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
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与山西省
晋城市陵川县搭界,南与郑州市
荥阳市、
巩义市,洛阳市
孟津区隔河相望,西与
济源市毗邻,东与新乡市
辉县市、
获嘉县、
原阳县接壤,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末,焦作市常住人口为352.00万人。截至2023年6月,焦作市辖4个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解放区人民路889号。
历史沿革
焦作行政区,早在8000多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已存在人类部落。
夏朝,属冀州辖,称覃怀地。《禹贡》分天下为九州,此属冀州。
商及西周,属畿内地,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周灭商之后,分属雍、邘、温三国。
东周,为晋南阳地,战国属魏、卫二国。
秦,归三川郡。
汉至三国,属河内郡。
晋,分属司州河内郡和汲郡、荥阳郡。
南北朝,分属河内郡、荥阳郡;后魏分属怀州河内郡、武德郡、司州汲郡、荥阳郡、东恒农郡(东魏,原武、阳武县属北豫州广武郡);北齐属司州汲郡。
隋,属河内郡、汲郡、荥阳郡。
唐,分属河北道怀州河内郡、河阳三城使盟州(即孟州)、河南道河南府河南郡、郑州荥阳郡。
五代,归怀州、孟州;宋分属河北西路怀州河内郡、京西北路济源郡(治孟州);金分属河南南路怀州、孟州。
元,分属燕南河北道怀庆路、孟州。
明,属怀庆府(治河内,今沁阳),隶属河南行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
清,属河南省怀庆府,置河内县、济源县、修武县、武陟县、温县、孟县、原武县、阳武县。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始置修武县焦作镇。
民国元年(1912年),废县存府,河内县改为怀庆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存县,怀庆府改称沁阳县,原怀庆府各县属河南省豫北道。
民国三年(1914年),改河北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析沁阳县东部置博爱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原怀庆府各县隶属河南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8日,焦作解放,建立焦作市,隶属太行区第八专署。同年11月,改为第四专署,辖焦作及温县、修武、武陟、博爱等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太行第四专署撤销焦作市,改设焦作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太行区第四专署改为新乡专署(驻焦作,1953年3月迁往新乡),辖焦作、新乡2市和获嘉、辉县、新乡、修武、武陟、沁阳、温县、博爱等9县。同年8月,中共平原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在新乡成立。同年9月,平原省人民政府发布命令,新乡专署下辖新乡、修武、获嘉、武陟、焦作、孟县、沁阳、博爱、济源等15县,焦作矿务局成立。
1949年10月,焦作县改为焦作矿区。
1952年11月,平原省建制撤销,焦作矿区和济源、沁阳、温县、孟县、修武、武陟、博爱等县划归河南省新乡专署。
1956年7月9日,国务院批准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将焦作矿区改为省辖市的报告》决定:撤销焦作矿区,设置焦作市,由河南省直接领导。
1958年12月,国务院批准将焦作市委托新乡专署(区)代管。
1974年1月,焦作市隶属河南省和新乡专署双重领导。
1982年3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焦作市为省辖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9年12月,修武县、博爱县划归焦作市。
1960年8月,撤销修武县、博爱县和温县,其行政区分别并入焦作市和沁阳县。
1961年10月,恢复修武县、博爱县、温县,隶属新乡专署。
1983年9月,修武县、博爱县由新乡专署划归焦作市。
1986年1月,济源县、沁阳县、温县、孟县、武陟县划归焦作市。
1988年8月,撤销济源县,设立济源市(1997年1月隶属省辖)。
1989年9月,撤销沁阳县,设立沁阳市。
1996年5月,撤销孟县,设立孟州市。
2010年3月,设焦作新区(2014年3月,更名为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2015年10月22日,焦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焦作市辖4个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解放区、
山阳区、
中站区、
马村区、
温县、
博爱县、
武陟县、
修武县、
沁阳市、
孟州市,另辖
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市人民政府驻解放区人民路889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处北纬34°48′16″~35°29′30″,东经112°32′48″~113°39′45″之间,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晋城市的
陵川县搭界,南临黄河,与郑州市的
荥阳市、
巩义市,洛阳市的
孟津区隔河相望,西与
济源市毗邻,东与新乡市的
辉县市、
获嘉县、
原阳县接壤,东西长102千米,南北宽77千米,总面积407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焦作市处于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地势呈北高南低态势,地形变化较大,地貌类型多样,主要有太行山前倾斜平原、太行山前交接洼地、沁河冲积扇平原、清风岭岗地、古黄河滩地、黄河滩地等十几种类型。山地海拔200~1320米,为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基岩裸露,地形陡峭;丘岗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岩石破碎,坡度平缓,土层为砂砾石交错,地力瘠薄;平原由山前倾斜平地和冲积平原两大部分构成,由北向南逐渐降低,海拔为85~200米。
水文
焦作市河流分属黄河、海河水系。黄河水系以沁河、丹河为主,流域面积1923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47.2%;海河水系以沙河、大狮涝河为主,流域面积2148平方千米。
气候
焦作市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干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常年平均气温在14.1~14.4℃之间,无霜期200天,降雨量600~700毫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焦作市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3条,还有引沁渠、广利渠两大人工渠,有群英水库、青天河水库、白墙水库、顺涧水库等较大水库,地表水资源充足;焦作市还是天然的地下水汇集盆地,已探明地下水储量35.4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从焦作通过,有丰富的水资源。
