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运河
京杭大运河河北馆陶至山东德州段
卫运河,系指于馆陶县徐万仓汇合后至四女寺枢纽河段,基本为山东河北两省边界。在交通上,按京杭大运河分段,北接南运河,南接鲁运河。在水系上,属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的一段。
干流概况
卫运河,系指漳河卫河于馆陶县徐万仓汇合后至四女寺枢纽河段,沿今山东、河北两省边界,左岸流经河北省的馆陶、临西、清河、故城等县,右岸流经山东省的冠县临清夏津武城等县(市)。在水系上,属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的一段。全长157公里。
建国前,卫运河河槽弯曲较多,弯曲系数为1.66,最大达1.97,全河段有显著的弯道70余处,其中回道弯21处,弯道顶点附近的曲率半径一般为200米左右。卫运河是一条蜿蜒性河道,有的河段弯曲类似盘绳,如甲马营河段就有“甲马营,一盘绳,弯弯曲曲到武城”之说。
在1958年治理前,卫运河河道全长213公里,两岸均有堤防,一般堤防顶宽7米,边坡1:3;险工段顶宽10米,边坡1:4。堤顶高程高于设计洪水水位1米,堤身高于背河地面2.5~5.5米。两岸堤距一般在100~2500米之间,河道通过城镇处,断面缩窄,滩地消失,而堤距较宽处有相应较宽的滩地。滩地一般高于堤外地面0.2~2.5米,滩地宽一般在350~800米之间。
卫运河为复式断面,半地上河,河槽之深,在海河流域各河道中居于首位,滩地与河底的高差一般在7~10米之间,河槽宽在70~200米之间。临西县江庄以上河段河槽较宽,以下断面显著缩窄,临清市区及老武城镇等处河滩狭窄,河槽较深。
建国后,卫运河于1957~1958年进行了第一次扩大治理,裁弯49处,河长缩减成175公里,两岸堤防均高于当时设计洪水位1.5~1.8米。
1972年,卫运河再一次扩大治理后,现河长缩短为157公里,弯曲系数为1.35,徐万仓至郑口段河道纵比降为1:9000~1:10000,郑口至四女寺河段为1:8000~1:8260,堤顶高程超出设计洪水水位2米。
水文特征
卫运河,含沙量大,弯道险工多,滩地高出堤外地面,为半地上河,解放前曾多次决口灾害严重。解放后历年岁修,特别是1958年、1971年两次扩大治理,裁弯取直,切滩退堤,加深展宽河床,培厚加高大堤,建成祝官屯及四女寺枢纽,减少险工29处,搬迁县城和18个村庄,河道行洪能力由解放初的400秒立米提高到4000秒立米。兴建了吕洼引水闸和55处扬水站,控制灌溉面积20万亩。
主要支流
六五河,上自卫运河土龙头大闸起,由西南向东北沿陈公堤而下。流经郑保屯、双庙、宋楼、城关、李楼、郭寨、后屯、新盛店、苏留庄、左王庄10个乡镇,在苏留庄镇范窑村北出境入武城县。县境内长48.6公里,流域面积620平方公里。六五河上游底宽10米,下游宽32米,形成上窄下宽流梯型河道。1956年,恩县建设科为解决旧城区东部和陈公堤上85平方公里的沥水出路,从李塘坊沿着陈公堤到四女寺减河,开挖了一条排水沟,长18公里,宽10米。因在1956年施工而得名“五六沟”。1961年至1964年大涝,沥水自临清向北漫坡滚流,水灾搬家,上扒下堵,纠纷四起。1965年德州地区水利局组织夏津、武城两县施工,将该沟上提到夏津县城,再折向卫运河右岸土龙头,全长35.9公里,流域面积1065平方公里。武城境内长24.3公里,面积445平方公里,沿途接纳了旧城河与六六河。1967年兴建恩县洼滞洪工程时扩大了治理标准,排涝流量为149.2秒立米,旧城河口以下底宽39米,六六河口以下底宽43米。因是1965年扩建更名为六五河。
六五河,为排灌两用河道。当四女寺减河分洪,影响六五河排水时,从堤上旧城河向马颊河调水40秒立米,压缩滞涝面积27平方公里。干旱季节用它向旧城河、六六河、利民河送水,并且供给沿岸扬水站提取,缓解武城镇、四女寺镇、李家户、梁庄、大屯、马庄、滕庄、董王庄、蔡村、郝王庄10个乡镇灌溉水源不足的严重局面。
旧城河,是1957年冬,为发展引卫灌溉开辟的一条河道。从卫运河吕洼村北引出,到杨庄以南走莲花池沟,入沙河折向北去至龙湾。1961年夏津、武城分县后,从杨庄改道奔石官屯,过沙河到辛王庄入六五河,长29.5公里,流域面积217.1平方公里。过水断面按引水40秒立米的标准开挖,底宽10米。
该河入六五河下行8公里,在李邦彦节制闸上分出一股,穿越陈公堤,经苏庄、马言庄,到平原县小王庄入马颊河,全长15.5公里,武城境内长5.2公里,底宽10米。1967年施工,习惯称谓堤上旧城河。六五河排涝不畅时可向马颊河相机调水,旱季用其引黄河水,除灌溉两岸十万亩作物外,还供给六五河流域的农田用水。
六六河,是1966年开辟的恩县洼滞洪区南界河。起于王小屯,向东行经果里、刘庄,到李邦彦闸下入六五河,长18.6公里。控制旧城河以北153.4平方公里,排涝流量为39.1秒立米,左侧滩地附有地上渠和林带,总宽50米。沿途建成国营沙东排扬水站等10余处提水设施,灌溉75000亩。
