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敬亭寄崔侍御
唐代李白诗作
《游敬亭寄崔侍御》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出自《全唐诗》。
作品原文
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⑵。
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⑶。
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⑷。
俯视鸳鹭群,饮啄自鸣跃⑸。
夫子虽蹭蹬,瑶台雪中鹤⑹。
独立窥浮云,其心在寥廓⑺。
时来一顾我,笑饭葵与藿⑻。
世路如秋风,相逢尽萧索⑼。
腰间玉具剑,意许无遗诺⑽。
壮士不可轻⑾,相期在云阁⑿。
创作背景
公元七五三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秋,李白游宣城敬亭时作此诗。诗中对崔侍御傲岸耿介的品格表示了赞许,并以“壮士不可轻”互勉。
此诗虽然层次重叠,但由于诗人的巧妙安排,却给人以一气贯通的感觉。
作品注释
⑴敬亭,山名,又名昭亭山、查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崔侍御,即崔成甫,李白的好友,曾任校书郎、摄监察御史,后因事被贬职到湘阴(今湖南湘阴县)。
⑵家,作动词用,住家的意思。辄即,就。谢公,指谢朓。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曾在敬亭山上游览赋诗。两句意为:我住在敬亭山下,效法谢朓游览作诗。
⑶风期,风度。
⑷素秋,即清秋。两句意为:登上高处仰望秋月,俯视青山和城郭。
⑸鸳鹭,即鵷鹭。因鵷与鹭飞行有序,故以喻百官朝见时秩序井然,也指朝官。鸣跃,边叫边跳。这两句是用群鸟的自鸣得意来影射权奸的争名夺利、得意忘形。
⑹夫子,对崔成甫的尊称。蹭蹬,路途艰阻难行的样子。这里比喻失意、潦倒。瑶台,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两句意为:你虽然在政治上不得志,但仍像独立出众的瑶台仙鹤。
⑺浮云,喻指权贵。寥廓,空阔。这里指高空。这两句是用仙鹤的冷对浮云、心在高空,比喻崔侍御对权奸的蔑视。
⑻顾,看望。葵,冬葵,中国古代一种蔬菜。藿,豆叶。这里指较粗糙的食物。两句意为:你时常来看望我,欢乐地一道吃些粗茶淡饭。
⑼世路,即世道。萧索,冷落。这两句是作者感叹自己到处遭受冷遇。
⑽玉具剑,一种在剑柄顶端装有辘轳形玉饰的剑。这里指名贵的宝剑。意许,心中默许。无遗诺,不遗忘已许的诺言。相传春秋时吴公子季札奉命出访晋国,途经徐国,徐君喜欢季札的宝剑,想要而不敢明言。季札从晋国回来再经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解剑送给徐国的嗣君,他的随从说:“这剑是吴国之宝,不能随便送人。”季札对他们说:“当初徐君想要此剑而未明言,我因使命在身没有奉献,但已心许了。今徐君已死,我如果爱剑而不献,那就是欺心。”徐国的嗣君也不肯接受。季札就把剑挂在徐君墓地的树上。见刘向新序》。这两句是作者借季札献剑的典故,表示自己有轻财重义、说到做到的品德,以及与崔侍御之间生死不渝的友谊。
⑾轻,轻视。
⑿相期,互相期望。云阁,即云台,东汉时陈列功臣画象的地方。这里指朝廷。
作者简介
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1 00:19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创作背景
作品注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