矿产资源
焦作市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储量较大,质量较好,经过普查的矿产资源有40余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的25%,探明储量的有煤炭、石灰石、铝矾土、耐火粘土、硫铁矿等20多种,其中煤田东起修武,西至博爱,南接武陟,东西长65千米,南北宽20千米,保有储量32.4亿吨,为单一的优质无烟煤(发热量:5500~6700大卡/公斤,含硫量:0.5~0.8%,挥发分:8~9%,灰分:22~27%),是化工和钢铁工业的理想原料;耐火粘土主要分布于修武至沁阳一线的太行山南侧,埋藏浅,易开采,耐火度达1650~1770℃,是生产陶瓷、耐火材料的优质原料,已探明储量4686.9万吨,占全省保有储量的9.5%;铁矿主要分布于焦作和沁阳,保有储量2726万吨,工业储量740.6万吨,以磁铁矿为主,含铁量32%;硫铁矿保有储量3475.5万吨,占全省储量的41%,品位一般在16~20%左右,洗选性能良好,主要位于冯封矿区,矿体长3000米,宽300~600米;石灰石分布广、储量大,工业储量33亿吨,远景储量100亿吨,厚度稳定在30米以上,含氧化钙52~54%,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区,面积500平方千米,是生产纯碱、乙炔、水泥等产品的优质原料;此外,焦作还有铜、铁、石英、大理石、铝、锌、磷、锑等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
焦作市已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工交建筑用地等四大类,其中耕地面积为257.9万亩,境内有约500平方千米的山前岗地和砾石倾斜平地,其地质坚硬稳固,地层耐力巨大,工程地质和区域定性好,且近邻矿点、水源、交通干线和城镇,是理想的工业用地。
生物资源
焦作市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有猕猴、豹、虎、狍、香獐、狐、青羊等野生动物190多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珍稀动物有20多种。焦作属华北植物落叶植被区,有木本植物143科875种,草本植物69科469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红豆杉、连香树、山白树、银杏、杜仲、青檀等;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棉花、大豆、怀药等。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焦作市常住人口为3521078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39860人相比,10年共减少18782人,下降0.53%。
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常住人口352.3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6.74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25.6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35%,比上年末提高0.62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为7.65‰;人口死亡率为7.42‰;自然增长率为0.23‰。
(参考资料:)
截至2023年末,焦作市常住人口352.0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229.68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22.3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5 %,比上年末提高0.9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为6.82‰;人口死亡率为7.95‰;自然增长率为-1.13‰。
民族构成
2023年,焦作市有汉、回、满、蒙古、藏、维吾尔等34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8.0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2%);人口最多的是回族,共7.81万人;其次是满族,共1278人。蒙古族475人,维吾尔族23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929人。
经济
综述
2022年,焦作市地区生产总值2234.78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36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905.04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1184.38亿元,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为6.5:40.5:53.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434元,比上年增长3.3%。
参考资料来源
2022年,焦作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6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税收收入109.88亿元,增长5.5%,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64.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5.4亿元,增长5.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2.9%。
2022年,焦作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74元,比上年增长4.6%;人均消费支出21725元,增长2.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88元,增长3.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018元,增长0.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88元,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463元,增长5.3%。