利民河,原名利民渠,开挖于1592年,宽1.2丈,长20里。上游分东、西两支,西支由高海至卧虎庄,东支由蒋家佛堂到四女寺村前汇合东支,然后从村西注入卫运河。1948年冀南行署在利民渠入卫运河口修建一座泄水闸,将东支上提到庙留庄,延长西支到胡家洼。1955年重挖利民渠,将南郑庄大小村之间和朱庄以北的渠道改在村南。1957年兴建卫运河四女寺枢纽工程时废弃泄水闸,引渠至牛角峪入四女寺减河。1963年滞洪后,中央拨款1000万元治理恩县洼滞洪区,按照退洪要求疏浚河道,将西支伸到沙虎庄,全长22.73公里,底宽5.5~32米,竣工后命名为利民河。东支延到姜庄,全长16.4公里,底宽4~13.6米。
利民河除负担排泄恩县洼内205.5平方公里的沥涝外,干旱时还通过六五河,水闸把水引进利民河,灌溉四女寺镇和滕庄、大屯、马庄乡北部的农田。
车庄沟,位于临清南部陈公堤以东的河漕地,是在黄河故道上经历代排水疏浚而形成的一条南北沟。原起始于冠县前肖庄向北经临清境内的路庄西、薛店西、营子东、唐庄西至车庄东北入卫运河,全长27公里。主要为排除涝水,流域面积162平方公里。1965年进行疏浚,同年修建兴隆庄节制闸,1975年改建车庄入卫闸。车庄沟南起路庄乡的官庄东尚潘渠,流经路庄、唐园、朱庄三个乡至车庄闸入卫运河,全长16.89公里,控制排涝面积112平方公里。沿沟先后修建桥闸8座,主要支沟5条,长16公里。
长顺渠,历史上长顺渠是一条排水沟,叫通渠。据《馆陶县志》载:“馆陶正北偏东二十五里有通渠一道,南起汪堤,迤南北达李圈村北,其水直入卫河,计长十里,宽约二公尺五寸,深二公尺,可泄五百余亩之积水。清光绪初年,邑宰仑尔爽在入河之处建有水闸,河水盛时,则闭闸以防河水倒漾,河水弱时,则启闸以泄沟水并涸洼地,后因年久失修该闸无存。”该渠主要排泄原馆陶北十八村、汪堤、水坡等一带村庄涝水,但下游临清县郭圈、李圈等一带村庄则受涝。对此,1948年进行扩大治理,从汪堤大洼向南接长到冠县的童庄,全长20公里,并由漳卫南河务局投资,在李圈入卫河口建一座泄水闸。1954年省地派员勘察,又在王庄修一处入卫排水涵闸。实行高水高排,减轻长顺渠压力。1957年为引卫灌溉,冠县在乜村卫运河右岸修一条灌溉渠道,于樊庄南与长顺渠相接,又向东北直到官庄叫卫东干渠。
青年河,原系青年分干渠的一条支渠,1965年六五河形成后,遂定名为青年河。青年河开挖于1958年,位于县境北部偏西,上起于六五河左岸范楼村北,向北流经双庙、李楼、田庄,新盛店、左王庄5个乡镇,13个村庄,纵贯拐尔庄大洼,在尤王庄入六五河,全长26.6公里,流域面积116.3平方公里。从首至尾均为两岸弃土。河底上游宽4米,下游宽13米,为排、灌、蓄三用河道。河道上建李楼、马辛庄、北马庄、陈屯4座节制闸,控制水位,分节蓄水;并在新盛店、小辛庄等处建有7座桥涵。青年河可将卫运河、马颊河两河之水引入,以灌溉两岸农田。
七一河,原名七一渠,开挖于1960年夏,1971年扩大治理时,改名为七一河。七一河属六五河南支,系排灌两用河道。上起于卫运河白庄闸,东经白庄、九营两村转向东南,经过赵沟沿陈公堤而下,从许堤向北,在范楼东与六五河交汇,全长21公里,流域面积115.3平方公里。在祁庄、任堤建有两座节制闸,以控制水位和分节蓄水;并建有白庄、刘芦、赵沟、李文庄等10座桥涵。
卫河,是卫运河上游两大支流之一。源出山西省,大沙河为卫河上游干流,源于太行山南麓山西省陵川县夺火镇南岭。流经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于河北省馆陶县徐万仓与漳河汇流。从河南省新乡市合河镇始至漳卫河汇合口徐万仓止,全长329公里。流域面积15229平方公里。河系西北部为山区,东南部为平原。
卫河支流繁多,京广铁路以西基本上是山区,十余条山水支流依次呈梳齿状从左岸汇入卫河。支流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大沙河、淇河、汤河、安阳河;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有峪河、石门河;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蒋沟、新河、山门河、子房河、黄水河、刘店干河、十里河、沧河、思德河等。卫河右岸均为平原,主要排水河道有大狮涝河、西孟姜女河、东孟姜女河、长虹渠、浚内沟、硝河等。
漳河,是卫运河上游两大支流之一。其上游有清漳河、浊漳河两条支流,两支于河北省涉县合漳村汇合后为漳河干流。漳河流域面积19537平方公里,河长460公里。清漳河、浊漳河在合漳村汇流后为漳河干流,继续沿河北、河南两省的边界经行,两岸分别是河南省林州市、安阳县和河北省涉县、磁县,自观台入岳城水库,岳城水库以上漳河流域面积18100平方公里。漳河出岳城水库后进入平原,向东北流经磁县、临漳、魏县、大名等县,至馆陶县徐万仓与卫河共同汇入卫运河。漳河干流长179公里。
漳卫新河 ,上起四女寺枢纽,下至无棣县大沽河口入海。河道全长257公里(其中孟家庄至大沽河海口12公里,河道无堤防),左堤长206.87公里,右堤长243.83公里。它是河北、山东两省的界河,右岸流经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宁津、乐陵、庆云及滨州市无棣等县(市),左岸流经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和河北省沧州市吴桥、东光、南皮、盐山、海兴等县。
