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为抓不住》是2005年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墉。
书本简介
出版日期:2005-01
刘墉:画家、
作家。一个很认真生活,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出版中英文著作六十余种,在世界各地举行个展近三十次。
创作的原则是“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处世的原则是“不负我心,不负我生”。现主持水云斋。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脚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
内容简介
爱,因为抓不住, 如果没有牵着、挂着、惟恐那人变了心,还会爱得那么辛苦?如果不爱得那么辛苦,这爱,还有意思吗?~《爱,因为抓不住》是刘墉的最新写情
代表作,收有三十四篇精美的散文,表达了对爱的宽容——所以追求,所以宽容,所以……
这世上有什么,我们真能抓得住?
健康,抓得住吗?
否则我们不必有健保;连有了健保,仍然难保健康。
何况订了婚,不一定能结婚;真结婚了,还可能离婚。
孩子,抓得住吗?
从他们出生,父母的心就悬着。抱着、牵着、扯着、唤着,他们还是要飞。
生命,抓得住吗?
我们不想生,还是哭哇哇地
坠地;我们不想死,还是在哭声中撒手。
但是细想想,如果没有这许多“抓不住”和人生的“无常”,我们还珍惜相聚、爱惜生命吗?
如果没有因为抓不住生命,我们还会信仰上帝,期盼“永生”吗?
如果没有牵着、挂着、惟恐那人变了心,还会爱得那么辛苦吗?
如果不爱得那么辛苦,这爱,还有意思吗?
所以刘墉说:
“爱,因为抓不住。”
谁说女人是弱者?
谁说女人看到血会晕倒?
这世界上女人拿刀的时候远比男人多;她们在年轻的几十年间,每个月都可能见到鲜血。
据研究,分娩比拔牙要痛上十倍。于是你可以想,每个作母亲的人都经历过身体的撕裂阵痛与分割。每个温婉的母亲都是由大痛中走出,在她们的爱里,无论“进入”或“生出”,都曾流血与疼痛。
每次站在街头,看来来往往的女人,我都想,那是一群带着痛苦经验,而且总在厨房操刀,切肉割内脏的人。
她们用优雅的步子,温柔的谈吐,和美丽的相貌,包着里面的爱。
那“爱”可以因为和平而绽放,成为美丽的花朵;也可以因为仇恨而爆炸,炸得血肉横飞……
目录一览
前言
人生的另类思考
恩情抓不住
狗屎与黄金
女人是炸弹
网住他的心
怕老婆的幸福
他是英雄,他是我丈夫
爱情抓不住
爱情不能等
爱情像果汁
亲情抓不住
上辈子欠的债
我们都已改变
追梦的下一代
生命折河,这样流
幸福抓不住
谢天与怨天之间
总是爱漂泊
天可坏,人要好
不知道的幸福
生命抓不住
惊心火海
黑心床垫与红心床垫
玉山春晖
真实的塑胶花
后记
故事串起来的人生
刘墉著作年表
编辑推荐
因为无常,所以美;因为依依,所以恋;因为别离,所以珍视;因为抓不住,所以爱!
《爱,因为抓不住》不容错过!
作者简介
刘墉,画家、作家。一个很认真生活,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曾任美国
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
圣若望大学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出版中英文著作六十余种,在世界各地举行个展近三十次。 创作的原则是[为自己说话,也是为时代说话];处世的原则是[不负我心,不负我生]。现主持水云斋。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
序言
人生的另类思考 “爱,因为抓不住!” 请不要怪我说得太绝。
问题是,这世上有什么,我们真能抓得住? 健康,抓得住吗? 否则我们不必有健保;连有了健保,仍然难保健康。
爱情,抓得住吗? 否则不必订婚、结婚。
何况订了婚,不一定能结婚;真结婚了,还可能离婚。
孩子,抓得住吗? 从他们出生,父母的心就悬着。抱着、牵着、扯着、唤着,他们还是要飞。
生命,抓得住吗? 我们不想生,还是哭哇哇地坠地;我们不想死,还是在哭声中撒手。
自乓哭、亲人哭,没有人能用哭声阻止任何事发生,抓不住仍然抓不住。
但是细想想,如果没有这许多“抓不住”和人生的“无常”,我们还珍惜相聚、爱惜生命吗? 如果没有因为抓不住生命,我们还会信仰上帝,企盼“永生”吗? 如果没有牵着、挂着、惟恐那人变了心,还会爱得那么辛苦? 如果不爱得那么辛苦,这爱,还有意思吗? 所以我说: “爱,因为抓不住。” 如果说我的上一本写情书
《爱原来可以如此豁达》谈的是“豁达”;这本书,谈的应该是“宽容”。
只有“豁达”而无“宽容”,如同只有“公德”而无“
公义”,缺少积极的行动。
什么是“宽容”? 照
《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宽容源自拉丁文的tolerare,是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能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的见解,有耐心公正与容忍。” 这本书里提出了不少这样的“宽容”,从“不宽容”的角度看,也可以是“另类”。
譬如对某些情况的“离婚”,我提出肯定的看法。
对
车臣“黑寡妇”的恐怖行为,我在痛心之外,提出另类思考与悲悯。
对“怕太太”的男人,我说:“那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对逼子女的父母,我说:“时代不一样了,有时候要尊重孩子的价值观。” 对巴西男童
吴忆桦、轰动至今的“
上流美”和台湾社会的族群问题,我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宽容。
可不是吗!如基督教
《圣经》记载的,
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约翰福音)。” 我们有几个人没有亏欠、没有负心、没有缺失?当我们给别人宽容的时候,何尝不是给自己“宽容”? 希望您喜欢我的另类观点。
即使不喜欢,也“宽容”我的“另类”。
愿我们有个多元化、彼此尊重、充满宽容与谅解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