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蘵
茄科洋酸浆属植物
苦蘵(学名:Physalis angulata L.)是茄科洋酸浆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疏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多分枝。叶呈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全缘或有不等大牙齿,两面近无毛。花萼被短柔毛,裂片呈披针形;花冠淡黄色,喉部有紫色斑纹;花药蓝紫或黄色。宿萼呈卵球状,薄纸质,种子呈盘状。花期5—7月,果期7—12月。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茎多分枝,具棱角,分枝纤细,被短柔毛或后来近无毛。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3—6厘米,宽2—4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阔楔形或楔形,稍偏斜,全缘至有不规则的牙齿或粗齿,近无毛或有疏柔毛;叶柄长1—5厘米。
花单生,花梗长0.5—1.2厘米,纤细,被柔毛。花萼被柔毛而以脉上较密,长4—5毫米,5中裂,裂片长三角形或披针形,边缘密生睫毛;花冠淡黄色,阔钟状,长4—6毫米,直径6—8毫米,不明显5浅裂或者仅有5棱角,边缘具睫毛,喉部有紫色斑纹或无斑纹。花药长1—2毫米,淡黄色或带紫色。果萼卵球状或近球状,直径1.5—2.5厘米,有明显网脉和10条纵肋,薄纸质,被疏柔毛,淡黄色;浆果球状,直径约1厘米。种子扁平,圆盘形,直径约2毫米。花期5—7月,果期7—12月。
产地生境
苦蘵分布于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和美洲等地。苦蘵喜土壤肥沃湿润的环境,常生于海拔500—1500米的山谷林下及村边路旁。
主要价值
食用
苦蘵的嫩茎叶可以炒食、煮汤,成熟果可以生食,味道稍酸。
药用
苦蘵也是一味中药材,《江西民间草药》及《福建药物志》等诸多典籍中都有关于它的记载,全草入药,具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的功效。
参考资料
苦职 Physalis angulata Linn..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苦蘵-名称分类.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9 16:5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