漳卫新河前身为四女寺减河,是经历代开挖扩建而成,所以一直保持着人工河道特性。
1971~1976年漳卫新河扩大治理后,从四女寺枢纽工程开始,往下有两个分支,一支从四女寺枢纽北进洪闸至吴桥县大王铺,长43.5公里,称为岔河,主槽底宽60米,主槽纵坡1∶10900,堤距350米,设计行洪流量为2000立方米每秒;一支从四女寺枢纽南进洪闸至大王铺的老四女寺减河,长53公里,称为老减河,主槽底宽20~35米,主槽纵坡1∶8600,堤距300~500米,设计行洪流量为1500立方米每秒。两支于大王铺汇合,汇合后的河道长160.5公里,主槽底宽70~80米,主槽纵坡1∶8000~1∶9000,堤距400~1000米,设计行洪流量为3500立方米每秒。
堤防断面:顶宽8米,个别段16米,临河坡1:4,背河坡1:3,堤顶超出设计洪水位2米,堤身高度4~7米,超过5米者加有戗台。
岔河上建有七里庄和吴桥蓄水闸,老减河上建有袁桥蓄水闸,合流后的漳卫新河上建有王营盘、前罗寨、庆云蓄水闸和辛集挡潮蓄水闸。
三干渠(原位临运河),从阳谷县张秋镇的位山闸引水入西沉沙池,西北行,经聊城、临清,至临清胡家湾入卫运河,沿程穿徒骇、马颊河两条大河,经东阿、阳谷、聊城、冠县、临清5县,全程104公里。
河道变迁
卫河原为黄河故道,因春秋属卫地而得名,汉代称白沟。卫运河、南运河的前身为清河,为先秦黄河决流而成。历史上,卫河、卫运河、南运河是一条河,唐代称永济渠,宋代称御河。曾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卫河、卫运河始见雏形。后经历代整治维护,才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地理态势。
卫运河与上游的卫河、下游的南运河曾统称卫河。它是由古代清河、屯氏河、白沟、永济渠演变而来的,并且与黄河的变迁有密切关系。《畿辅安澜志》载:“卫河,古清、淇二水所导也,汉为白沟,亦曰宿胥渎,隋为永济渠,宋元曰御河,明曰卫河。”卫运河的名字出现在漳河1942年於馆陶入卫后,据查,1946年3月1日,解放区冀南卫运河河务局成立,是最早使用卫运河名称的单位。
卫运河在战国时称为清河或清水。《水经注》载:“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今河南省辉县白鹿山东),”“其水沥涧飞流,清冷洞观,谓之清水矣。”“东北过获嘉县北,又东过汲县北,又东入于河。”“东过内黄县南,又东北过馆陶县北(即临清,古城在河北馆陶县清阳城)”,“又东北过广宗县东(在今河北省威县东),又东北过武城西,又北过广川县东(今山东省德州市附近),又东北过东光县西”。
汉代称屯氏河,曾是黄河故道。《辞海》(1999年版)载:“屯氏河,黄河下游故道之一。西汉元封后,黄河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流至章武(今河北黄骅市西北)入海”。“隋炀帝时开永济渠,其今在山东境内一段,一部分是利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山东师范大学安作璋教授在1986年给临西县水利局徐登阶信中称“据有关资料,现代的卫运河自临清经武城至故城一段,应即是利用屯氏河的河道。”
卫运河在东汉末年称白沟。《辞海》(1999年版)载:“原为大河(即黄河)故道,在今河南浚县西,由宛水分部分淇水为源,东北流下接内黄以下古河。水流微弱。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将进攻袁尚,在淇水入黄河处下大枋木为堰,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此后上起枋堰,下至河北威县以南的清河,皆被称为白沟,成为河北地区的水运干道,至隋炀帝后才为永济渠所代替。”
卫运河在隋唐时期为永济渠的一段。卫运河在宋元时称御河。《辞海》(1999年版)载:“宋元时代所谓‘御河’专指今河南、河北境内的卫河,即隋所开永济渠的一部分。”
元代开凿京杭大运河,其中会通河在临清入卫河,当时将会通河称漕河,将御河称卫河(图2-10)。明代仍沿用这一称谓。
清代将临清至天津一段称南运河,临清以上称卫河。建国后,于1958年修建四女寺枢纽,将徐万仓至四女寺一段,称卫运河。
治理开发
河道治理
1956年1月18日,水利部批准山东省《卫运河岁修工程计划》。该次治理共安排两岸复堤工程388公里,总要求是扩大卫运河行洪能力,按行洪流量800立方米每秒的标准,对卫运河堤防进行增高培厚,要求堤顶普遍增高1~1.5米,培厚2米,堤顶宽达到8米,边坡1∶2~1∶3。该工程由山东省聊城专区的临清市、馆陶县、平原县和河北省衡水专区的故城县参加施工,共出民工9.07万人,采用人工开挖取土、独轮小车运输以及以人力夯为主,机械碾压为辅的施工方法。土方工程于3月10~29日施工,共完成土方316.04万立方米。护岸工程于4月中旬至6月中旬施工,共完成83处,砌石34530立方米。
山东省聊城专署承担了四女寺分洪口门的修建。口门采用浆砌乱石结构,铺底高程22.50米,宽170米,设计向四女寺减河分洪流量400立方米每秒。