2023年,焦作市地区生产总值2233.93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4.51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862.10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237.32亿元,增长2.4%。三次产业结构为6.0:38.6:55.4。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437元,比上年增长4.0%。
2023年,焦作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3.5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09.33亿元,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76.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2.07亿元。
第一产业
2022年,焦作市粮食种植面积421.50万亩,比上年增加0.38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23.88万亩,减少1.14万亩。棉花种植面积0.18万亩;油料种植面积34.55万亩,减少4.0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46.80万亩,减少0.41万亩。粮食产量209.21万吨,比上年增加21.71万吨,增长11.6%。其中,夏粮产量117.15万吨,减少0.2万吨,下降0.2%;秋粮产量92.06万吨,增加21.92万吨,增长31.2%。小麦产量117.15万吨,减少0.2万吨,下降0.2%;玉米产量89.97万吨,增加21.71万吨,增长31.8%。油料产量11.95万吨,增加2.03万吨,增长20.5%,其中,花生产量11.86万吨,增加2.14万吨,增长22.0%。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84.21万吨,增加6.16万吨,增长3.5%。瓜果类产量14.85万吨,增加1.45万吨,增长10.8%。
2022年,焦作市猪牛羊禽肉总产量13.07万吨,比上年减少0.15万吨,下降1.1%。禽蛋产量14.24万吨,增加1.01万吨,增长7.7%。牛奶产量9.25万吨,减少10.49万吨,下降53.1%。年末生猪存栏70.06万头,下降9.3%;生猪出栏105.29万头,下降4.7%。
第二产业
2022年,焦作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产品销售率96.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4.7%;股份制企业增长6.2%,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2.9%。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6.0%,制造业增长7.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2%,占规模以上工业31.6%;高耗能工业增长3.8%,占规模以上工业54.1%,高技术产业增长62.9%,占规模以上工业6.2%,高新技术产业增长9.2%,占规模以上工业58.7%。
2022年,焦作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33.20亿元,比上年增长7.4%;实现利润总额135.68亿元,比上年下降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末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302家,超50亿元企业10家,其中,超百亿元企业4家。
2022年,焦作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4.6亿元,比上年增长8.6%。建筑业企业本年新签合同额115.7亿元,比上年下降24.3%。
第三产业
房地产业
2022年,焦作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12.21亿元,比上年下降8.8%。其中,住宅投资100.85亿元,下降7.4%。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099.16万平方米,增长5.1%;新开工面积203.56万平方米,下降31.0%;商品房销售面积178.70万平方米,下降18.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81.5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0.5%。
国内贸易
2022年,焦作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1%。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24.04亿元,增长1.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48.40亿元,增长0.4%。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35.09亿元,增长0.9%;零售业零售额602.07亿元,增长1.5%;住宿业零售额12.92亿元,下降0.5%;餐饮业零售额122.36亿元,下降0.6%。全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3%,饮料类增长13.9%,烟酒类下降13.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6.2%,日用品类增长0.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9.6%,中西药品类增长10.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2.7%,汽车类增长1.0%,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3.4%。
对外经济
2022年,焦作市货物进出口总值20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进口43.0亿元,增长3.1%;出口160.8亿元,增长25.9%。全年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1亿美元,增长594.6%。
邮政业
2022年,焦作市邮电业务总量62.43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5.61亿元,下降6.7%;电信业务总量36.82亿元,增长22.2%。快递业务总量2.76亿件,下降7.0%;快递业务收入15.82亿元,下降8.4%。
旅游业
2022年,焦作市共接待省内外游客10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8亿元。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754.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065.7亿元,增长17.8%。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761.8亿元,下降2.5%。其中,住户贷款余额668.9亿元,增长6.8%;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092.8亿元,下降7.4%。
