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蛎黄
中国名菜
“烧蛎黄”即“炸蛎黄潮水涌来的滚蛎。年青人买来酒,仆人们找来干柴,将牡蛎投入火中烧燎。
基本信息
【菜名】 烧蛎黄
【菜系】 鲁菜菜谱
【主料】 其它水产
【做法】 炸
【味型】 酥脆
【成菜】 热菜
【来源】 中国名菜
制作方法
主料辅料:牡蛎肉350克,鸡蛋黄75克,精盐4克,花椒盐6克,精面粉100克,清750克,味精2克,香油2克。
烹制方法:
1、鸡蛋黄加精面粉搅匀成糊,待用。
2、将牡蛎肉摘去牙边、蛎渣洗净,入开水锅内略氽即捞出,控净水分,用精盐味精香油腌渍。
3、勺内放油750克,烧至七成热时,将牡蛎肉沾匀蛋黄糊逐个下勺炸熟,呈金黄色时,捞出控净油,盛盘内。
4、花椒盐装入小碟内,随烧蜗黄一同上桌佐食。
工艺关键:
1、牡蛎烹制前应摘净牙边、蛎渣。挂糊要薄而匀。
2、牡蛎入油内炸时,油温以七成热为宜。过高,易使菜肴上色过大,肉质干焦。过低,容易脱糊塌在油内,影响质量。
风味特点
蛎黄,山东半岛吃法多种多样,但以烧、氽、炒等技法制作最为著名。所谓“烧”即“炸”之意,这是胶东人的习惯称法,“烧蛎黄”即“炸蛎黄潮水涌来的滚蛎。年青人买来酒,仆人们找来干柴,将牡蛎投入火中烧燎。这种办法制作的牡蛎清心爽脾,因为它保持牡蛎的原汁原味。与现今介绍的“烧蛎黄”大不相同。
适合人群
1. 病虚而多热者宜用。
2. 虚而有寒者忌之。
营养价值
牡蛎含80%~95%的碳酸钙磷酸钙及硫酸钙, 并含镁、铝、硅及氧化铁等.牡蛎煅烧后碳酸盐分解, 产生氧化钙等.牡蛎原动物含糖原(Glycogen), 牛磺酸(Taurine), 10种必需的氨基酸, 谷胱甘肽(Glutathione), 维生素 A、B1.B2.D, 无机质如铜、锌、锰、钡、磷及钙等,其中所含的亮氨酸精氨酸瓜氨酸含量最丰富,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含量最为高的海洋物种之一。
1. 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 牡蛎所含的碳酸钙有收敛、制酸、止痛等作用, 有利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动物实验证明: 牡蛎制剂白牡片能治疗豚鼠实验性溃疡和防止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发生, 并能抑制大鼠游离酸和总酸的分泌。
2. 其他作用 牡蛎可能有调节整个大脑皮层的功能.生用镇静、软坚、解热的效力良好;煅用则涩而带燥, 收敛固涩之力较强。
食疗作用
牡蛎食疗作用: 牡蛎味咸、涩,性微寒;归肝、心、肾经;质重镇降,可散可收
具有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的功效 主治眩晕耳鸣,手足振颤,心悸失眠烦躁不安,惊痫癫狂,瘰疬瘿瘤,乳房结块,自汗盗汗,遗精尿频,崩漏带下,吞酸胃痛,湿疹疮疡。
食物相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26 21:28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制作方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