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琛
东晋朝云南爨氏政权创建者
爨琛(生卒年不详),三国末期人。著名东晋朝云南爨氏政权创建者。
人物生平
在三国两晋时期,活跃在南中地区的大姓很多,最著名的就是“四姓五子”,即孟、李、爨、董、毛,其他各郡大姓文献留有记载者多达数十家。
关于爨氏的来历历来说法不一。在爨龙颜碑中有关于爨氏来历的一段话:“其先世则少昊颛顼之玄胄,才子祝融之眇胤也。”颛顼和祝融都是中国远古传说时代的人物。又说“子文铭德于春秋,班朗绍综于季叶”,子文乃是春秋时楚的令尹(丞相),班朗乃其后,以班为姓。后又说东汉时的大史学家班固、威镇西域的班超皆其先祖,“爰及汉末,采邑于爨,因氏族焉。”就是说到东汉末年,才改姓爨。“乃祖肃,魏尚书仆射河南尹”,后“迁运庸蜀,流薄南入”。这是东晋南北朝时爨氏掌权后对自己来历所做的解释。一些学者据此就认为,称雄之爨乃是在晋时才迁来南中,和三国时史书记载的爨氏并非一族。但是,将历史上的显赫人物都拉为自己的祖先,这是很多为自己树碑立传者的习惯,因此爨龙颜碑上的这些祖述,可信度值得怀疑,只能是参考。说爨姓是东汉末年才得姓,就更不可信。如果其到西晋(公元265~316年)时才人南中的话,到爨龙颜死(公元446年)也才100多年,而碑中又说“树安九世,千柯繁茂”,“乡望标于四姓”,100多年不可能就传九世,而所谓的“四姓”,也是三国西晋时的概念。因此,碑中所说多是附会。我们可以肯定的,就是爨氏是从中原迁来的汉族,在东汉末年就已经成为了南中有势力的大姓,出现在了政治舞台上。
主要成就
东晋朝云南爨氏政权创建者
轶事典故
爨氏中最早见于记载的是爨习,在东汉末年为建伶县令,这是南中大姓中任本郡县令最早见于记录者,可见当时爨氏在南中地区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势力。爨习和为姻亲的大姓李恢不和,李恢后来是蜀汉诸葛亮平定南中地区的大将,因此爨习当时可能和孟获等为伍,共同抵抗蜀汉的进攻。南中被平定后,爨习和孟获一起被征入蜀中为官,诸葛亮北伐时,爨习曾率南中精锐从征,担任了行参军偏将军的职务,参加了著名的街亭之战。到司马氏灭蜀,建立了西晋政权后,发南中大姓的部曲和孙吴政权争夺交趾地区(今越南北方),领军的将领就有爨熊和爨谷,爨谷还被任命为交趾太守,是晋军前方的总指挥。这批派到交趾去的大姓武装开始取得了胜利,占领了交趾,并打退了吴军发动的几次攻势。后来吴国发大军来争,这批大姓武装后继无援,全军覆没了。但是爨氏在南中地区继续保持了强大的势力。
在两晋之交,南中地区的政治形势十分复杂,东晋王朝和氐族在四川建立的成汉政权争夺南中,双方都必须依靠当地的大姓势力,而南中地区的大姓势力也各有立场,依附不同的政权,互相争夺。在爨氏中,也各有依违,如爨量为梁水郡太守,据有今滇南地区,和成汉政权相联系,并进攻由晋王朝的宁州刺史占据的滇池地区,后被杀。而爨琛为所用,在量被杀后,接替了量的位置。成汉击败东晋在南中的势力,爨琛降。成汉在南中地区分设宁州、交州,以霍彪、爨琛分别为刺史,可见当时爨氏已成为南中首屈一指的大姓。后来霍氏的势力也被打垮了,南中地区的大姓势力主要就剩下了爨氏,“遂王蛮夷”,独自称霸南中,但还是奉东晋和后来的南朝的正朔,即承认这些政权为正统,并在名义上归其管辖。一直到隋初,内地的战乱,政权的更迭,都没有影响到爨氏家族对南中地区的统治。
也许有人会问,以前南中地区的那些大姓到哪里去了?除了一部分在长期的争斗中灭绝了外,应该说,大部分的大姓都变成了爨氏家族的属官,和爨氏共同构成了南中地区的统治阶级。在爨龙颜碑碑阴题名的都是爨氏的属官,有孟、周、赵、李、毛、陈等姓,应是汉魏时大姓的后裔,但势力衰弱,只能为爨氏的附庸了。
爨氏称霸南中以后,出现了爨地和爨人的称呼。所谓的爨地,就是指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爨氏统治的区域,已非汉代南中地区的全部,大约相当于蜀汉时的建宁郡(今滇中地区)、兴古郡(今滇南地区)、朱提郡(今滇东北地区和贵州一部)。其西的云南郡(今洱海地区)、永昌郡和其东的样柯郡已变成若干民族部落控制的区域,西北的越福郡因靠近四川,则仍为内地政权所控制。在爨地这一区域内,由于当时和内地相比,较少战乱,经济文化继续得到了发展,并由社会文化发展的差异,形成了爨区的两大部分——东爨地区和西爨地区。东爨地区大体约等于过去的朱提郡地,而西爨地区则主要为建宁郡和兴古郡地。
