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洞碗蕨
碗蕨科碗蕨属植物
溪洞碗蕨(Dennstaedtia wilfordii (Moore) Christ)是碗蕨科、碗蕨属陆生中形蕨类植物。根状茎细长,横走,黑色,叶二列疏生或近生;柄基部栗黑色,向上为红棕色,或淡禾杆色,无毛,光滑,有光泽。叶片长圆披针形,羽片卵状阔披针形或披针形,羽柄互生,一回小羽片长圆卵形,羽状深裂或为粗锯齿状;末回羽片边缘全缘。中脉不显,侧脉杆胭明显,叶薄草质,叶轴禾杆色。孢子囊群圆形,囊群盖半盅形,淡缘色,无毛。
形态特征
陆生中形植物。根状茎细长,横走,黑色,疏被棕色节状长毛。叶二列疏生或近生;柄长14厘米左右,粗仅1.5毫米,基部栗黑色,被与根状茎同样的长毛,向上为红棕色,或淡禾杆色,无毛,光滑,有光泽。叶片长27厘米左右,竟6-8厘米,长圆披针形,先端渐尖或尾头,2-3回羽状深裂;羽片12-14对,长2-6厘米,宽1-2.5厘米,卵状阔披针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或尾头,羽柄长3-5毫米,互生,相距2-3厘米,斜向上,1-2回羽状深裂;一回小羽片长1-1.5厘米,宽不及1厘米,长圆卵形,上先出,基部楔形,下延,斜向上,羽状深裂或为粗锯齿状;末回羽片先端为2-3又的短尖头,边缘全缘。中脉不显,侧脉杆胭明显,弱状分叉,每小裂片有小脉1条,不到达叶边,先端有明显的纺锤形水囊。叶薄草质,干后淡缘或草缘色,通体光滑无毛;叶轴上面有沟,下面圆形,禾杆色。孢子囊群圆形,生末回羽片的腋中,或上侧小裂片先端;囊群盖半盅形,淡缘色,口边多少为囓蚀状,无毛。
近种区别
溪洞碗蕨与细毛碗蕨(Dennstaedtia hirsuta (Swartz) Mettenius ex Miquel)近似,所不同的是叶质地较薄,全株无毛,叶柄为红棕色而有光泽,孢子有疣状突起,是本种在本属中的一些特点。
产地生境
分布于日本、朝鲜及西伯利亚东部,在中国分布于东北、河北(百花山附近张家铺)、山东、江苏、浙江(天目山)、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宜昌)、四川、陕西、江西(井冈山、庐山、修水)等地。生长在海拔600-900米山地林下,林缘荒地,溪边石缝或乱石堆中,喜荫湿,怕热怕干燥,耐寒能力较强。
繁殖方法
孢子采集:将孢子囊初见破裂的成熟孢子叶收集于信封中,待孢子自然脱落后接种(可常温条件保存备用)。
设备环境:将培养皿与滤纸置于高压灭菌锅中,121℃灭菌40分钟,将滤纸铺在培养皿底部。培养温度为25-27℃,光照时间14小时/天,光照强度(1200±100)勒克斯。加入2%蔗糖、0.7%琼脂,调节pH值至5.8。装入三角瓶中高温高压灭菌20分钟,待培养基冷却凝固。溪洞碗蕨孢子装入2毫升离心管中,加入1%N次氯酸钠水溶液离心5分钟的方式灭菌。
接种:取少量孢子接种于滤纸上,加入100毫克/升赤霉素溶液培养,以润湿滤纸并让孢子均匀散布于滤纸上,置于培养室中进行培养。用移液枪将孢子水溶液接种到三角瓶中,接种1毫升,溪洞碗蕨孢子5天开始萌发,溪洞碗蕨孢子在1/2MS+0.5毫克/升NAA+0.1毫克/升6-BA培养基中萌发率达到35.38%。
栽培技术
溪洞碗蕨在南方多生长在黄壤或山地黄壤上,这两种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都很低,引种可以选择林下腐叶上栽培。栽培溪洞碗蕨,要注意大气湿度及土壤水分这两个因子,大气湿度在70-80%的范围较好,盆土要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夏季要防止热害,因为气温高,植株易失水,可用水喷叶,保持湿润而又荫蔽的生活环境。
主要价值
药用:溪洞碗蕨的全草入药。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有祛风,清热解表之功效。主治感冒头痛,风湿痹痛,筋骨劳伤疼痛、疮痈肿毒。
观赏:溪洞碗蕨株形整齐,叶细裂,碧绿,囊群盖形如烟斗状,一个个长在叶缘,美丽奇特,适宜盆栽观赏,摆放在室内,还可作插花的衬叶。
参考资料
溪洞碗蕨.中国自然标本馆.
碗蕨属.中国植物志.
溪洞碗蕨.中国植物志.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6:0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