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griseolus):雌雄两性羽色相似。上体灰褐色,腰部稍染以橄榄色;
飞羽和尾羽暗褐色,羽缘较淡,尾羽最外侧一对或两对有时具很狭窄白色羽缘;眉纹自鼻孔基部伸至枕侧呈黄色、后端略呈皮黄色;眼先和贯眼纹褐色;头侧褐色和皮黄色相混杂。下体皮黄色,胸和两胁较暗,腹部中央纯黄色;腋羽和翅下覆羽褐色。虹膜黑褐色;上嘴浅黑色,下嘴淡黄或淡角绿色;
跗蹠和趾淡黄绿色。
灰柳莺上体灰褐色、灰橄榄褐色或土褐色,有的在腰部微缀黄色,两翅和尾褐色或暗褐色,羽缘较淡,最外侧一对或两对尾羽具窄的白色或灰白色尖端。眉纹鲜黄色长而明显,从鼻向后一直延伸到枕,尤以眼下面中段最为鲜黄,后段为皮黄色;眼先和贯眼纹褐色,头侧混杂有褐色和皮黄色。下体皮黄色或棕黄色,胸和两胁较暗,胸侧体侧常沾淡褐灰色,腹中部和喉较淡,腹中部多为黄色,腋羽和翅下
覆羽褐色或黄灰色。新鲜的秋羽上体较春羽灰,下体少黄色而有点沾褐色。第二枚飞羽在第九和第十枚之间或等于第九和第十枚。
大小量度:体重8-10克;体长♂113-133毫米,♀100-140毫米;嘴峰♂10-11毫米,♀13-14毫米;翅♂52-68毫米,♀54-61毫米;尾♂47-54毫米,♀43-48毫米;跗蹠♂19-21毫米,♀19-20毫米。(注:♂雄性;♀雌性)
主要栖息于森林上缘疏林和邻近的高山和高原灌丛地带,尤其喜欢多岩石的山坡和沟谷灌丛,也栖息于林缘和生长有稀疏树木或灌木的荒坡草地,海拔高度多在2300-4500米,秋冬季节多下到低山和山脚平原地带。
灰柳莺常单只或成对活动,有时亦成3-5的小群。整天多数时候在地上和岩石上活动,快速地在地上和岩石间奔跑。一般是到岩石缝隙中或在灌木下,有时也很熟练地在灌木和树上觅食,停息时亦多站在地上或岩石上。
繁殖期5-7月。营巢于堆着石块的裸露山侧和灌丛宽阔地,距地面0.1-0.6米高的树枝上。巢呈球形,由草或细树枝构成,内垫以厚的羽毛。巢的进出口位于巢的顶端而不是侧面。营巢需时5-6天,由雌鸟独自承担,雄鸟多在巢的附近活动,偶尔也协助造巢。巢的大小为:外径11.5-13.5厘米,内径7厘米,高14厘米。巢筑好后2-3天开始产卵。一般于早晨产下卵。每窝产4枚卵,偶见5枚。卵呈长而尖的卵圆形,结构细而紧密,无光泽。卵呈白色,缀以暗红色斑点,尤以钝端稠密。卵平均大小为16.7毫米×12.5毫米,最大为17.3毫米×13.0毫米。孵化期14-15天。雏鸟为
晚成鸟,留巢期15天,由双亲共同育雏。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