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蛙(Rana bannanica),属于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两栖纲蛙科。具有平滑、
潮湿的皮肤,肢大而且有力,后足趾间蹼发达。腰部纤细。骨质胸骨,不具肋骨。水平瞳孔,日行性
动物。
1964年6—7月,动物学家在云南
西双版纳勐腊县勐仑和
磨憨两地池塘。沼泽中漂浮的水草上采到8只正在鸣叫的成蛙标本,体纤长,具有明显的背侧褶。前肢上臂前方有一白色块状腺体、口角后边有一白色的长形腺体、有一对声囊、前后肢适中、略纤长、因而明显为水蛙类的物种,经比较,它与东南亚的水蛙类物种
黑耳蛙,
台北蛙,
长趾蛙,
黑带蛙,
细刺蛙等相近,但有明显的区别,为一新种。
体型稍纤长,不如西双版纳黑带蛙扁平;体长 38 —42 mm;头长明显大于头宽;吻明显尖出,突出于下颌;颊部垂直,甚至向内凹入,在鼻孔与眼前角之间形成一凹槽;鼻孔位于吻眼之中间 (鼻孔到吻端之距等于鼻孔到眼前角之距);眼间距等于或略小于鼻间距,鼻间距略小于上眼睑宽;鼓膜显著,平置椭圆形,横径小于上眼睑宽。锄骨齿呈倒 “八” 字形排列,位于内鼻孔之间,左右相距远。下颌前端呈 “山” 字突。
前肢较纤细,指较细长,指长顺序 3 -1 -4 -2 ;指端有小吸盘,第 3 、 4 指的吸盘背面有横沟;指间无
蹼;关节下
瘤大,尤以第 1 指的最大,第 1 、 2 指各 1,第 2 、 3 指各 2;掌突 2 个,均较小,外掌突稍大于内掌突;第 1 指基部甚粗壮 。后肢较长,胫跗关节前达眼前, 左右跟部重叠;胫长约为体长的 1/2;趾端均膨大成吸盘,趾吸盘略大于指吸盘;趾长顺序 4 -5 -3 -2 -1;趾间 1/3 —1/2 蹼,第 4 趾蹼仅达第 2 关节,蹼缘缺刻较深,外侧踱间仅有蹼迹;关节下瘤小而显著;外踱突稍大为长形, 内踱突小而圆,与内踱突相连有一宽的跗褶。
体背及背侧褶外缘具有大小不等的小腺体 (疣粒或痣粒),皮肤略显粗糙,背侧褶明显,前端较宽,并在肩部略向外弯曲,但近胯部不连续或不明显;体侧下方及腹部光滑;颌腺显著,在前肢基部上方成一狭长疣;上臂前方各有一白色块状腺体;无颞褶;肛部周围有痣粒;胫部背面和股上方有少数纵肤棱。
体背及背侧褶外缘均棕黄色,疣粒和痣粒成黑点,背侧褶外缘没有延自鼻孔的黑色纵带,颞部色较深,上颌缘色浅,下颌缘略显雾状斑;体侧下方和腹部、 咽胸部和四肢腹面皆白色,有时有黑色雾状斑点,四肢背面与体背颜色相似,横纹不显或无,指趾吸盘背面黑色;股后上方呈不规则深黑色云斑。
新种有 13 对
染色体,明显为 5 对大染色体和 8 对小染色体,根据长短次序,13 对染色体依次为 M +M +M +SM +M +M +M +SM +M +M +SM +SM +M,第 8 对染色体长臂中部有一次
缢痕。
新种与黑带蛙极相似,但新种吻明显尖出;颊部垂直略凹入;趾间仅 1/3 —1/2 蹼 ;无雄性腺。而黑带蛙吻较钝;颊部略向外斜。趾间几为全蹼;有雄性腺。另外,两种的鸣声和染色体组型不同。
该蛙分别在勐腊县勐仑和磨憨的静水塘内采到,采到时它们都漂浮于池塘中的水草(水胡芦)上(叶上或枝间)鸣叫 (白天未听到其鸣叫),同域同时采到的还有西双版纳地区的黑带蛙,二者在鸣声上截然不同,另外还有
侧条跳树蛙 Chiricalus v ittatus (Boule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