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
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北接
昆明市,西南连
普洱市,东南邻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靠
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峡谷、高原、盆地交错分布,气候立体多样,四季如春,干湿分明,总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玉溪市辖2个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截至2024年末,玉溪市常住人口226.6万人。
历史沿革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设
牂牁郡,
华宁县属毋
单县。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西汉兵临滇,滇王降,
汉武帝赐滇王王印,并置益州郡,郡建置滇池县(今晋宁)、
双柏县(今易门)、
俞元县(今澄江)等24个县。
唐代,建置求州,隶属
南宁州都督府;后
南诏国建置温富州,隶属
河阳郡。
宋代时,为
大理国所属,建置温富州休制部,隶属河阳郡。
元代,建置温富千户所,辖部傍千户所、普舍千户所、研和千户所,隶属
云南中路罗伽万户府;后设新兴州,辖休纳县、普舍县、研和县,隶属云南行中书省
澄江路。
清承明制,分属云南府、澄江府、临安州、新兴州、元江直隶州等。
民国五年(1916年),“玉溪”因横贯玉溪市区的珠江源头之一的玉溪大河(州大河)河水澄碧透亮,如玉带潺潺流淌在万亩田畴之中而得名,沿用迄今。
1949年12月9日,卢汉率部起义,云南和平解放。同年12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玉溪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玉溪和平解放。
1950年1月1日,滇中区人民行政专员公署(同年3月改称玉溪行政专员公署)和玉溪县人民政府成立。
1998年6月,撤地设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民国二年(1913年),建置休纳县,隶属云南省。
民国五年(1916年),建置玉溪县,隶属云南省。
1958年10月,玉溪、江川两县合并称玉溪县。
1961年10月,玉溪、江川两县仍分开。
1983年9月9日,玉溪县撤县建县级玉溪市。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玉溪地区,设立地级玉溪市,玉溪市下辖红塔区(原县级玉溪市)、江川县、澄江县、通海县、华宁县、易门县、峨山彝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2015年12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江川县,设立玉溪市江川区,以原江川县的行政区域为江川区的行政区域,江川区人民政府驻大街街道宁海路34号。
2019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澄江县,设立县级澄江市,以原澄江县的行政区域为澄江市的行政区域,澄江市人民政府驻凤麓街道凤翔路北26号。澄江市由云南省直辖,玉溪市代管。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末,玉溪市辖2个市辖区、6个县(含3个民族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24个街道、25个镇、26个乡(含10个民族乡)。玉溪市人民政府驻红塔区秀山西路7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玉溪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中部,处于北纬23°19′至24°53′、东经101°16′至103°09′之间。北接
昆明市,西南部接
普洱市,东南部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相邻,西北靠
楚雄彝族自治州,区域内最大横距172千米,最大纵距为163.5千米,玉溪市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
地质
玉溪地处云南山字型构造前弧内侧,西部发育哀牢山、红河两大活动断裂。中部发育近南北向的绿汁江断裂和北西-北东向的山口-华宁弧形断裂(峨山-曲江断裂北段)。东部则以南北向、北北东向构造为主,为普渡河断裂的南段及小江断裂西支的南延部分。新构造运动以大面积断块差异升降为主,第四纪活动断裂发育,地震活动频繁,外动力地质灾害较发育。玉溪市三大岩类均有分布。区内中生界泥页岩、砂岩及其不等厚互层为滑坡分布的主要地层,上部风化层及坡积物为滑坡体和崩塌体的主要物质组成和泥石流的主要物源。
地形地貌
玉溪市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山地、峡谷、高原、盆地交错分布。西部哀牢山是一巨大屏障,山峦连绵,谷壑纵横。东部和北部有一些较大的断层陷落盆地。元江河谷沿哀牢山脉东侧的元江断裂带切割较深,从江面到山顶高差达2000米以上,形成高山峡谷地带。哀牢山脉主峰大雪锅山海拔3137米,为市内最高点。南昏江与元江汇合处海拔328米,是市内最低点。玉溪市除元江河谷外,大部分地区海拔1500~1800米。市政府驻地红塔区州城海拔1630米。最大横距172千米,最大纵距163.5千米。
气候
玉溪市处于低纬度高原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冷冬高原季风气候,气候随复杂的地形及受印度洋、
北部湾温湿与干燥气流综合影响变化,具有冬春干季、夏秋雨季及垂直与背向、朝向影响而具多样性气候变化特征,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4-24.2℃,最高32.2℃,最低-3℃;年平均降水量787.8-1000毫米,多集中于6-10月,尤其是雨季集中于5-10月,大、暴雨多集中6-8月,范围小、强度大的“单点暴雨”频繁发生;相对湿度75.3%,绝对湿度13.6毫巴;年平均蒸发量1801毫米。1-3月份为霜期,偶见降雪。由于地形复杂,高差较大,一般山区比坝区降雨量大,温度较低,自山顶到谷底,全年和昼夜温差变化亦较显著。
水文
玉溪市内河流分属
珠江和
红河两大水系,新平、易门、元江3县和峨山县的一部分属红河水系,集水面积共9981平方千米。红塔区和通海、华宁、澄江、江川4县及峨山县的一部分属珠江水系,集水面积5044平方千米。有高原断陷湖泊抚仙湖、星云湖和杞麓湖。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玉溪市多年水资源总量42.6亿立方米(含地下水16.8亿立方米),境内河流东有南盘江、曲江属珠江水系;西有元江及其支流绿汁江、小河底河,属红河水系。自北而南分布着
抚仙湖、
星云湖、
杞麓湖等高原湖泊。
