上了漆,可以用它们围成一个方形的桶状物,其中一面可以无板。“开一面”是为了便于将“温明”放置在尸体的上方。
其二,“漆画之”——出土的孔子画像和书写的孔子生平,使用的都是油漆。将死者生前的精神追求、个人修养和爱好,通过绘画和写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放在尸体的最近处,符合汉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刘贺一生尊孔崇儒,把孔子画像和生平彩绘于“温明”之上,是对他心灵中累累伤痕的最好抚慰。
其三,“以镜置其中”——说明铜镜是放在“温明”里面的,因此不能叫立镜,可以叫悬镜、方镜。把铜镜放在这里,具有避邪和驱邪的作用。据查,1979年山东淄博西汉齐王墓也曾出土过一件“龙问五纽长方镜”,镜长115.1厘米、宽57.7厘米、厚1.2厘米、重56.5千克,出土后没有人能够准确说清这件“镜王”的用途。估计也是“温明”中的铜镜。
其四,“以悬尸上,大殓并盖之”——治丧期间将此物置于死者的尸体上方避光、驱邪,并在放入棺材前遮盖好。这充分说明了“温明”在丧葬时的实际使用方法。
可以说,史书上的记载与海昏侯墓出土的器物能够一一对应,高度吻合。据此,可以借用一个数学公式表示海昏侯墓出土的这件器物:
孔子彩绘+青铜方镜+其他部件=“温明”
综合各种考证,我认为,温,代表温暖、温和、温情等;明,代表明器或神明。“温明”就是指在丧葬过程中能够温暖死者神明的礼具。儒家治丧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处处体现出生者对于死者的温情。古人信奉阴阳之说,人死之后到了阴间,又冷又黑,用这种器物遮盖,又温又明,温暖如昼,如生前一样。
古代皇家和贵族们治丧的时候,礼仪程序非常繁琐,拖的时间很长。《礼记·王制》中说:“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刘贺是海昏侯,从死到殡到葬需要五个多月。治丧的重要程序之一,就是将“温明”中的梯形漆木围板放置在死者尸体上面,即史书上所说“以悬尸上”;再用黑色的麻布或丝织物做成的帷帐罩在上面,完全盖住尸体,即史书上所说“大殓以盖之”;最后,上面再压上孔子彩绘盖板。待到各种治丧礼仪完成后,撤除“温明”,将其放置在椁室中一并埋葬。
考古发现
2020年,河南省洛阳市一座西汉大墓出土的若干圆形玉璧、带孔玉片和金丝等,被考古人员证实属于一种独特的古代葬器——温明。这种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器物,在中原地区系首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