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潭,汉语一级字,读作潭(tán)。本义是水名,即今柳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后来把深的水池叫做“潭”,引申为深,深邃。
详细释义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徒含切
水。出武陵镡成玉山,东入郁林。从水覃声。
说文解字注
潭水。出武陵镡成王山。东入郁林。
林字賸。当𠜂。俗人不知郁为水名。汉志洭水入郁、离水入郁、亦皆沾林矣。王、集韵引作玉。韵会引作五。汉志作玉。未审当何从。武陵郡镡成、二志同。前志镡成下曰。玉山、潭水所出。东至阿林入郁。过郡二。行七百二十里。过郡二者、武陵郁林也。今广西浔州府阿林废县、汉县也。郁林郡广郁下曰。郁水首受夜郎豚水。东至番禺郡四会入海。过郡四。行四千三十里。过郡四者、牂柯苍梧郁林南海也。潭水卽今福禄江。源出苗地。东南至贵州黎平府西为古州江。东至永从县南。合彩江为福禄江。入广西畍。至桺城县为桺江。又东南经象州。至浔州府城北曰浔江。此为广西之右江。亦曰北江。合广西左江。亦曰南江。卽所谓入郁也。唐始置浔州。以北浔江为名。浔江卽古潭水。古二字同音。因改其字耳。今人上流为桺江。下流为浔江。汉人统曰潭。下流亦曰澑。潭与澑实一水也。按郁水、今岭外之盤江。由云南贵州广西至广东为西江、入海者也。淮南书曰。始皇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守镡成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寨。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埜之畍。一军结馀干之水。皆谓今之岭也。汉镡成县故城、在唐之朗溪县、今之湖南沅州府黔阳县。王山葢在岭。故潭水流岭外东入郁也。岭北之水多入沅。
从水,𪉷声。
徒含切。应劭音淫。七部。按今义训为深。取从覃之意也。或训水侧。与浔同也。
康熙字典
唐韵》《正韵》徒含切《集韵》《韵会》徒南切,𠀤音覃。水名。《说文》水出武陵镡成玉山。
又深也。《前汉·扬雄传》潭思浑天。
又州名。《广舆记长沙府,隋唐曰潭州。
又《集韵》《正韵》𠀤徐心切,音寻。旁深也。与浔同。《扬雄·解嘲》或横江潭而渔。
又《集韵》《正韵》𠀤夷针切,音淫。浸潭,与浸淫同。《司马相如·上林赋》浸潭促节。《汉书》作浸淫。
又《广韵》《集韵》𠀤以荏切,音𣔸。潭泺,水动摇貌。或作藫𤄶。
又《集韵》忍甚切,音荏。义同。
参考资料
.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9:21
目录
概述
详细释义
古籍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