抚仙湖横跨澄江、江川和华宁三县区,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最大的I类淡水生态大湖,水域面积216平方千米,平均水深95米,蓄水量206亿立方米,是滇池的12倍、洱海的6倍,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湖泊淡水资源总量的9.16%,是全球少有的I类水质湖泊,被列为全国8个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之一,是全国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重点。
星云湖在江川区境内,湖面面积34平方千米,平均水深7米,容量1.84亿立方米。
杞麓湖在通海县境内,湖面面积36.4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米,容量1.82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玉溪市森林面积95.88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10.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4.06%。
玉溪市有湿地4类9型641斑块,湿地总面积65.787万亩,占玉溪市国土面积的2.94%,湿地总面积列全省第四位,成为云南省国家湿地公园面积最大的州市。有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1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市级自然保护区3个、县级自然保护区9个。保护区面积165.15万亩,占玉溪市国土面积2241.3万亩的7.37%。玉溪市有云南新平磨盘山、易门龙泉国家级和华宁象鼻温泉省级3个森林公园,玉溪市森林公园总面积4.2825万亩,森林公园占玉溪市国土面积2241.3万亩的0.19%。
玉溪市境内生存有野生植物资源2396种,陆生野生动物736种(兽类144种,鸟类452种,爬行类81种,两栖类5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3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种,受威胁物种105种,“三有动物”408种。
矿产资源
玉溪市共发现各类矿产48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14种,非金属矿产32种。优势及重要矿产为铁、铜、镍、磷、水泥用灰岩等,其中:金矿、镍矿分布于市域西南部的元江、新平两县,铁矿、铜矿分布于中西部的易门、峨山、新平、元江四县,磷矿则集中产于东部的澄江、江川、华宁三县(市、区),在红塔区小石桥乡勘探发现氧化锂资源量高达489万吨。
人口
截至2024年末,玉溪市常住人口226.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8万人,出生率为7.95‰;死亡人口1.78万人,死亡率为7.86‰;自然增长率为0.09‰。年末全市城镇人口131.7万人,乡村人口94.9万人,城镇化率58.12%,比上年末提高1.04个百分点。户籍总人口222.7万人(不含阳宗镇),其中男性人口111.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2%;女性人口110.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9.8%。城镇110.8万人,乡村111.9万人。
参考资料来源: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4年,玉溪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82.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9.1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84.5亿元,同比增长3.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48.5亿元,同比增长4.5%。三次产业结构为9.6:42.0:48.4,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3、1.3、2.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9%、33.1%、58.0%。
2024年,玉溪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8亿元,增长17.1%,其中增值税完成41.8亿元,下降10.5%;企业所得税完成5.5亿元,下降10.8%;个人所得税完成0.9亿元,下降7.4%;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21.3亿元,增长3.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9.7亿元,增长12.8%。其中:教育支出45.5亿元,增长0.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5亿元,增长20.9%;卫生健康支出33.7亿元,下降7.7%。
2024年,玉溪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3.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0.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6.6%。从主要行业看:工业投资下降20.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108.3%,房地产业投资下降29.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9.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336.1%。
第一产业
2024年,玉溪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4.7亿元,增长3.3%(按可比价格计算);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257.5亿元,增长3.3%,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8.4亿元,增长7.1%。从构成看:农业产值308.6亿元,增长3.9%;林业产值15.9亿元,增长5.0%;牧业产值76.4亿元,增长0.4%;渔业产值3.4亿元,增长6.9%;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0.5亿元,增长6.9 %。
