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fuligiventer)莺科柳莺属的一种鸟类,体长110毫米,是一种体型小的莺鸟。两性羽色相似。上体深烟褐色,几乎呈黑色,有时稍染以橄榄色;翅和尾暗褐色,羽缘橄榄褐色;眉纹狭窄呈暗绿色;头侧暗皮黄色和褐色;整个下体暗油绿色,胸和两胁染以暗褐色。虹膜褐色;嘴黑色,下嘴中央角褐色;跗蹠赭绿色。
形态特征
烟柳莺两性羽色相似。上体深烟褐色,几乎呈黑色,有时稍染以橄榄色;两翅和尾黑褐色,羽缘颜色较淡为橄榄褐色。第二枚初级飞羽长度等于第九枚。不具翅上
翼斑。眉纹灰白色或油绿色、狭窄而较短不明显,头侧暗皮黄色和褐色。整个下体灰黄色或棕黄色,有的呈橄榄褐色或暗油绿色,胸和两胁染以暗褐色。
体长110毫米,嘴峰10-14毫米,翅长51-61毫米;尾长42-50毫米;跗蹠21毫米。
相似种
褐柳莺上体橄榄褐色,眉纹皮黄色,下体棕白色。
指名亚种上体较暗,呈暗烟褐色;下体暗油绿色;眉纹不明显,较狭窄,呈暗绿色;翅长♂56.5-61.5毫米。
西藏亚种上体亦呈暗烟灰色;下体较暗灰,不具任何黄色;眉纹浅灰白色;翅长♂52-60毫米。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地区,有时可达5000米高原灌丛中,尤其在高山沟谷和林缘灌丛地区较常见,冬季多下到山脚平原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塘、农田、沼泽等处的灌丛和芦苇丛中。
生活习性
夏候鸟,部分留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在灌木低枝间跳跃或在大的乱石堆中来回走动,寻觅食物。常做尾上翘和翼及尾轻弹的动作。有时,也到开阔地区寻觅食物。冬季,常出没于有水的地方,自由地来回跳动于石块或水上浮木捕捉昆虫,亦常见其飞到水面上捕捉昆虫。
主要以毛虫、蚱蜢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等昆虫和昆虫的幼虫为食,也吃蝗虫、甲虫、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性食物。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尼泊尔和印度(北部和阿萨姆邦)。
中国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邻近江孜以南地区、东南部则拉至怒江流域和昌都地区)(繁殖鸟)。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营巢于堆着石块的裸露山侧和灌丛宽阔地,距地面0.1-0.6米高的树枝上。巢呈球形,由草或细树枝构成,内垫以厚的羽毛。巢的进出口位于巢的顶端而不是侧面。营巢需时5-6天,由雌鸟独自承担,雄鸟多在巢的附近活动,偶尔也协助造巢。巢的大小为:外径11.5-13.5厘米,内径7厘米,高14厘米。巢筑好后2-3天开始产卵。一般于早晨产下卵。每窝产4枚卵,偶见5枚。卵呈长而尖的卵圆形,结构细而紧密,无光泽。卵呈白色,缀以暗红色斑点,尤以钝端稠密。卵平均大小为15.0毫米×12.2毫米,最大为17.3毫米×13.0毫米。孵化期14-15天。雏鸟为
晚成鸟,留巢期15天,由双亲共同育雏。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