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江街道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辖街道
澧江街道,隶属于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地处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境中南部,东接洼垤乡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南连羊街乡那诺乡,西与咪哩乡因远镇毗邻,北与红河街道紧紧相连,澧江街道办事处距县政府0.8千米,行政区域面积263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澧江街道总人口25061人。
历史沿革
澧江街道境域(原灃江镇),自元朝以来曾经是万户府、总管府、军民府、府、直隶州、县政府驻地。
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设县,县辖7乡,灃江镇属于城区(原大水平乡和灃江镇、羊街乡、浦贵村为等辖部分地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一区(城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为灃江镇。
1950年,改为红河街。
1962年,改为城关镇。
1969年,改城关公社。
1983年,改为江镇
2011年8月,撤销澧江镇,分设灃江街道和红河街道。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灃江街道辖江、玉河、江东、红侨、那整、龙潭6个居民委员会,南洒、南昏、莫郎3个村民委员会;下设75个村(居)民小组。61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澧江街道辖6个社区、3个行政村:澧江社区、玉河社区、江东社区、红侨社区、那整社区、龙潭社区、南洒村、南昏村、莫郎村;澧江街道办事处驻县城灃江路7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灃江街道地处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境中南部,东接洼垤乡、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南连羊街乡那诺乡,西与咪哩乡因远镇毗邻,北与红河街道紧紧相连,澧江街道办事处距县政府0.8千米,行政区域面积26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灃江街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南北走向,以元江(河)为界,西南支属哀牢山脉,东北支属横断山脉,两山脉逶迤向南延伸,使元江河谷形成了元江坝河谷盆地最高峰位于莫郎村民委员会莫郎山,海拔1750米;最低点位于南昏河与元江(河)交叉处,海拔328米。
水文
灃江街道境内河道属红河流域元江水系,主要河道有清水河、深沟河(者嘎洒)、南昏河3条。河流总长度132.4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清水河,从羊街乡(章巴水库)至因远镇流经境内,长68.2千米,流域面积455.9平方千米,年均流量7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洛甫河、龟池河、浦贵河、磨刀河、瓦纳河、小庙河、莫郎箐7条。
自然资源
灃江街道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铜矿。
2011年,灃江街道有耕地面积26612亩;可利用草地面积242425亩。累计造林65395亩,其中防护林61212亩,经济林4183亩,竹林1837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灃江街道辖区总人口2506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690人,城镇化率54.6%,另有流动人口2289人。总人口中,男性12558人,占50.1%;女性12503人,占49.9%;14岁以下4037人,占16.1%;15—64岁18910人,占75.5%;65岁以上211人,占8.4%,总人口中,以傣族为主,达8258人,占33.0%;彝族8096人,占32.3%;哈尼族2873人,占11.5%。
经济
综述
2011年末,澧江街道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94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97元。
农业
2011年,澧江街道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28789万元,比上年增长19.8%,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生产粮食8239.7吨,其中水稻2879.7吨,玉米3623.5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糖料、甘蔗、蔬菜、热带花卉、芦荟、花生,糖料甘蔗种植面积10500亩,产量43360吨;蔬菜种植面积3942亩,产量5024.4吨;茉莉花种植面积1762亩,产量1931.4吨;鲜切花种植面积1658亩,产量1869万枝;芦荟种植面积1128亩,产量5640吨;花生种植面积515亩,产量116.9吨。
2011年,澧江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17341头;羊饲养量6072只;牛饲养量10605头;家禽饲养量11.8万羽,上市家禽9万羽,生产肉类2808.5吨,其中猪肉1785.1吨,牛肉679.3吨,羊肉产量170.2吨;禽蛋产量493.5吨;畜牧业总产值5610万元,2011年末,农民住宅四旁树木8.5万株,林木覆盖率27.2%,活立木蓄积量349540立方米,水果种植20371亩,产量45716吨。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淡水水面0.27平方千米,水产品总产量230吨;渔业总产值280万元,大型农业机械26台(辆)。
工业
2011年,澧江街道工业形成以茉莉花厂、胶合板厂、芦荟厂、纤维板厂、水泥厂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0224万元,比上年增长6.2%,工业企业114家,从业人员2874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澧江街道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874人,专任教师68人;小学7所,在校生2676人,专任教师15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458人,专任教师11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1003人,专任教师69人,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3所,教育经费达23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28万元。
科技事业
2011年末,澧江街道有各类科技人才42人,其中专业技术技能人才15人,农村实用人才17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澧江街道有文化艺术团体48个;电影年放映98场次,观众达15690人次;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9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4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1个。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澧江街道有卫生院1所;病床1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12张。专业卫生人员1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4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2万人次,出院病人23人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6.61/10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7004人,参合率99.36%,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6.27‰、5‰、1.7‰。
社会保障
2011年,澧江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36户,人数637人,支出84.1万元,比上年增长40.66%,月人均110元,比上年增长32.5%;城市医疗救助2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1人次,共支出5.67万元,比上年增长8.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23户,人数1789人,支出126.42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0人,支出5.28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54人,支出11.66万元,比上年增长0.9%;农村医疗救助9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0人次,共支出18.91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农村临时救济53人次,支出5.84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881人,参保率93.74%。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8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94580元。
2011年,澧江街道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8570.3万元,比上年增长25.78%,基金支出合计16624.3万元,比上年增长9.18%,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0990人,比上年末增加660人,其中参保职工15561人,参保离退休人员5429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422(在职)、238(退休)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1524人,比上年末增加278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13858人,比上年末增加634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28022人,比上年末增加312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9056人,比上年末增加216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8966人,比上年末增加96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120人,比上年末增加18人。参加失业保险8694人,比上年末增加270人、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1023人,比上年末增加233人。年末领取失业金206人,比上年末增加117人。参加工伤保险12417人,比上年末增加830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1372人,比上年末增加142人。参加生育保险119%人,比上年末增加476人,全年共有233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减少2人次。
交通运输
澧江街道境内有澧江种等道路过境。
历史文化
澧江街道因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建于文昌宫的澧江书院得名。
地方特产
澧江街道名优特农产品有甘蔗、茉莉花、芦荟、花卉;绿色环保农产品有芒果、香蕉、荔枝等。
参考资料
2020澧江街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9 05:3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