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阜潘氏宗祠,位于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大阜村,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
大阜潘氏宗祠门楼为四列五层,飞檐翘角,高大轩昂,潘氏宗祠分为三进,气势壮观,雕刻精美奇特。前厅的门楼为五凤楼。门楼上的砖雕雕琢精巧。中厅有五大开间,内中梁柱粗大,雀替、平盘斗间暗藏着一百匹骏马,俗称“百马图”,这幅“百马图”是木雕中的精品。梁上高挂着历代名人题写的匾额。后进为七大开间,深深的天井内有汲水井,两侧分别有楼梯通往二楼,而楼上则是摆放祖宗牌位的所在,供族人在祭祀活动时拜祭。在享堂后殿之前的天井里,植有一棵桂花树,已历经沧桑,树冠几乎与屋瓦同高。
据《潘氏宗谱》记载,新安的潘氏,始自唐朝。唐光启年间,有个潘名的人,从福建来任歙州刺史,后被歙人挽留,居于歙西的篁墩。在篁墩生活近百年,其后人潘细六一日经过大阜,见此处良田平阔,山峰耸立,幽谷深深,又见白色喜鹊衔枝筑巢,认为是吉祥之地,于是率全家老小卜居于此。于是大成了潘氏的发祥之地,到明清时不仅成了远近闻名的富庶村落,而且代不乏达官显宦,尤其以潘世恩、潘祖荫祖孙最为著名。潘世恩于乾隆五十八年考取状元,授修撰,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曾任工部、户部、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军机大臣等职。晚年曾以四朝元老的身份,竭力举荐受朝廷排斥的林则徐;其孙子潘祖荫,咸丰二年探花,授编修,迁侍读,后又任大理寺少卿,工部、刑部尚书,太子太保,军机大臣,在任期间,曾上书为左宗棠辩白,并力陈左的才能,使之复出并独领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