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小耳猪产于云南省勐腊、
瑞丽、盈江等地。其体躯短小,耳竖立或向外横伸,背腰宽广,全身丰满,皮薄、毛稀,被毛以纯黑为主,其次为“六白”和黑白花,还有少量棕色的,乳头多为5对。属华南型猪种,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其肉质鲜嫩细腻, 口感鲜、香、嫩、糯, 且能很好地适应热带、亚热带炎热潮湿气候条件, 具有较强的抗蚊虫和
体外寄生虫能力。耐粗饲、易饲养, 能较好地适应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条件, 是云南省南方地区开展特色优质猪肉产业化生产的宝贵资源。
滇南小耳猪产区地形复杂,山岳、丘陵、河谷、盆地相间分布,河流多,水源丰富。大部分地区海拔800~1300米,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7.7~20.2℃,年降水量1200~2200毫米;部分地区海拔在400~700米以下,属北亚热带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21.5~2l.8℃,降水量1200~1800毫米。一般年份无霜,干湿季节分明,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气温的季节变化不明显,四季如春,农作物一年二至三熟,坝区以水稻为主,其次为玉米、小麦、豆类;山区以玉米和旱稻为主,其次为小麦、马铃薯、荞麦和薯类,是云南省的粮食重要产区之一,产区林地广阔,森林植物极其丰富,盛产麻栗果、野芭蕉、椎栗等野生饲料,山场宽广,为滇南小耳猪提供了天然放牧场所,每当牧草果实成熟之际,猪往往早上空腹出牧,晚上饱腹而归,平坝农产区也有驱猪放牧的习惯,秋收后,让其寻食遗谷、田螺等,催肥期则用炒玉米或大米喂猪,这与小耳猪沉积脂肪多、肉质嫩等特点有一定的关系,产区地处边疆,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
傣族多居平坝,喜养肥猪,其他民族多居山区,习惯养母猪,为坝区提供猪源。
滇南小耳猪按体型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猪体型较大,面平直,额宽,耳稍大,多向两侧平伸或直立,颈部短、厚,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垂。四肢较粗壮,毛色以全黑为主,间在额心、尾尖或四肢系部以下有白毛;小型猪体型短小,有“冬瓜身,骡子屁股,麂子蹄”之称,头小,额平无皱纹,耳小直立而灵活,耳宽大于耳长,嘴筒稍长,颈短肥厚,下有肉垂,背腰多平直,臀部丰圆,大腿肌肉丰满,四肢短细、直立,蹄小坚实;中型猪体型外貌介于大、小型猪之间。
滇南小耳猪成年大型公猪体重64.16±3.65公斤,体长103.0±2.87厘米,胸围95.41±2.18厘米,体高59.05±1.14厘米;成年大型母猪相应为:76.03±4.37公斤,109.0±2.16厘米,58.17±0.85厘米;成年小型公猪相应为:39.57±5.61公斤,88.50±3.63厘米,78.81±4.27厘米,49.45±0.99厘米;成年小型母猪相应为:54.31±2.54公斤,93.35±1.38厘米,90.70±1.81厘米,51.58±0.63厘米。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7.7±0.17头,产活仔数7.25±0.16头,初生窝重4.93±0.10头;经产母猪相应为:产仔数10.12±0.09头,产活仔数9.91±0.09头。滇南小耳猪数量大,分布广,能适应湿热气候和放牧为主的饲养条件,具有早熟易肥,屠宰率高、皮较薄、肉质好的特点。但性情较野,生长速度较慢,饲料利用率较低。
滇南小耳猪养殖,首先应考虑的就是猪场的建设,在农村如果建设中型猪场,要合理规划布局,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利用场址。老百姓在选择猪场时,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利于防疫,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土质优良,面积适当的地方。尽量做到猪舍坐北朝南,冬季有利于防止寒风袭击,夏季即可避免阳光直射,又可兜住东南风。猪舍建筑的设计方面,选择保温性能良好又有利于防潮透气的建筑材料。屋面设计要求保温性能良好,又有利于通风透气。尽可能减少舍内隔墙数和隔墙高度,适当增加门窗和扩大门窗面积,以保证舍内空气流通。舍内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排水良好,防止舍内潮湿。在喂养上,养殖户需要坚持喂青饲料和配合饲料。饲料要多样合理,喂猪的青饲料、粗饲料、精饲料,只有合理搭配,才能保证猪对各种营养的需要。要做到配合饲料适口性好,容易消化。配合饲料中,如果含能量和蛋白质较多,含粗纤维少,则适口性好,容易消化;若含能量和蛋白质少,含粗纤维多,则适口性差,难以消化。在配合猪饲料时,宜多采用青饲料,利用优质牧草养猪,不但可以降低饲料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猪肉的瘦肉率,可大大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适合养猪的主要优质牧草有籽粒苋、饲料菜、苦荬菜等。在猪群的配合饲料上,还要根据不同猪群选用不同类型的日粮。一般来说,仔猪、种公猪、催肥阶段的育肥猪可选用精料型,即精饲料右占日粮的50%以上;繁殖母猪、
后备母猪可选用青料型,即青饲料可占日粮的50%以上;架仔猪可选用糠麸型,即糠麸类饲料可占日粮的50%以上。要注意日粮体积与猪采食量的关系。衡量饲料体积大小可用饲料干物质含量。按猪每100公斤体重每天需饲料干物质2.5-4.5公斤计算,青饲料、粗饲料、精饲料3种饲料的干物质比例应为5:3:2。
养殖户如何把握好滇南小耳猪的分群?在分群的管理上,原则就是将来源、体况、性情和采食等方面相近的猪合群饲养,分群管理,分槽饲喂,以保证猪正常生长发育。同一群猪内体重相差不宜过大,小猪不宜超过3~5公斤,架子猪不超过5~10公斤。分群后要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不要任意变动。密度适宜一般平均每头断奶仔猪占圈栏面积0.7平方米,育肥猪每头1.2平方米。每群以10~15头为宜。冬季可适当提高饲养密度,夏季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分群方法分群的关键是避免合群初期相互咬架。根据猪的生物学特点,应留弱不留强,把较弱的猪留在原圈不动,把较强的调出;拆多不拆少,把猪只少的留原圈不动,把头数多的并入头数少的猪群中;夜并昼不并,对并圈合群的猪喷洒同一种药,如酒精液,使彼此气味不易分辨,在夜间并群;先熟后并,把两群猪同时关在较大的运动场中,3~7天后再并群;饥拆饱并,猪在饥饿时拆群,并群后立即喂食,让猪吃饱喝足后各自安睡,互不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