2024年,玉溪市粮食产量62322.9万公斤,增长1.1%;烤烟产量8490万公斤,增长0.1 %;油料产量3140万公斤,增长3.6%;园林水果产量169587万公斤,增长9.7 %;甘蔗产量34.6万吨,增长1.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43331万公斤,增长3.5 %;核桃产量2160万公斤,增长25.8 %;茶叶产量493.5万公斤,增长5.1%。
2024年,玉溪市肉蛋奶总产量30.9万吨,下降2.4%,其中肉类产量22.2万吨,下降5.5%;禽蛋产量7.9万吨,增长7.4%;奶类产量0.8万吨,下降2.1%。
第二产业
玉溪市两大支柱产业为烟草和矿冶,其他主要产业为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
2024年,玉溪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946.2亿元,同比增长1.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075.2亿元,下降0.1%,增加值增长1.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8.6%,制造业增长1.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0.5%,其中烟草制品业增长1.5%;重工业增加值增长4.0%,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3.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28.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3.9%。
2024年,玉溪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4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降13.7%。全市联网直报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375户,资质建筑企业期末人数5218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725人,比重为16.7%。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14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房屋竣工面积262.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全市建筑企业签订施工合同额为572.1亿元,同比增长16.5%;自行完成施工产值350.7亿元,同比增长0.1%;在外省完成产值22.1亿元,同比增长310.8%。从事建筑业活动的平均人数累计6.9万人,同比下降24.2%。
第三产业
2024年,玉溪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323.1亿元,增长8.6%,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83.2亿元,增长9.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7.8亿元,同比增长8.8%。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14.6亿元,增长8.6%;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3.2亿元,增长9.5%。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实现698.0亿元,增长8.4%;餐饮收入实现159.8亿元,增长10.3%。
2024年,玉溪市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553571万元,增长21.8%。其中出口226543万元,下降6.6%;进口327028万元,增长54.4%,自营出口商品中,金额达100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有4种,累计出口额25620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0.3%,分别是:蔬菜107998万元、花卉13884万元、药品及医疗器械50018万元、食品级磷酸10003万元(按照汇率为7.1折算)。
2024年,玉溪市共实施省外国内资金项目1056个,引进省外国内资金354.0亿元,增长6.0%;实际使用外资245万美元,下降80.7%。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户,合同外资金额353.7万美元;股权变更1户,合同外资金额12万美元。
2024年,玉溪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3.4亿元,增长1.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75.9亿元,比上年增加174.1亿元,增长7.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513.2亿元,比上年增加120.8亿元,增长8.7%。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53.2亿元,增加28.8亿元,增长1.6%,存贷比74.9%。制造业贷款余额141.7亿元,较年初增长5.1%;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99.5亿元,较年初增长52.0%;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8.7亿元,较年初增长12.7%。平均贷款利率4.1%,同比下降54个BP,顺利实现“保量、稳价、优结构”。
