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带
地理学名词
滨海带一般指滨海平原的外缘一直到海水浪基面以上的地带;它是狭长的高海水能量的海洋环境,又是一种海陆交互的过渡地带。通常将风暴所及的上限至低潮线之间所波及的地区称为滨海。
概念
滨海带是指特大高潮面与低潮面之间的地带。滨海带是海路互交地带,其范围在低潮线与高潮线之间。
由于滨海带是海水涨潮和退潮活动的地带,所以滨海带又可称为潮间带。
特点
滨海带是水动力最强烈的区域,海水氧气充足,水底光线明亮;潮汐作用使它反复淹没或露出海面,砂砾反复受到磨蚀淘洗,表现为很好的磨圆度和分选性。生物多为经得起浪击的厚壳生物或钻孔生物,死亡后躯壳常呈碎片残存于沉积物之中,同时伴随一些由波浪带来的浅海生物残壳,另外还有陆地生物活动的遗迹。
滨海带均呈带状围绕着大陆或岛屿的边缘连续展布,其宽度随海岸坡度、波浪强度、潮差大小的不同而变化。在坡度平缓、大潮差区和具有强大向岸风暴地带,滨海带可宽达数公里至十数千米(如中国苏北滨海带等);而在陡峭的岩石海岸,滨海带则很窄,仅有几十米宽(如中国东南沿海的某些地带)。
滨海带的深度范围主要受正常天气波浪强度控制。面向大洋的开阔滨海带,波浪强度大,波基面较深,滨海带深度可达二三十米;而局限海湾的滨海带,波浪强度小,波基面浅,滨海带深度只有几米深。由于波浪强度常随季节变化以及潮汐周期对海平面波动的影响,滨海带的上、下限总是处于经常变化的状态。
滨海带与大陆直接相连,不管水深浅,全部处于浅水波浪带和透光带;水动力状况复杂,波浪、潮汐、沿岸流对沉积物的扰动、搬运和改造极为强烈;气候影响明显,海水温度和盐度变化大;海水中含氧量高,富营养物质,生物繁盛,生态分异明显多样。因此沉积环境多变是滨海带最突出的特点。在地质历史中,滨海带又是对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和海侵海退反应最敏感和地质作用最活跃的地区。滨海带的沉积物主要由卵石、圆砾和砂等组成,其具有基本水平或缓倾的层理构造。滨海带的沉积物其承载力较高,但透水性较大。
假若地壳发生升降运动,滨海的环境将迅速变化。陆壳下降时,海水侵进成为浅海区域,原有沉积物受到海水的冲洗后,被浅海沉积物覆盖而保存下来。当陆壳上升海水后退H十,滨海带处于大陆风化剥蚀的环境,因而在古代地层里很难看到完整的滨海带沉积剖面。
滨海带内蕴藏着丰富的煤、油气、等大量能源和碳酸盐、蒸发盐、磷酸盐稀有金属等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
划分类型
根据滨海环境的主要控制因素(如水动力条件、沉积物供给、气候、海平面波动历史、地质构造背景等)对滨海环境和海岸带进行分类。从沉积学的角度一般根据沉积物的类型将滨海环境区分为陆源碎屑型和碳酸盐(包括蒸发盐)型两大类。沉积物性质的不同反映它们在总的沉积背景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二者在沉积物组成、沉积构造、生物特征、沉积层序沉积相的特点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
潮汐作用为主的滨海带通常分为三部分:上潮带、潮间带和下潮带,简单介绍如下:
①后滨带: 平均高潮线以上,包括还保留着清晰的海蚀和海积地貌特征的地带。特大高潮时或暴风浪也可能被海水淹没的地带,称后滨带/潮上带
②前滨带:平均高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的地带。随海水的涨落而处于海陆交互的环境,称前滨带/潮间带
③滨外带:平均低潮线与浪基面之间的海底斜坡地带,称滨外带/潮下带/水下岸坡。潮上带和潮间带合称海岸带,简称海岸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5:24
目录
概述
概念
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