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
汉语词汇
湿润,一般是指对地球表面生物环境感受如土壤空气等含有水分程度不同的一种定性描述。它是反应生物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指标。在地理涫方面,主要指气候的干湿状态和地球环境的水分含量状态。
基本解释
1. [moist]∶土壤、空气等潮湿而滋润
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百合花
2. [be moist with tears]∶因心里难过或激动而眼含热泪
眼睛湿润了。
渴望湿润的柔情。
引证解释
1、亦作“溼润”。潮湿而润泽。
《百喻经·二鸽喻》:“天降大雨,果得溼润,还复如故。” 宋何薳《春渚纪闻·陈赡传异人胶法》:“ 陈赡 , 真定 人。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因就山中古松取煤,其用胶虽不及 常和 沉珪 ,而置之湿润,初不蒸,则此其妙处也。”丁玲《田家冲》:“有些田放了水,静静的流着,有些刚刚耕过,翻着,排着湿润的土块。”
2、福建永安方言语系中,水田蛙类的统称。
温室效应
澳大利亚科学家在21世纪发现,地球对抗温室效应的能力可能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因为全球变暖意味着地球变得更湿润,这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而植物又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温室气体
澳大利亚上百位科学家在5月初公布的年度研究报告中指出:“地球上的水循环改变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地球变暖的同时也会变得更湿润。一个更加湿润的地球意味着更多的植物生长,更多的光合作用产生,从而吸收更多的温室气体。”“地球上的森林、农田和草地吸收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它们还将吸收更多的温室气体,从而使气候变得更好。如果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这些绿地将为人类赢得充分的时间来减少工业生产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从而减少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毁坏。”
分布区域
一个地方降水量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区的湿润程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反之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
综合两者关系来看,中国气候潮湿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南方地区。具体分布地有云南、贵州、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湖北、湖南、重庆、海南、台湾全境,以及江苏、安徽、河南、陕西南部,四川的东部和南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山区,在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山东的胶东半岛也有分布。
可见,潮湿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等水汽丰富的地方,但东北地区主要是因为其所处纬度较高,气温相对低,蒸发量小所致。另外,从小范围来看,几乎所有海滨城市都是比较潮湿的。 而其它地区基本上情况正好相反。
中国湿地
2008年底,中国已建立55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80处湿地公园和36处国际重要湿地,基本形成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国际重要湿地、湿地公园等相结合的湿地保护体系,使1790万公顷、约49%的自然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具有许多特殊的生态功能,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是“淡水贮存库”,中国湿地维持着约2.7万亿吨淡水,占全国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的96%。
参考资料
资料.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01:41
目录
概述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