2024年,玉溪市共有产险公司16家、寿险公司11家。全市实现保费收入55.6亿元,增长2.9%,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8.3亿元,增长1.1%;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7.3亿元,增长3.8%。(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2.2亿元,增长4.7%,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3.4亿元,增长1.7%);全市赔款支出23.9亿元,赔付(给付)率为42.9%(简单赔付率),其中:财产险业务支付赔款11.1亿元,综合赔付率66.1%,人寿险业务给付赔款12.8亿元,满期给付率30.7%。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4年,玉溪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30所,共有教职工31718人,专任教师25324人。全市有高等院校3所,招生10508人,比上年增长10.9%,在校学生29814人,比上年增长10.1%,毕业生7131人,比上年增长2.3%;普通中专学校3所,招生2194人,比上年增长0.6%,在校学生6164人,比上年下降4.2%,毕业生2314人,比上年增长9.6%;职业高中10所,招生1675人,比上年下降14.7%,在校学生6235人,比上年下降9.9%,毕业生2870人,比上年下降21.8%;普通高中24所,招生14338人,比上年下降0.1%,在校学生39256人,比上年下降1.2%,毕业生12285人,比上年下降4.9%;初中85所,招生23247人,比上年增长2.6%,在校生67975人,比上年增长1.8%,毕业生21824人,比上年下降2.1%;普通小学408所,招生26287人,比上年下降12.6%,在校生149857人,比上年增长1.2%,毕业生24035人,比上年增长2.4%,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幼儿园在园幼儿6.2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6.1%。
2024年,玉溪市共投入“两免一补”资金26607.7万元,资助学生274823人次。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达0.4:1。打造玉溪研学实践品牌,建成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1个,省级基地3个。创建省级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单位75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校18所,市级示范校118所。
科学技术
2024年,玉溪市实施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70项,全市进入2024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公示名单13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9项。争取各项科技经费共计9040万元,其中,国家和省科技项目投入8290万元,市级科技项目投入750万元。
2024年,玉溪市累计获批6个科技创新县(村)建设项目,累计认定国家级科技人才8人、省级创新人才63人、省级创新团队4个。全市省级“两类”人才累计获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12项、获省部级及其他科研项目立项157项,累计促成科技成果转化141项。
文化事业
2024年,玉溪市实现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城乡社区有线电视光缆覆盖率100%、电视频道信号传输播出高清化率100%、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自然村覆盖率100%。开展“玉视听·零距离”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征集展播活动,共征集优秀作品26件、优秀选题5个。高标准打造65个公共服务窗口,“玉溪+APP四种广播电视设施设备故障报修渠道,24小时内办结率为96.3%,市级回访满意率100%。
医疗卫生
2024年,玉溪市医疗卫生机构1539个,其中医院59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16478张,卫生技术人员2286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576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0个,卫生技术人员468人;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卫生技术人员1096人。传染病发病率为125.65/10万,全年发现艾滋病感染者随访管理率达100%。
体育事业
2024年,玉溪市13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39所中小学校共计122个校内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15分钟健身圈”城市社区覆盖率达100%,体育基础设施实现乡镇、行政村100%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平方米。组织市级训练单位1千余名运动员开展日常备战训练,玉溪籍运动员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获世界冠军3个、季军1个,获全国冠军1个、亚军2个,玉溪培养输送运动员刘浩获巴黎奥运会冠军。成功举办各类赛事活动342场次,承接运动队训练144项次,赛事、训练参与人数84万人次,拉动消费、投资12.5亿元。玉昆足球俱乐部成功冲超,16个主场赛事共吸引观众30.2万人,拉动消费约4.3亿元。成功举办首届玉溪马拉松、抚仙湖半程马拉松,吸引国内外2万余名选手参赛,有效拉动消费约3.5亿元。
社会保障
2024年,玉溪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11.3万人,其中:职工32.5万人,居民178.8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0%以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收基金(含生育保险)159865.0万元,医保基金支付98297.3万元,待遇享受人数达312万人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年实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95544.3万元,医保基金支付172066.5万元,待遇享受人数达1139.3万人次。
2024年,玉溪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72.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0.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21.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0.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35.6万人。