2022年,焦作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94.66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2.85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71.81亿元。全年赔款支出29.72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4.33亿元,人身险赔款支出15.39亿元。
交通运输
焦作市是郑州大都市区门户城市、中原城市群和豫晋交界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新—焦—济南太行产业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脉络,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相互衔接、便捷高效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
公路
截止2020年,焦作全市公路总里程已达7382千米,其中高速公路204千米,干线公路653千米,农村公路6525千米,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千米181千米,处于全省前列,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支撑、干线公路为主线、农村公路为基础、各级运输场站为节点,四通八达、快捷便畅、路运并举、服务优良的交通运输体系。2020年10月,列入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名单。菏宝高速、二广高速、沿太行高速、沿黄高速、晋新高速等5条高速穿境而过。
2022年,焦作市公路货物运输总量1.49亿吨,比上年增长4.4%。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626.32亿吨千米,增长10.2%。公路旅客运输总量0.02亿人次,下降73.2%。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1.08亿人千米,下降61.1%。
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民用汽车保有量71.1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8%,其中私人汽车62.60万辆,增长4.6%。民用轿车保有量41.30万辆,增长5.9%,其中私人轿车39.95万辆,增长6.0%。
铁路
焦作市境内有
焦柳铁路、
太焦铁路、新焦铁路、
侯月铁路、呼南高铁、京广铁路6条铁路线,有月山、待王两个较大的货运编组站。2015年6月26日,
郑焦城际铁路开通运营。郑太高铁在境内设有
焦作站和
焦作西站。焦作半小时城际铁路可达郑州、一小时车程可达新郑机场、两小时高铁可达太原,从焦作乘坐高铁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13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物流一天内可到达除西藏、新疆外所有省会城市。郑焦城际列车已公交化运行,每天开行41趟。
公共交通
焦作市拥有各种公交营运车辆429标台,各种出租车1322辆,公交营运线路总长度132千米,日载客近10万人次,年营运总收入2300万元。
政治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16个,其中国家级3个;拥有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2家,河南省重点实验室9家,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9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8家,同比新增52家,总数达到389家;备案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14家。拥有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6家,河南省绿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河南省院士工作站总数达2个。全年共取得河南省科学技术奖30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31.96亿元,增长21.22%。
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共有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133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7家,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0846台件。共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9个。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移动式)个,卫星接收站7个,地震台站7个(市级1个、县级6个)。
医疗卫生
2022年,焦作市设有医疗卫生机构2764家。医院114家,其中综合医院77家、中医医院13家、专科医院22家、护理院2家;基层医疗机构2597家,其中社区卫生中心(站)99家、卫生院72家、村卫生室1997家、门诊部20家、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09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1家,其中疾控中心12家、妇幼保健机构11家、采供血机构2家、卫生监督所(中心)12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4家;其它卫生机构2家。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总床数28767张,卫生技术人员2738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857人,注册护士11621人,药师(士)1120人,技师(士)1906人,卫生监督员142人,其他1741人。
焦作市有焦作市人民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焦作市中医院、焦作市妇幼保健院、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焦作院区等三甲医院。
体育事业
2022年,焦作市共举办各类赛事活动37场,其中承办省级以上比赛4次。全年运动员共参加省级以上比赛23次,获全国冠军12个,获省级冠军94个、亚军77个、季军95个。
教育事业
