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思集》是
印度诗人、
小说家、社会活动家泰戈尔创作的散文诗集。《游思集》里面得所有诗文都是作者兴致而作,没有什么联系,所以大部分没有标题。
泰戈尔的《游思集》是一本散文诗集。这本诗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选诗十三篇,第二部分选诗二十六篇,第三部分选诗二十七篇,共收集散文诗六十六篇。这些散文诗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数序也不连贯,均为诗人一时即兴之作,是诗人平日将自己倏然而生的思绪随时记录下来而成的。
泰戈尔生活和创作的年代,是印度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也是印度人民奋起反抗英国殖民主义者和封建反动统治者的年代。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泰戈尔具有敏锐的时代感,他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揭露英国殖民主义者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广泛地反映印度人民强烈的反殖、反封建的斗争精神。《游思集》中收集的虽然是些短小的散文诗,但有的诗篇谴责了反动统治者的残暴行径,有的诗篇洋溢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乐观向上精神。这些散文诗富有时代的激情,跳动着时代的脉搏,表达了印度人民的美好愿望和斗争精神。
《游思集》中的散文诗不拘一格,形式自由活泼,语言简洁明快,其中有感情奔放的抒情诗,有言简意赅的哲理诗,也有寓意探邃的寓言诗。这些诗篇真实地表达了伟大的人民诗人泰戈尔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反抗暴政的崇高思想感情。
作为一位人民诗人,泰戈尔最可贵的是,他的心紧紧地和祖国联系在一起,他一生始终强烈地热爱着祖国,从来没有因为祖国贫穷落后而嫌弃她。在诗人眼里,祖国忧郁的大地,哀伤的尘土,都是十分宝贵的,泰戈尔的这种炽热的爱国情感是神圣的,真挚的,始终如一的,并在《游思集》中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在第一部分第三首诗中,泰戈尔借一位旅人尽情地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深情。在暮色渐浓的时候,一位旅人乘船来到一个似乎陌生的地方,尽管这地方“树林迷蒙地垂挂在河边,田野仿佛已经属于往昔”,“流水默默无声,竹林优郁地一动不动”,只有“一只手镯在水罐上敲出的叮当声,从小巷里传来”,尽管这地方在“夜色渐深”的时候,“宫殿的高塔象幽灵一般阴森森地显现出来,市镇在困疲地呻吟”,“从那掩藏的窗户里射出的灯光,被路边交织的树林和灌木撕成了一片黑暗”,可是这位旅人还是叫船夫不要再划了,把船儿拴在这科树上。应该说,旅人眼中的自然景象是真实的,是印度处于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黑暗落后面貌的形象写照,长期以来,由于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剥削,印度处于黑暗和落后之中,正如泰戈尔在《园丁集》中第七十三首诗中所描述的:“无限的财富不是你的,我的坚忍的忧郁的大地母亲啊。”
“多少年来,你以色彩和歌曲工作着,然而你的天堂并没有造成,只造成了伤心的,使人想起天堂的东西。在你所创造的美丽的东西上面,笼罩着泪水的雾。”值得称道的是,尽管孟加拉田野的景色并不美,甚至变得有点陌生,可是这位旅人并不嫌弃她,旅人深情地眷恋这片田野,要求留在这个地方憩息。这种强烈眷恋孟加拉大地的情感是朴素的,真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起来,它体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拳拳之心。
在《游思集》中,秦戈尔常常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思绪海阔天空地自由驰骋。在诗人笔下,人间与乐园,凡人与仙女、真实与虚幻有时交织在一起,组成了色泽斑斓的画面。例如第三部分第二十六首诗,描述了一位凡人误入天国乐园的传奇经历,在这首诗中,可以看到:“天国乐园固然美丽,然而人间更具魅力。误入天国的凡人并不迷恋乐园生活。相反地,乐园中的仙女由于接触了凡人,开始向往人间的幸福,甚至愿意追随凡人到人间去生活。泰戈尔这首诗,再次明确地表达了诗人热爱人间生活,提倡现世幸福的积极入世思想。
拉宾德拉纳特 · 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文学家、
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