2024年,玉溪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46.5亿元,其中企业为34.2亿元,机关事业单位为17.3亿元;失业保险基金征缴收入1.6亿元,工伤保险基金征缴收入1.3亿元,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7061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为99.9%,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为90.6%,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立案案件结案41件,结案率为100%,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为227.4万人。
交通运输
综述
2024年,玉溪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8395.8千米,其中高速公路762千米、一级公路131.3千米,高速、一级公路里程占总里程的比重为4.9%,高级、次高级路面公路里程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80.9%。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16.2%,铁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1.2%。铁路客流量590.6万人次,同比增长19.3%;货运到发累计1355.1万吨。全年减免客货车通行费金额5894.5万元,免收绿色通道车辆通行费4828.4万元。
2022年1月4日,推进智慧城市交通建设,以玉溪等为试点打造“城市大脑”,被列入《云南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公路
根据2022年12月信息显示,玉溪提速永金、澄华、峨石红在建高速公路建设,力争易门至晋宁、北城至研和、红塔区至江城、通海至石屏(龙朋)高速公路和大化铁路专用线、老昆玉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配合推进昆磨复线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
铁路
1910年,滇越铁路建成通车,途经玉溪市华宁县(境内长度30千米),该线路北通昆明、南达河口,2003年4月停止客运,是玉溪境内第一条铁路;1989年由玉溪地方财政投资5.4亿元修建地方性铁路--昆玉铁路,1993年建成通车,系客货两用;2012年玉蒙铁路建成通车。
2016年12月15日,
玉溪站于正式启用。玉溪站设有列车到发线10条、站台5个。2016年12月28日,昆明到玉溪的动车开通。2017年5月26日,玉溪直达北京的快速旅客列车,以及玉溪直达郑州的动车组列车开通。2018年8月15日起,开行玉溪至杭州高速动车。2022年1月10日,四川西昌至云南昆明、西双版纳的动车正式开通。
地方特产
历史文化
地名来源
玉溪市因水得名,玉溪河即《水经注》所记之桥水,明代文献中已称玉溪,取其清流如玉之意。
文物
2021年,玉溪市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项,省级23项,市级53项,县级176项。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
文兴祥商号、
李家山古墓群、
文庙、陇西世族庄园、金莲山墓群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玉溪市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6个,省级40个,市级166个,县级324个。
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傣族服饰(花腰傣服饰)、彝族花鼓舞、花灯戏(玉溪花灯戏)、滇剧、关索戏、棕扇舞、洞经音乐(妙善学女子洞经音乐)、抬阁(通海高台)
民族文化
新平县是中国花腰傣最大的聚居地,也是花腰傣文化保留得最为完整、最为集中的地方,素有“中国花腰傣之乡”的美誉。农历正月初三至初五,是新平花腰傣花街节,花腰傣传统花街节是新平县花腰傣群众的一个标志性传统节日,极具仪式感且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峨山县地处哀牢山脉以东、滇东高原以西,是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也是云南第一个民族自治县。阿普笃慕是彝族共同尊奉的人文祖先,娶三妻生六子,其六子后繁衍发展为古代彝族的六大部落,分别迁徙至云南、四川、贵州及广西。花鼓舞是峨山受众最广的民族民间舞蹈,彝语称“者波必”,集歌、舞、乐为一体,备受群众喜爱,是彝族最具代表性的舞种之一。
元江县境内有糯比、糯美、堕塔、梭比、布都(阿梭)、碧约、白宏(布孔)、卡堕、西摩洛9个哈尼族支系。各支系在地缘上相隔不远,大都集中在元江县江西片区的那诺、羊街、咪哩和因远、曼来,澧江、红河街道有少许分布,彼此既有一定的联系,又互有不同。元江的哈尼梯田主要集中在羊街、那诺两地,其中以那诺梯田为最,它是哈尼族雕刻大地的杰作,也是云南古代农耕文明的代表。在梯田文化中,不仅有浩如烟海的生产歌、祭祀歌、习俗歌、情歌,还有很多古朴雄浑的舞蹈,棕扇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兴蒙作为云南唯一的蒙古族乡,这里孕育了那达慕、鲁班节、忆祖节等多种传统节日和民族文化。每逢丰收时节,人们便会在这片热土上举行那达慕大会。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2年,玉溪市有国家级A级以上景区34个。
主要景点
新平哀牢山陇西世族庄园位于哀牢山主峰地段的新平县戛洒镇耀南村委会大平掌村民小组白虎山虎跳崖下,距新平县城108千米,距戛洒集镇36千米。
澄江禄充景区距县城20千米,距省会昆明70千米,位于抚仙湖西岸。
孤山又称孤山岛,在抚仙湖中偏西,离岸最近处约900米,面积82亩,绿化覆盖率达85%。
著名人物
孙继鲁,字道甫,嘉靖二年中进士,历任沣州知州,卫辉、黎平、淮安知府,湖广提学副使,山西参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右副御使等职。
谢汝翼,字幼臣,辛亥云南“重九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盛延龄,先后担任中国富滇银行香港分行经理、中国富滇银行总行长。
金汉鼎,中华民国陆军上将,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民革”成员。
唐淮源,滇军名将,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陆军上将,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杨国祥,原昆明军区空军副参谋长,主管作战和训练任务,空军少将。
郭伟阳,中国国家体操队队员,2012年,代表中国男子体操团在伦敦奥运会中获得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金牌。
荣誉称号
友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