由河北邢台、沧县两专区和山东省聊城专区,以及四女寺枢纽工程处负责施工。河北省:邢台专区3月1日成立卫运河春工指挥部。清河、南宫、威县等三县施工队,分别于3月8~16日相继开工,共出民工2.21万人,工日87.33万个。完成土方205.96万立方米,护岸工程于6月15日开工,6月底完成,共砌石1.01万立方米,砌砖150余万块。
沧县专区3月1日至5月底施工,故城、东光、宁津等7县2.83万人,完成土方135.6万立方米,石方2942立方米。山东省聊城专区所属11个县,出民工12.28万人(高峰数),从3月5日开工,至6月10日竣工,共完成工日770.0万个,土方量2298.41万立方米。四女寺工程处出工500人,主要承担枢纽附近的土方工程。本次扩大治理共完成土方2640万立方米、石方8.7万立方米,总投资2755万元。
1964年8月5日,国务院在解决冀、鲁、豫、苏、皖有关边界水利问题协商意见中指示:漳卫河还未根治,为确保天津市安全,同意漳河北堤高于漳河南堤,并高于泛区段卫河右堤,卫运河左堤高于右堤1米,顶宽8米。
聊城专区组织临清民工3万人、冠县民工1.5万人,先后于1965年3月5~15日开工,施工段全长82.175公里,到4月上旬全部完工,共完成土方250.09万立方米。
1965年12月下旬,河北省邯郸地区11个县12万余人陆续投入施工。土方工程于翌年3月底完成,涵闸接长于7月分完成。共完成土方784.45万立方米,接长涵闸10座,投资450万元。1965年秋末,故城、饶阳两县,完成故城县范围卫运河左堤71公里复堤工程,计土方147.19万立方米。1966年3月,邢台专区动员临西、威县、南宫、清河4县3万余民工投入卫运河左堤复堤二期工程,6月2日完工,完成土方303.41万立方米,投资139万元。1966年冬,邯郸专区组织劳力进行卫运河二期复堤加固工程,实做土方190.87万立方米,投资74.97万元。
协议工程共完成土方工程量为1510万立方米,接长涵闸9座,购置护堤地5438亩。总投资1031.84万元,其中土方工程987.28万元,涵闸接长17.38万元,购置护堤地27.19万元。
卫运河右堤加高工程,由山东省聊城、德州两地区组织施工。1967年6月下旬,聊城专区调集民工4万余人开始施工,8月上旬完工。德州专区1967年10月28日开工,组织夏津、武城、德州3县、市民工,12月12日完工。两专区合计完成土方413.88万立方米,工日381.2万个,投资294.38万元。德州地区施工段由于正值冬季,又受“文革”动乱影响,施工质量较差。经检测78个土样,干么重达到1.5吨/立方米的仅12个,占15.3%。经次年3月检查,堤顶普遍降低0.1~0.3米,个别0.4米。针对上述问题,德州地区又组织劳力,填筑堤顶,土方14.2万立方米,投资9.29万元。
1972年8月11~21日,漳卫河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卫运河施工由冀、鲁两省根治海河指挥部负责。
河道土方工程分两期施工,1972年冬至1973年春为第一期,完成水上方开挖,并结合填筑堤防。以中泓线为界施工,河北省承担左岸,山东省承担右岸。河北省邯郸、邢台、衡水、沧州四专区组织41个县,14.03万人参加。山东省由聊城、德州两专区的11个县,21.5万人参加。
1973年冬至1974年春的水下方开挖为第二期工程。为便于场内施工排水和调土安排,两省商定,改前期左右岸分别施工为分段施工,即上段桩号0+000~110+000及120+900~133+100由河北承担;下段桩号110+000~129+900及133+100~156+100由山东承担,河滩清障按行政区划各自负责,并与土方工程同时完成。
第二期工程于1973年11月中旬动工。河北省衡水、邢台、邯郸3地区的31个县,出民工11.68万人。山东省聊城、德州地区的16个县,出民工15.5万人。
灌溉
河段所在流域内,有民有灌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东南部,灌区西部与太行山东麓丘陵高地接壤,东至卫运河,南至漳河,北至滏阳河。灌区分布于京广铁路两侧,控制面积2773平方公里,跨越漳卫河、子牙河、黑龙港三大流域,涉及磁县、临漳、成安、肥乡、魏县、广平、曲周、大名、馆陶9个县,105个乡镇,土地面积25.48万公顷,有耕地21.75万公顷。该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6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0.4万公顷,实际最大灌溉面积13.93万公顷(1977年)。
水运航道