在所谓的爨地,除了汉晋时期陆续从内地迁来的汉族移民以外,还有多个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在汉武帝开西南夷时,这一地区既有“耕田有邑居”即从事定居农业的焚人、滇人、夜朗等部族,也有“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即从事游牧的叟人、昆明人等部族。随着文化的交流和社会的发展,叟人虽然还保持了从事畜牧业的传统,但也逐渐开始从事定居农业,其势力有所扩大,文献有很多叟帅的记载,说明叟人的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不是“毋君长”而是有了很有势力的部族首领。在汉代边郡制的特殊的行政体制下,各族的首领在郡县太守、县令的管辖下,各自统治自己的本部族,汉族居民则直接归太守县令治理,各民族之间已经存在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蜀汉时,诸葛亮平定南中大姓的反叛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大姓的势力,如将一些少数民族群众直接分给大姓为部曲,打破了夷汉分治的格局。而大姓为巩固自己的势力,也频繁地和少数民族通婚。据文献记载,大姓和夷帅通婚结为亲家,称为“遑耶”,世代通婚,称为“百世遑耶”,恩同骨肉。大姓通过和夷帅的通婚,来加强政治上的联系,造成和中原王朝的统治并立的地方势力。如西晋王朝委派的南夷校尉(即管理全南中地区的最高长官)李毅杀了反对他的大姓李氏和毛氏,而这两人和有势力的五茶夷帅于陵承都是“遑耶”,结果于陵承联合夷帅和部分大姓,起兵报仇,战乱连绵了七八年,使西晋王朝在南中地区的统治实际瘫痪了。频繁的通婚势必带来频繁的文化上的交流。到了爨氏独霸南中,封建王朝的政治势力基本退出南中地区以后,由于汉族居民在南中地区毕竟只占少数,夷帅依然拥有强大的势力,爨氏和其治下的大姓更加需要倚靠夷帅的力量来维持对南中地区各族人民的统治,而通婚则使大姓和夷帅混为一体,到了后来大姓也同时成为部落首领,爨氏不仅是爨地行政上的统治者,甚至还成为了当地人民信奉的传统宗教的首领——“两爨大鬼主”(有学者提出“鬼主”并非宗教首领,而直接就是头领的译音,亦可备一说)。而下面的汉族和各族劳动人民更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相互通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族间的界限逐渐泯灭,而产生了一种新的称呼——爨人。就是说,和当时北方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相对应的,在西南也出现了民族的大融合,不过西南的民族融合产生的则是爨人这一新的共同体。
对以爨氏家族为代表包括李、孟、董、霍、毛、吕、尹等家族的南中大姓究竟属于什么民族,历来争论颇大。一些人提出,南中大姓并不仅仅包括汉族,还应包括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他们特别认为,东汉的孟孝琚其先曾为“严道君”(见昭通孟孝琚碑),“道”是秦汉时专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的一种县级行政单位,孟孝琚应为少数民族首领的后代。三国时的孟获,能为夷汉群众所信服,率众坚持和诸葛亮军作战,也应是少数民族首领。并认为大姓述其先世皆附会中土豪族,多不可信。
但大姓作为汉族中的豪强地主,和作为少数民族首领的夷帅,在文献记载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孟孝琚其先为严道君,乃是严道的令或长(即县官),并非少数民族首领。固然大姓述其先世有失实之处,但也不能以此否定大姓汉族移民后裔的身份。特别从考古发掘的南中大姓的墓葬“梁堆”来看,应是汉族文化,没有发现有少数民族的情况。所以南中大姓应是汉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9 10:0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