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文庙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曾是浙江大学西迁贵州时的办学地点之一。1989年,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湄潭县文庙进行全面维修。1990年在维修后的大成殿及东西两庑举办浙大西迁历史文物展览,展出各种文物和资料500多件。 展览分为“漫漫西迁路”、“遵湄办学史”、“竺公风德颂”、“求是群芳谱”、“今日求是园”、“湄杭情意深”6个部分。
景点简介
湄潭文庙,是贵州境内现在保存完好的三大文庙之一(其中一座是安顺文庙,一座是思南文庙)。
地理位置
简介
湄潭文庙,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天启二年(1622年)被焚,五年重建;清咸丰九年(1859年)再毁于兵乱,同治十年(1871年)再建。光绪四年(1878年)扩建,上漆饰金,遂成规模。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其原有建筑包括影壁墙、状元桥、月池(或泮池)、棂星门、节孝祠、乡贤祠、名宦祠、大成门、南北庑、明伦堂、钟鼓楼、大成殿和崇圣祠等。历经近400年历史的变迁,现在我们看到的湄潭文庙,只剩下大成门、南北庑、钟鼓楼、大成殿、崇圣祠,总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整组建筑座东向西,平面呈竖长形,顺后城坡山势,次第升高,层层迭上,将每栋建筑沿一条中轴线对称地分别建于五级平台上。
1940年,浙江大学西迁遵义、湄潭、永兴办学,将湄潭文庙用作其分部办公室、图书馆、公共课教室、部分教师和留学生宿舍等。1944年10月,中国科学社年会在此举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到会致辞,会上宣读论文39篇;1945年,
中国物理学会贵州区年会先后四次在此召开,宣读论文50余篇。新中国成立初期,被辟为湄潭县图书馆。1984年开始对其进行全面维修。1990年7月,在其中建成“湄潭县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迄今已接待来自国内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观者达200多万人次。
1982年9月,湄潭县人民政府将湄潭文庙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
贵州省人民政府又将其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作为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之浙大办公室、图书馆旧址,湄潭文庙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至2013年由国家文物局拨款400多万元再次对其进行了全面修缮。
湄潭文庙是湄潭县境内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组古建筑之一,其中精巧的木雕和石刻不可多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艺术等多种文物价值。尤其是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期间,将湄潭文庙用作分部办公室、图书馆等的那段历史,更为其赋予了特殊的内涵和意义。
湄潭文庙与浙大
1937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将侵略战火弥漫我中华半壁河山。地处东部沦陷区的浙江大学师生在著名地理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率领下,怀着“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理想,踏上史无前例的漫漫西迁之路。他们穿越江南六省,驻足九个地方,行程五千多里,历时两年多,最终于1940年初抵达贵州遵义、湄潭、永兴,并在此坚持办学七年,谱写了一部伟大的“文军长征”史。
在那国难当头、战乱频仍、物质生活极其困难的岁月,竺可桢倡导“求是精神”,使浙大汇聚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精英,他们胸怀报国之志,力克千难万险。流离播迁不废学业,身陷危难不忘救国。以破庙陋室栖身,以桐油青灯相伴,以朴衣素服蔽体,以简餐淡食果腹。不仅显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朗朗神韵,更是创造了累累教学科研成果,使浙大迅速崛起成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享有“东方剑桥”的美誉。
浙大在遵义、湄潭,谱写了中华教育史上一页优秀而辉煌的篇章,是中华民族文化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穷乡僻壤的黔北山区,播下了现代科学文明的种子,对日后本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其功盖过千秋,其泽惠及后世。
浙大西迁遵义、湄潭,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如李政道、程开甲、叶笃正等新一代蜚声中外的科学巨子,同时汇聚和保护了一大批如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卢鹤绂等一代知识分子精英,为新中国成立后科学事业的发展储备了一大批重要的人才资源。
同时,浙大师生与遵义、湄潭人民相濡以沫、肝胆相照、共度时艰的情谊,也被世人传为佳话,至今仍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