漳卫南运河水运历史悠久。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年)正月,曹操北征袁尚,“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开辟了卫河航道。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为北征乌桓,又命董昭开挖了平虏渠,沟通了滹沱河与泒水(其河道在今青县以东,即今南运河的前身)。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又开凿了利漕渠,曹操开渠引漳水过邺入白沟(卫河)转通黄河,打通了漳河与黄河的联系。隋统一全国后,为加强边防,发展漕运,开凿了闻名于世的南北大运河。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征用百万民夫,“引沁水南达于(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市南)”,开挖了南北大运河黄河以北的永济渠,永济渠南接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开挖的通济渠及邗沟,而达江、淮,止于余杭,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的南北大运河。
唐代积极修筑和加固永济渠及其附近的河渠堤防,据记载,唐代永济渠南段水面曾拓宽到5.6~7米。唐初,每年从大运河输送粮食不过20万石,但到唐明皇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最多达700万石。除此,还兴修或疏浚了具有漕运能力的沟渠,如长丰渠、无棣沟等。
至宋代,永济渠仍可通航,但已不能从沁水通黄河。北宋建立后,宋辽以白沟(又称界河,大体相当于大清河及海河干流一线)为界,南北对峙,加上黄河多次决口,改道北流,永济渠淤塞,大运河已远非隋唐时景况,失去了漕运的价值。
从辽、金开始,北京成为都城。元朝以后,北京更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元朝为大量北调江南物资,因而漕运相应得到发展。元朝统一全国后,至元十九年至元二十一年(1280~1282年),先后开挖了胶莱运河和自济宁至安山的济州渠。至元二十年(1281年),又开挖了会通河,沟通了济州渠和卫河。两年后,又开挖了通州至大都(今北京)的通惠河。从此,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全线通航,此河比南北大运河缩短约1000公里。当时,临清至天津称御河或卫河,至清代才改称南运河。
元、明、清三代的漕运经历了一个从海运到河运,又从河运到海运的发展变化过程。至元九年(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把都城迁至大都,此后漕运问题就迅速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最初的运道有三条,一从淮、黄转来经卫河至直沽(天津);二由淮、泗经济州河至安山转来;三由安山入大清河,再出海转达直沽。这几条运道大约使用了五、六年,结果是“劳费不资,卒无成效”。会通河开成以后,内河航运不必再转陆运,可沿运河直达大都。但会通河“岸狭水浅,不能负重,每岁之运不过数十万石”,比海运数量(有时每年达三百万石)要少得多。因北,“终元之世,海运不罢”,河运一直处于次要地位。
明初的几十年,漕运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洪武年间,以海运为主,主要为北方和辽东输运军粮和其他物资,同元朝类似。第二阶段是永乐元年至永乐十三年(1402~1415年),海运与内河运输仍主要为军用。永乐九年(1411年)重开会通河,并整修了北运河及其他河流,京杭运河的全线通航,使内河水运上升至主导地位,永乐十三年(1415年)罢海运,改以内河为主,运河漕运量达六百余万石,远超元代的漕运量。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至永乐十九年,京杭运河已畅通无阻,且漕粮数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即使遇自然灾害或政治动乱,也无明显变化。如正统十三年(1448年),黄河决口和正统十四年的“土木之变”,仍年达四百万石。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开始,向北京运输漕粮成为定制,每年为四百万石。
清代初期和中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比较繁荣,漕运沿袭明代,仍以内河航运为主。顺治二年(1645年),户部奏定漕粮数量为每年四百万石,与明朝的运输水平大体相当。随着漕运量的不断增长,为了维护和扩大运河功能,清代建立健全运输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了运河工程的管理。康熙十六年至康熙二十六年(1677~1687年),在治理黄河的同时,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整治。乾隆二年(1737年),在运河上设立了四名巡漕御史,其中之一驻天津,负责巡察天津以南至山东直隶交界处的漕运情况。清中叶以后,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加上黄河决口的影响,大运河航道状况每况愈下。道光时,大部分漕运已改走海运。咸丰三年(1853年),漕运停顿。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北流,大运河被拦腰截断,水运就此结束。
