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拼音:jué)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爵:爵身前有流(倾酒的流槽),后有尖状尾,杯身下有三足。爵是一种酒器。这种酒器是天子分封诸侯时赏赐给诸侯的。后由此引申指爵位、官位。古代“爵”与“雀”同音,所以“爵”在古书中也被假借作“雀”。
文字源流
象形字。从“爵”字的甲骨文(图2、4、5)字形来看,画得完全像古代的一个酒器形状,它的下面有两个或三个“足”,实际上“爵”通常有三支杯脚;中间是用来酒或者盛酒的容器(腹),小方块像手提的把手,又叫“鋬(pàn)”;上面的箭头符号“↑”表示“柱”;左边的开口表示人嘴饮酒的“流”。商代金文(图1、3)的“爵”更加形象,就是“爵”的实物描摹,右下方像一只手(“又”),表示持爵饮酒。
至西周,爵柱形讹作“图A”形,下体省变为二足。东周古文字材料中尚未发现“爵”字。在秦并六国前后的秦简里(图8-10),“爵”字变异较多,柱形多作“图B”,手形(又)下增一短画而讹变作“寸”,整体讹断为上下两块,全失爵形。秦简字左下或作“图C”,为汉隶(图15-18)继承;或作“图D”,导致《
说文解字》小篆讹作“鬯”(图12)。秦简字中间有多种形式,其中的“图E”形,不仅可能是《说文》小篆“图F”形之所由,而且成为汉隶“图E”“罒”两种写法的发端。“图E”形在汉隶中多见,“罒”形在汉隶中并不普遍,但后者传入楷书。《说文》古文“爵”字可能出于汉初,因为它实际是截取秦简一种字形上部后的变化形式;而汉初
马王堆帛书“爵”字又有截取秦或汉初“爵”字下部的形式“𡬠”(图17)。几经变化的爵柱形,在楷书中变成了扁“爪”形,因此,楷书旧字形写作图19,现代规范字形写作“爵”。
“爵”的本义就是酒器,是一种装酒的礼器。“爵”既然是装酒的器皿,那么自然可以用来代指“酒”“饮酒”,因此《易·中孚》中说:“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说我有好酒,与你共享。在古代使用“爵”这种酒器的人通常地位比较高,因此“爵”被借作爵位,《礼记·王制》中就有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古代往往会因功赐爵,《韩非子·五蠹》中就说:“以其有功也爵之。”这里的“爵”用作动词,表示授予爵位。随着时代发展,“爵”这种酒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使用频率也大大降低。在现代汉语中,“爵”主要用作音译词,如爵士乐。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五】【鬯部】即畧切(jué)
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饮。器象爵者,取其鸣节节足足也。
𠕢,古文爵,象形。
说文解字注
“爵,礼器也”注:古说今说皆云爵一升。《韩诗》说:爵觚觯角散緫名曰爵,其实曰觞。
“𠋓象雀之形”注:各本作象爵之形四字,今正。古文全象爵形,即象雀形也。小篆改古文省之。首象其正形,下象其侧形也。
“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注:又,手也。《祭统》:尸酢夫人执柄,夫人受尸执足。柄者,尾也。
“皆㠯饮器象雀者”注:各本雀作爵,今正。
“取其鸣节节足足也”注:节节足足,雀音如是。《广雅》曰:凤皇雄鸣即即,雌鸣足足。宋书符瑞志因之,皮傅之说耳。即略切,二部。爵引伸为爵秩字,假借为雀字。《韩诗》说曰:爵,尽也、足也。《白虎通·说爵禄》曰:爵者,尽也。所以尽人材。古爵音同焦,釂潐字皆取尽意。
“𠙘(依古文四声韵),古文爵如此,象形”注:首尾喙翼足具见,爵形即雀形也。程氏《瑶田通艺录》曰:前有流,喙也,脑与项也,胡也。後有柄,尾也。容酒之量,其口左右侈出者,翅也。近前二柱,耸翅将飞皃也。其量,腹也。腹下卓尔鼎立者,其足也。古爵之存於今者验之,两柱拄眉而酒尽,古经立之容不能昂其首也。不昂首而实尽,取节於两柱之拄眉,梓人所谓乡衡者如是。
广韵
即略切,入药精 ‖爵声药2部(jué)
爵,封也。《礼含文嘉》曰:“殷爵三等,周爵五等。”《白虎通》曰:“三等法三光,五等法五行也。”《淮南子》曰:“爵禄者,人臣之衔辔也。”《文字音义》曰:“爵,量也,量其职尽其才也。”又礼器。《周礼》曰:“享先王以玉爵。”即略切。七。
康熙字典
【巳集中】【爪部】 爵;部外笔画:14
古文:𥥼、𩰧、𣡫、𠙘
《唐韵》即略切。《集韵》《韵会》《正韵》即约切。并音雀。《说文》: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
又持之也。所以飮器。象爵者取其鸣节。节足,足也。《字汇》:取其能飞而不溺於酒,以示儆焉。《埤雅》:一升曰爵。亦取其鸣节,以戒荒淫。《诗·小雅》:发彼有的,以祈尔爵,又酌彼康爵。郑笺康虚也。
又《礼记·投壶》:正爵既行,请立马。
又《仪礼·乡饮酒礼》:揖让如初,升乃羞无算爵。
又《玉篇》:竹器,所以酌酒也。
又《集韵》:爵位也。《广韵》:封也。殷爵三等。周爵五等。三等法三光也。五等法五行也。《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柄驭羣臣,一曰爵。注:爵谓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也。疏:以德诏爵以贤乃受爵也。
又《埤雅》:大夫以上与燕赏。然后赐爵,以章有德,故谓命秩为爵禄爵位。《书·武成》:列爵惟五。传:公侯伯子男也。
又《广韵》:爵,量也。量其职,尽其才也。
又官名。《前汉·汲黯传》:为主爵都尉。
又鸟名。《孟子》:为丛敺爵者鸇也。疏:鸇能食鸟雀。
又叶资昔切。音即。陆机《赠顾骠骑》诗:清尘既彰,朝虚好爵,敬子侯度,愼徽百辟。
又叶子结切。音节。苏轼《补龙山文》:宰夫扬觯,兕觥举罚,请歌相䑕,以侑此爵。注:罚,房穴反。《玉篇》:本作𩰥。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上窄下宽。“爫、罒”居上半格,“爫”窄“罒”宽;“爫”居上居中,第三笔点在竖中线左侧;“罒”扁,底部在横中线上侧。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