2022年,焦作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5.71万人,在校生15.29万人,毕业生4.53万人。成人高等学校招生0.20万人,在校生0.33万人,毕业生0.1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27万人,在校生3.31万人,毕业生0.9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数据不包含技工学校)。普通高中招生2.40万人,在校生7.13万人,毕业生2.43万人。初中学校招生4.47万人,在校生12.94万人,毕业生3.93万人。普通小学招生4.54万人,在校生28.08万人,毕业生4.52万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4.71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54.27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0.4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5.9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8.82万人。
2022年,焦作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1.04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37.27万人,参保退休人员23.77万人。全年共救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3万人次,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5055万元。全年共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8万人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16621万元。全年共救助特困人员7.1万人次,发放特困救助供养金6097万元,全年共临时救助困难群众4885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731万元,人均救助1496元。
历史文化
焦作市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古为冀州覃怀之地,古称河内、山阳、怀州、怀孟、怀庆,俗称怀川。是中国较早出现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区和黄河文化发源地之一,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现存有距今1万至2万年前的博爱县寨豁乡汉高城村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有2处距今8000多年新石器早期的裴李岗文化遗址,有30多处距今5000多年新石器中期的仰韶文化遗址,有近40处距今4000年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有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府城早商城址。
截至2021年,焦作市共有文物遗迹301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75处,馆藏文物4.3万余件,其中一级品55件,二级品543件,三级品7155件。文物机构20个,其中文物管理机构9个,博物馆、纪念馆8个,文物考古研究所1个,文物管理所6个,文物勘探队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8家,省级传统村落23家。通过省文物局审核民办博物馆3家(焦作金谷轩绞胎瓷博物馆、树广古典家具博物馆、古州民俗博物馆),收藏文物近万件。有陈氏太极拳、董永传说、唢呐艺术、怀梆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2项。
文保单位
全市共有文物遗迹301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3处(列河南第三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75处。
城市形象
月季是焦作市的市花,1984年9月26日,焦作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月季花为焦作市市花的决议》。
国槐是焦作市的市树,2015年4月23日,焦作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国槐正式被确定为焦作“市树”。
宗教
2023年,焦作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批准开放的宗教场所226处,其中佛教场所43处,道教场所15处,伊斯兰教清真寺79坊,天主教堂7处,基督教堂82处。宗教教职人员456人,其中佛教88人,道教77人,伊斯兰教84人,天主教14人,基督教193人。信教群众98637人,其中佛教14956人,道教15552人,伊斯兰教17428人,天主教1277人,基督教49424人。建立市级宗教团体7个,县级宗教团体26个。
风景名胜
地方特产
著名人物
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晋国温(今焦作温县)人,“
孔门十哲”之一,孔子七十二贤之一。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今焦作温县)人,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炎,字安世,河内温(今焦作温县)人,司马昭之子,晋朝的开国君主。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今焦作武陟)人,早孤,家贫。竹林七贤之一。
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今焦作武陟)人。魏晋时期哲学家、文学家,擅长诗赋,
竹林七贤之一。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河阳(今焦作孟州)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焦作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今焦作温县)人,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
许衡,字仲平,号鲁斋,怀庆路河内县(今焦作中站区李封村)人,元代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思想家。
靳煌,又名德茂,字子安,祖籍河县王封人。元代正三品
嘉议大夫、怀孟路总管、尚药太医、
太医院副使。
何瑭,字粹夫,号柏斋。明代怀庆府河内县(今焦作沁阳)人。著有《柏斋文集》《阴阳管见》《乐律管见》《兵论》等。
朱载堉,字伯勤,号句曲山人、九峰山人,怀庆府河内县(今焦作沁阳)人。明代乐律学家、音乐家、数学家、舞学家、乐器制造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散曲作家,创建了十二平均律。
陈王廷,字奏庭,温县陈家沟人,陈氏太极拳创始人。创编了太极拳术,被中外太极拳界尊为鼻祖。
曹瑾,字怀朴,号定庵,清代河内县(今焦作沁阳)人。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任台湾凤山县(今高雄县)知县,兴修水利,后世誉其建的渠为“曹公圳”。
友好城市
城市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