19世纪40年代以后,中国逐步从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60年,天津被迫开放为商埠,各国商人纷纷在天津建立轮船公司,英国的聚兴公司拥有木船250只、1.2万吨,在南运河沿岸的重要码头德州、临清、元村等地设立营业组织,基本垄断了南运河水运。清朝覆灭后,运河逐渐淤浅,虽已无大规模的水运活动,但从天津至德州、临清、济宁等处,仍可凭借帆船进行小量的运输。
民国时期,虽也有民族轮船公司经营内河航运,但规模很小。1937年,旧政府曾举办黄(河)清(淇)联运工程,在位山附近的牛家庄安置虹吸管,引黄河水入会通河,并修临清等闸。不久,日寇入侵,虹吸管被日寇封杀,联运工程也从此中断。
20世纪40年代,漳卫南运河河系的水运与海河流域其他河系一样,由于社会动荡、战火连绵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但在华北抗日根据地,新的水运事业在战火中诞生了。
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打破日本侵略者的封锁,发展经济,始终将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作为一项战略任务。1945年4月,边区政府在河北省涉县成立了华北地区第一家公营运输机构——太行运输公司。1946年1月,更名为裕通转运股份有限公司。4月,裕通公司下属的临清广华转运公司成立,经营卫运河水上运输。5月,裕通公司又在衡水组建了衡水永祥货栈,利用衡水水陆交通方便的特点,从事滏阳河、子牙河上的水上运输。这样,裕通、广华、永祥一起,开展了中断已久的卫河、滏阳河和子牙河的水上运输。1946年12月底,裕通、广华公司已拥有木船69艘,载重量3485吨;民船1186艘,载重量为53418吨。
1947年12月,冀中行署设立冀中运输公司,下设航运大队、马车大队和汽车大队。航运大队驻地臧桥,往南沿子牙河可进入滹沱河或滏阳河,往北可通达天津,或转道进入大清河与南运河,交通十分便利。航运大队共有木船40艘,载重量4000吨,有员工280人。还有一座造船厂。1949年平津战役胜利后,公司接受支援解放军南下的任务。在奉命运送第四野战军医院南下任务中,公司派出70多艘木船,把全部人员、设备和药品及时通过南运河运到临清。
1948年6月,成立了华北财办卫运河管理委员会,开始对水上运输进行初步统一管理。1949年1月,华北地区全部解放,使阻断多年的南运河、子牙河、北运河和蓟运河的内河运输得以全线贯通。2月,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卫运河航政管理处成立,并在山东临清建立了办事处,将广华运输公司改组成卫运河船运公司,驻地德州,并管辖临清航运公司。4月,华北人民政府决定,在卫运河航运管理处的基础上组建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航运管理局(简称华北内河局)。5月6日,华北内河局在德州正式成立,以管理经营卫运河航运为主。5月19日,将卫运河船政处所属的办事处、船运公司,划归华北内河局管辖,局址由德州迁往天津。接着,在德州、沧州、临清和天津市设立了船运办事处,组建了华北内河船运公司,管辖由衡水永祥、临清广华公司改组的德州、衡水、临清船运分公司。随着华北地区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运工作逐步由分散管理走向初步的统一。
建国初期,卫河、卫运河、南运河仍为海河流域航线最长、航运之利最大的一条河流。为了恢复和发展水运,各级政府加强对民船的管理,组织公私船舶参与每次大的运输任务。
1949年下半年,水运部门接到一个在3个月内把河北省和平原省3.5万吨粮食用船运到德州的任务后,立即组成运粮指挥部,除少数公船外共动员民船712艘投入紧张的运输工作。经过努力,提前44天完成,共调运粮食6万余吨。此外,还主动承揽完成6383吨棉花、煤炭、盐等短途和回程运输,为河系水运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各级人民政府既发挥国营船舶的骨干作用,又团结、鼓励和扶植民船从事运输生产,1950年冬修期间,人民政府向本河系615艘民船发放修船贷款4万多元;1951年又发放3.8万多元;1953年发放了3.4万元。1953年对民船进行了民主改革,按不同港区建立联合运输社或分社,这些运输组织全面推行统一货源、统一调度、统一运价的政策,实行统一的计划运输管理,使水运事业走上了正规。在河系水运航线上,一般相距10公里就有一个码头,较大的有沧州、泊镇、德州、临清、馆陶、龙王庙和新乡,这些城镇多为水陆联运的枢纽,在沟通城乡物资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内河水运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建国前,内河水运的主要工具是木船,凭借人力和风力航行。1952年8月,在南运河航线上进行了首航拖驳试验。经过试验后,11月由“河丰”号拖轮拖带5艘对槽船,载重337吨,从临清出发沿卫河上行,行程400多公里,抵达新乡市,至此新乡至天津914公里航道成为海河流域各大河中首先能全线通行轮船拖带的航线。1956年,船工们大胆革新,发明了高线拖带法,这种方式较低缆安全、方便、航行阻力小、缆绳磨损慢,很快得到推广应用。以1952年轮船拖带完成的货运量为基数进行比较,1954年提高4.7倍,1956年提高到12.6倍。
