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水面
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水位岸线以下的土地
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水位岸线以下的土地。中国是一个多湖之国,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有2800多个,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24个,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大湖有13个。按湖泊径流循环形式,可分为外流湖(占湖泊水面总面积的45%)与内陆湖(占55%)。按湖泊水体含盐量的不同,又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外流湖多为淡水湖,内陆湖多为咸水湖。湖泊在自然界的平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英文
lake
释文
据中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截至1996年10月31日,全国湖泊水面总面积为7234.1千公顷(10851.2万亩),占水域总面积的17.1%。按湖泊径流循环形式,可分为外流湖(占湖泊水面总面积的45%)与内陆湖(占55%)。按湖泊水体含盐量的不同,又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外流湖多为淡水湖,内陆湖多为咸水湖。由地壳运动内力的作用,包括地质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地壳断陷、坳陷和沉陷等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凹地,如向斜凹地、地堑及其他断裂凹地所产生的构造湖盆,经贮水、积水而形成的湖泊称为构造湖。潟湖(xì四声,误称泻湖,由于澙字少见并被不少人认为是繁体字,其实不然)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常可形成离岸坝-潟湖地貌组合。当波浪向岸运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潟湖。在潮流作用下,可以冲开堤坝,形成潮汐通道。涨潮流带入潟湖的泥沙,在通道口内侧形成潮汐三角洲。潟湖沉积是由入潟湖河流、海岸沉积物和潮汐三角洲物质充填,多由粉砂淤泥质夹砂砾石物质组成,往往有黑色有机质粘土与贝壳碎屑等沉积物。湖泊在各大区分布不平衡,面积最多是西南区(2712.0千公顷),最少是东北区(290.2千公顷)。湖泊水面利用问题主要是水面缩小和水体受污染。据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调查,1949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有1/3以上的湖泊被围垦,围垦面积达1300千公顷,因围垦而消亡的湖泊达1000余个。江汉平原20世纪50年代有大小湖泊1052个,至80年代初剩309个,如今仅剩83个。鄱阳湖因围垦和泥沙淤积,湖泊水面80年代比50年代缩小近2/5,损失水面达211.6千公顷。太湖流域因围垦消失的湖泊有165个。洞庭湖因大量围垦和泥沙淤积,湖泊面积已由1949年的435.0千公顷,缩小到1983年的269.1千公顷。据对部分湖泊水质状况的综合分析,全国湖泊受到重污染和中污染的占湖泊总数的25%,受到轻污染的占25%。
现状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标准时点),全国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628.79万公顷(54431.78万亩)。其中,湖泊水面846.48万公顷(12697.16万亩),占23.33%。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5 09:11
目录
概述
英文
释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