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城隍庙神楼,又名乐楼,位于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城内西大街,现存建筑为明代建筑。乐楼始建于唐贞元十三年(797年),属城隍庙前建筑,原有钟楼、鼓楼各1座,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华州地震,1座坍塌,1座损坏。明万历十年(1582年),增修为3座楼。
历史沿革
据《澄城县志》记载:“邑城隍庙在西门外,肇建于唐贞元十三年(797年),庙前旧有神楼两座,俗称钟鼓楼。元末神楼毁于战乱,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知县余效贤复修,明嘉靖三十六年(1556年),毁于关中大地震。明万历十年(1582年),知县畅孟乐率民众重建,并增修为三楼,即现状。清代续修。今庙已毁,仅存神楼。”
建筑格局
澄城城隍庙神楼坐北朝南,建在一长方形高台上,由中楼和东西二楼三部分组成,呈一字型布置。三个单体组合在一起,中间主楼最高,两侧次之,主次分明,另外在建筑技术上既保持官式做法的风格,又大量吸收地力传统做法的特点,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室内外彩画装饰,色彩对比和谐,使神楼的建筑风格与装饰手法融为一体,此外神楼坐落于高台上,表现出其高大、端庄稳重的感觉。
主要建筑
中楼
中楼即主楼,楼身面阔3间,进深3间,底层四周环廊,东西长12.3米,南北宽11.4米,为重檐三滴水歇山顶,屋顶收山明显,出檐较为深远,屋面覆以绿色琉璃瓦,二层挑出平座栏杆,底层檐下不设斗拱,二三层檐下均设斗拱。斗拱形式为:三层柱头科为三踩单昂;角科为出双昂(头昂、由昂);平身科斗拱作如意拱,突出清式建筑中的特点,可能为清代维修中补加的。平座斗拱为出单翘:3层柱头科斗拱为五踩双下昂,角科斗拱出三下昂(斗昂、角昂、由昂)。
中楼不但体量高大,而且结构巧妙,建筑面积为140平方米,从柱网布置来看,共分三圈。最外圈柱子作为底层的檐柱,最里圈四根柱子直通主楼顶部,当中间一圈金柱到二层后作为该层檐柱,另外在底层金柱轴线位置砌砖墙直达二层,在中楼内设有木梯楼板,可供登高观景之用,同时在顶层设藻井,并装饰有彩画图案。特别是中楼的背立面,檐柱位置未动而加大柱径,且增加其高度,变化比较丰实,突出了主楼的位置。
东、西楼
东、西楼,形制相同,均为重檐歇山十字脊,楼身面阔、进深均为1间,底层均带围廓,东西长6.34米,南北宽6.5米。东、西楼底层檐下不设斗拱,二层设斗拱,形式为出三踩单翘,平身斜置二攒。楼内下设楼板与木梯,在西边楼内置有唐大和四年(830年)刻成的经幢1通。屋顶均施绿色琉璃瓦。
影璧砖墙
影璧砖墙,呈八字形布置,且高高耸起,墙体雕刻精致细腻,并用砖雕刻出仿木构形式,西墙当中设门,门上用瓦做屋面,这种墙与门结合的处理,比较少见。
文物价值
澄城城隍庙神楼在建筑设计和营造技术上均体现出明清时期建筑技术与风格特点,它构思巧妙,形体宏大,成为中国古建筑中不多见的实例。
历史文化
《畅公增修城隍庙神楼记》所述:“予来暮春经始面初始告成,一大楼首出中峙,左右二楼如翼,砌之重叠,覆之甓瓦,复道行空,画栋连云,烟霞幻昕夕之状,岚壑殊晴之图,接缘原而俯碧润,答远响而引清风,岿然一奇观也。......三楼既峙,则东自梁原禹门诸山,蜿蜒面来入我幅员。龙盘虎踞,太华直对其前,巍然屏树,中条环列其左如拱辑,面且润泉绕缘壶山送青,行家者见之皆日风水团聚矣。”
保护措施
澄城县政府在省、市文物局的支持下,制定了城隍庙神楼保护规划,规划内容包括扩大保护范围,整修道路,加固南面护坡,并恢复神楼东南角的西湖,另外以神楼为依托,建设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陕西澄城拴马桩博物馆”。
1992年4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澄城城隍庙神楼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当年划定了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区:神楼;一般保护区:围墙内;建设控制地带:一般保护区外延17米内。
2001年6月25日,澄城城隍庙神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信息
自驾车:上京昆高速向东行驶约2小时在澄城/大荔/S202出口下高速,进入韦庄立交→京昆线→S106→S202至青正街即可。
乘车:在
西安纺织城客运站乘坐西禹高速经澄城大巴车(约50元),下车搭乘澄城104路至澄城县政府站,澄城101路、澄城102路至青正街宝塔路站或乘坐出租车约5分钟到达城隍庙神楼。
参考资料
走进渭南.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