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enarion,一译片箭,是中世纪
拜占庭武器中颇为神秘的一种,
维基百科甚至没有记录此条目。这种武器在Osprey的《886-1118年的拜占庭军队》一书中有提及。这种箭中国也有,叫
鞭箭,那个竹筒叫溜子。在公元1231年8月,金元战争中,元兵围攻郑州,金军守将任守真兵败战死,城中人公推强伸代金府事,当时,元兵围攻甚急,城中兵械已尽,只好将尚余的长箭一截为四,熔钱为镞,改制成鞭箭,以鞭筒发射,所谓鞭筒实为鞭状投掷器,其原理和用法应与筒子箭略似,不过筒子较小、较简单,每次只能发射一支箭。
《
新唐书》也有著:筒射之箭,长才尺余,剖筒之半,长与常弓所用箭等,留二、三寸不剖。为筈(箭尾扣弦部分)以傅弦,内箭筒中,注箭弦上,筒旁为一小窍,穿小绳系于腕,彀弓即发,豁筒向手,皆疾矢射敌,中者洞贯,所谓筒射也。
出现在许多资料中,似乎是一种弩,通常与箭袋中一种叫menai的短箭一起提及。《Sylloge Tacticorum》称solenarion在作战时杀伤力极强,因为箭支速度极快以至于裸眼无法看清,护具更无法防御,射程又极远。像Vegetius七世纪前的arcuballista一样,《Sylloge Tacticorum》提及solenarion是一种轻装部队使用的武器。这种武器似乎因为未知原因在十世纪中期停止使用又在和诺曼人的接触中于11世纪末12世纪初重新启用。
而在Osprey的另一本书,对这种拜占庭奇特的高杀伤力武器也有提及,此书将menai称为飞镖(dart)而非
弩箭(bolt),而其准确长度也已不可考,推测是一种大约15厘米长,有两尾翼的锥头镖。而solenarion则是一个与普通箭支长度类似的木槽,将menai放入槽中,通过槽来导引menai的方向。这一简单的设计使menai既可以以较轻的重量获得和箭矢接近的初动能,又可以相对精准的打击敌人。尽管必然牺牲了一些能量和精确度,但由于质量大大减轻,这种短小的梭标获得的极高的速度则可以解释古籍中对menai有“速度极快以至于裸眼无法看清,护具更无法防御,射程又极远”的记录。
如果弓的拉力相同,但射不同重量的箭,箭的使用效果是不一样的,箭如果轻,就可能会飞的更远,更快。如果使用的箭短就可能减少箭的重量。但短箭在拉到一定的距离,就没了支撑箭的箭台,箭就会偏离方向。所以这种短箭就必须要靠筒来辅助发射。
片箭由于短、轻,所以在飞行时的速度极快,飞行的距离比长箭相对较远,在战争年代这种箭不能像长箭一样敌我双方都能使用,因为发射这种箭必须要有与之搭配的靠管。这种箭小,快,射的远,不容易发现并及时躲闪或者用兵器打落。而且这种超短的箭如果落到敌人手里,没有靠筒就根本没办法使用。
缺点是发射的时间比较慢,也需要很好的射箭基础,否则片箭容易在发射过程中滑落,伤及射手。这种箭适合在传统弓箭上使用、也可以作为
弩箭使。破甲能力低,只适合
轻步兵使用和打山林伏击。古代战争中不到万不得已时也不使用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