新乡至天津,每年通航期达300天。新乡至临清段,水大时可通行110吨木船,低水时期通行30吨以下木船;临清到天津,水大时可通行100马力汽轮和140吨木船,低水时可通行50吨以下木船。1957年卫运河航运由河北、山东、河南分管后,通过定期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航运问题。1960年开始实行水陆联运,解决了货物积压、堵塞水陆等老大难问题,创造了深水拖轮百马力月产22264吨公里、木船吨船月产1000吨公里的好成绩。
卫河、卫运河、南运河河道弯曲,增加了航程,低水时,水源不足,与灌溉用水常发生矛盾。1952、1958年为解决农业用水不足的情况,结合航运的要求,先后建成人民胜利渠和共渠。通过引黄济卫,加上漳河、卫河基流,基本上满足了灌溉和航运用水。
1957年,卫运河水运工作由原来的条块管理体制改为块块管理体制,将卫运河航道按行政区划分别划给河南、山东和河北三省,实行分段管理,同时运输船舶也相应分开。
1958年,为缓和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开始考虑南水北调东线引水工程。结合开发京杭运河,在南运河上修建了四女寺和西河闸枢纽工程,分别兴建了一座百吨级的船闸。四女寺枢纽船闸设计通航能力,采用船队顶推运行分式,可通过400~1000吨船队,年通过能力达36.4万吨。自1958年4月船闸通航至1973年,过闸船只共10.708万只,运输物资901.96万吨。
1959年,开始修建岳城水库,控制了漳河水源。1962年,引黄济卫工程停止放水,南运河航运用水更显不足。1967年,南运河全线停运。1968年初,水电部军管会与交通部军管会共同研究并提出了《卫运河临清至德州段复航规划报告》,建议首先恢复临清至德州的航运,在四女寺枢纽上游58.2公里处(现祝官屯)修建水深5米的船闸。鉴此,将祝官屯枢纽列入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工程项目中。1973年10月29日,山东省计划委员会将山东省交通厅编制的“卫运河祝官屯枢纽工程设计”报水电部。1974年2月19日,水电部批复同意兴建该工程。同年4月12日开工,1977年底竣工。该枢纽配有一座百吨级船闸,但由于建成后河道缺水,船闸一直未予使用。1971年,结合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工程,计划在安陵、泊镇、捷地、马厂修建四级枢纽,力图渠化南运河航道。1973年、1976年分别修建了安陵、北陈屯枢纽,各配有1座百吨级船闸。但由于缺乏水源,改善船运效果不大。到1978年,南运河航运全线中断。1982年德州航运局宣布撤销。
供水
引黄、引岳济津,都经过卫运河将上游河水送至天津。1972~1983年,共五次引黄(引岳),经漳卫南运河向天津市送水。1973年引黄济津,送水初期,5月13日,卫河楚旺站流量为22.8立方米每秒,卫运河称勾湾站为22.7立方米每秒,临清站为16.9立方米每秒,四女寺枢纽站河干。由于天旱,河道水量损失很大,6月1日四女寺枢纽才见水。6月1日沿河普遍降雨,一般为30毫米左右,整个6月份沿河平均降雨总量约为150毫米,6月10日天津才开始见水。1975~1976年引黄济津,1975年10月18日开始引黄时的卫河、卫运河河道水情为:卫河楚旺站143立方米每秒,南陶站125立方米每秒,卫运河临清站131立方米每秒,四女寺枢纽向南运河放水109立方米每秒。送水阶段,加入引黄水后,卫河楚旺站最大流量为165立方米每秒,总水量为6.51亿立方米;卫运河南陶站最大流量为165立方米每秒。
引黄济冀卫运河输水,建设期间两次临时输水。1991年12月12日,因引黄穿卫枢纽工程尚未修建,此期间输水在卫运河段临时采取与卫运河平交方式,即:山东省引黄水经临清引黄济津入卫闸入卫运河,利用祝官屯枢纽拦蓄,河北省在祝官屯枢纽上游通过南李庄扬水站及和平闸,将水引入河北省境内。
1993年1月28日,黄河位山闸提闸放水,至2月23日,河北省南李庄扬水站与和平闸共计收黄河水3162万立方米(输水期间卫运河断流无基流),圆满完成了首次临时供水任务。
1993年9月9~10日,引黄入卫工程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在1993年12月5日~1994年2月10日再次采取平交方式,经卫运河向河北省供水1.5亿立方米(确保1.2亿立方米)。后因气候寒冷,施工困难,山东省引黄入卫工程任务不能按期完成。1994年1月5日,位山闸提闸放水、岳城水库1月10日提闸放水,至2月1日止,历时28天,河北省共计收水15972万立方米,其中,收黄河水7016万立方米,岳城水库水6000万立方米,卫河基流2956万立方米,圆满完成了第二次临时供水任务。
