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依族
越南的54个民族之一
热依族,(越南语:Giáy)是越南的54个民族之一,人口49098(1999年统计),主要居住在中越边境省份高平河江莱州老街
简介
据考证,热依族为布依族的一个分支,18世纪中叶以后由中国云贵高原迁入越南。热依族居民在衣着、饮食、住房、语言、习俗等许多方面与岱依族侬族、壮族、布依族有密切关系,在许多地区正在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
历史源流
19世纪中国贵州一些布依族人经云南迁到越南,形成越南的布依族。他们中的一些人分化出来,融合其他民族形成了热依族。
他们与布依族有亲缘关系,从他们过去的族称就可以看出来。过去,称他们为布依、白衣、仲家、沙人、布那、布听、布南。20 世纪50年代,越南政府曾经用过仲家的族称,本民族的人认为,仲家的含义是家奴,不愿意用这个族称。1974 年才开始用现名。
分布地区
多数居住在越南北方的老街省河江省莱州省高平省
语言
主要说布依语、兼说越南语。由于热依人与其他民族杂居在一起,所以有些地方的热依人既会讲本民族的语言,又保持本民族风俗习惯,但有的地方已不会讲本民族语言,只是风俗习惯还保持着。他们的人名、年庚、对联仍然用汉字。
经济产业
主业
他们以种植旱地作物为主,如玉米旱禾木薯红薯花生黄豆等。
副业
兼饲养猪、鸡、鸭、牛。他们常在田间的坡地上盖一间照料庄稼的小屋,远离村寨,一般由老人居住,兼养猪、鸡、鸭。因远离村寨,鸡、鸭不易发瘟。村寨周围有密密麻麻的荆棘树丛,家禽也回不到村寨里捣乱。牛不圈养,而是野放。把牛赶到田峒里,隔三五天到田峒里看看牛的情况。如要用牛时,就到田峒里去牵,用完又放回去。他们也养马,用来骑或驮运东西,马比猪牛值钱多了。
饮食
主食是蒸玉米饭,把晒干的玉米粒磨碎,倒入锅中煮成半熟,捞起来放入甑子里蒸熟。煮玉米留下的米汤则作饮料。他们主食的这种吃法与中国云、贵、川三省民间吃法相同。他们养的家禽家畜较多,因此,平时的肉食也较多。
服饰
老式的男装,衣袖和裤腿肥大,留长发盘在头顶。年轻人已不穿老式服装,而改穿现代服装。少女穿得花枝招展,五颜六色,若外出,还要挎一个日字形的布袋,这保持着传统的民族服装特色。
居所
热依人沿着山岭平坦的地方建立村寨,必须有水源。最大的村寨有百来座房子。过去住的都是下层养牲畜、上层住人的干栏屋,有的地方还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住宅,但有些地方已改为平房了。
由于他们居住在边境的高寒山区,社会治安差。因此,住宅具有防守性和御寒性功能。用竹管把山涧溪水引进屋内,这是真正的自来水。
宗教信仰
佛教、万物有灵
风俗
婚俗
热依人结婚要经过六道程序:第一步男方先放风声,想娶某某女为妻;第二步正式向女方提亲。第三步请媒人到女方家打听消息,疏通感情。若同意这门婚事,接下来是第四步,问姑娘的名字,要她的生辰八字。男女双方的命合的话,就进行第五步,举行婚礼,宴请亲朋好友。婚礼结束后,最后一步是回门。值得一提的是,在婚宴进行中,新娘要端上一个用甑子蒸熟的白、黑、黄、紫、蓝色的五色糯米饭或大米饭,放在供祭祖先的神台前的簸箕上,请众宾客吃,意思是今后服从丈夫家做事,祝愿夫家饭满甑,丰衣足食。
热依人入赘比较普遍。上门郎在入赘期间,只要向女方交出一笔赡养岳父母和买棺材的现金,便可在妻子家生活、劳动、生儿育女。
祭祀
热依人信仰管理人间天旱水涝的“天”神,每年的七月要祭“天”神,求雨不旱。他们爱唱歌,并有乐器伴奏。奇怪的是,他们没有自己本民族的舞蹈。
禁忌
热依人的有些禁忌与中国西南地区的某些民族一样,如妇女在煮饭烧柴火时不能先烧树梢,也就是不能先烧细的那一头,否则分娩时将难产。妇女不能参加葬礼,也不能到供神的地方去,以避免“魂魄”被抓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5 10:31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源流
分布地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