分洪滞洪
恩县洼(又名四女寺洼)滞洪区,位于山东省武城县北部。其滞洪范围为,南至恩武公路(恩城至武城),西至鲁权屯,以自然地形为界,东至陈公堤,北至卫运河右大堤,总面积325平方公里,洼内有6个乡(镇),157个自然村,根据1997年资料统计,人口13.52万人。耕地35万亩(2.33万公顷)。设计滞洪水位24.82米,设计滞洪量7.00亿立方米。在滞洪区的西北部边缘、卫运河堤防上建有西郑庄分洪闸,设计流量1200立方米每秒,是恩县洼滞洪区的进洪口门;洼的东北部边缘、老减河堤防上建有牛角峪退水闸涵,总设计流量378立方米每秒,是恩县洼滞洪区的退水口门。
枢纽工程
引黄入卫工程——临清引黄穿卫枢纽。引黄入卫工程是华北地区跨流域、跨省的大型调水工程。该工程利用山东省聊城地区位山引黄灌区冬季停灌、清淤的间隙时间(11月至翌年2月),自黄河下游位山引黄闸引水,经沉沙池将高含沙量的黄河水澄清后,沿着总干渠、三干渠输水至临清市南小运河入卫段,经临清立交穿卫枢纽把黄河水送入河北省,以解决河北省东南部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引黄入卫工程由山东省引黄入卫、临清立交穿卫枢纽及河北省接水工程三大部分组成。立交穿卫枢纽是衔接山东、河北两省输水、接水的重要工程。立交穿卫将黄河水直接送入河北省,避开了卫运河污染源,水质好,输水损失少,送水有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引黄入卫临清立交穿卫枢纽座落在卫运河临清市水文站以上4公里处,由右堤外明渠,穿右堤涵闸、右滩明渠、穿卫运河主槽倒虹吸、左滩明渠、穿左堤涵闸等建筑物组成。设计过水能力75立方米/秒,年设计输水量5×108立方米。该工程从1993年9月26日开工,1994年10月通水,1995年5月检收。
卫运河祝官屯枢纽工程,座落在卫运河上,距下游四女寺枢纽48公里,枢纽管理所在山东省武城县祝官屯村附近。该枢纽包括节制闸和船闸各一座。节制闸按排洪流量设计1150立方米/秒,共9孔,闸门为平板钢闸门,船闸在节制闸右侧,闸室总长140米,宽12米,可通过100吨级的拖轮船队。该枢纽1974年开工,1977年竣工。祝官屯枢纽拦蓄卫运河水,为河北省衡水地区,山东省夏津、武城等县提供灌溉用水,从1984年3月起截至1994年共计有十几亿立方米,在引黄济津,引黄济冀等输水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四女寺枢纽工程,从古城德州南行10公里,即到达山东省武城县四女寺镇。就在这卫运河上,巍然矗立着一座很有名的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该枢纽于957年兴建,1958年竣工。由进洪闸、节制闸、船闸等建筑物组成。1972年扩建时,新建一座北进洪闸,同时对原南进洪闸、节制闸改建。以闸多且集中而闻名于国内。枢纽把汹涌的卫运河水一截为三,洪水从南进洪闸下泄至老减河,从北进洪闸下泄至岔河,然后两河汇合成漳卫新河,入渤海;水经节制闸,走南运河,经德州、沧州,直抵天津入渤海。1963年海河流域发生大洪水,这一枢纽有效地发挥了控制和调节分泄洪水的巨大作用,确保了津浦铁路和天津市的安全。它也曾多次在引黄济津、引岳济津、引黄济冀中作为输水线路的枢纽,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四女寺枢纽是个由河道包围起来的三角洲,占地约27公顷。
土龙头引水闸,1970年10月,在卫运河土龙头险工段兴建六五河引水闸。水利局技术干部黄尊存自己设计并指导这一宏伟工程的施工。该闸为四孔,孔高2.8米,宽2.5米,设计流量35立方米/秒。配用铁闸门和电动启闭机。总投资55万元,其中德州地区拨款32万元,县筹23万元。大闸施工正值严寒季节,为确保施工质量,借30块苫布搭起保温棚,盘40个煤炉增温,春节不停工,终于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施工任务。此闸仍在引运灌溉中发挥效益。
白庄闸,此闸位于白庄西南卫运河右岸,因选址不当,三易闸址,耗资69万元。1958年5月第一次兴建,7月底完成,投资17万元。是位山引黄主体工程,由于引河长,淤积严重,引不出水来,遂搁置不用;第二次于1959年在原闸下游50米处重建,投资32万元,建成四孔引水闸,因运河水量逐年减少,引不出水来,未达预期目的;第三次于1967年投资20万元,改造首次建造的白庄闸,仍因运河水量太少,达不到设计效益。
范楼船闸,发电站,1960年4月,在范楼村北青年河首耗资40万元兴建水利发电站和船闸,目的是通过卫运河引黄河水行40吨级木船航运,并利用青年渠和青年分干水位落差发电,当年9月底竣工,因引黄工程下马,从未发挥效益,1970年全部拆除。
省级河长
河长:王立彤(河北省副省长)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6 20:56
目录
概述
干流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