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形动物
脊索动物门克利徳赫刺属动物
牙形动物(conodont animal )是带有牙形刺骨骼的动物,生活在从5.8亿年前的寒武纪到2亿年前的三叠纪。牙形刺形态多样,大小各异,大量存在于从寒武纪到三叠纪的岩层中。直到1969年,古生物学家们才基本确定牙形动物属脊索动物门,克利徳赫刺属 。牙形动物生活在从大约5.8亿年前的寒武纪到2亿年前的三叠纪的浅海中。
简介
牙形石(也有的人叫它牙形刺)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微体化石,很小,只有一毫米到几毫米长。它生活在大约5.4亿年前的寒武纪到1.9亿年前的三叠纪,曾经在5亿年至3.5亿年前的奥陶纪和泥盆纪最为繁盛。
牙形类动物化石的外形可以分成3大类:像一根尖刺的是单锥形,像一丛尖刺的为复合形,不分刺的叫平台形。在岩石中,它们还可以以许多种组合形式聚集在一起,但大多是以单个化石分散着出现的。
最初,牙形石是由俄罗斯人潘特尔于1856年,在爱沙尼亚和圣彼得堡的奥陶纪海洋沉积岩里发现的。从那时到现在,由于它发展快、分布广,很容易成为判定地层年代的标志,尤其是它个体小,即使在只有小指甲盖那么大小的钻井岩屑中也有可能找到,所以地质学家们,特别是石油地质学家们对它更是重视。近一二十年来,石油地质学家们又发现,牙形石是由像脊椎动物骨骼一样的磷酸钙构成的,它的颜色能随地下岩石层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在琥珀色和黑色之间变换。所以,可以通过这种牙形石颜色的深浅来确定地层中的有机质能不能或者是否已变成石油。
外形特征
全体牙形动物的总特征就是具有各式各样的牙形刺,顾名思义,牙形刺就是类似于现代动物牙齿的刺,它们是名副其实的细小、齿状、磷酸盐质地的结构。牙形刺的大小不等最大的长3毫米,最小的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牙形刺虽然细小,却是最重要的化石之一。很多岩层中都有它们大量的身影,它们的演化速度非常快,具有极高的地层对比价值(在每一个短时期内都有独一无二的牙形刺)。因此, 牙形刺也就成为了少数可以作为生物地层学对比化石类型之一,可以通过它们来鉴定岩石年代和地层对比。
有关猜想
1856年人们发现了牙形刺,但直到1934年前,人们都在毫无头绪的猜测——要么认为它们是零散的、脱落的化石部件,要么试着把牙形动物放在所以动植物的大类中,猜测它们是水藻的根茎或者线虫的交配器官,最常见的猜测是环节蠕虫或者鱼类颌的组成部分。直到1934年,第一次有人发现了“牙形动物化石群”,它们通过关节结构一明确和稳定的模式连接在一起。这些特征促使古生物学家认为牙形刺是动物的口器(或者是牙,或者有鞭毛的过滤器)。而1983年的发现则验证了这一猜想。
有关真相
1983年,在苏格兰的下石炭统发现早石炭纪牙形动物软体化石,牙形动物的谜团从此真相大白。牙形刺存在于牙形动物口的位置,是牙形动物躯体上唯一坚硬的部分。在牙形刺的口面,特别是台型牙形刺的口面发现微磨损,证明牙形刺是牙齿,起粉碎、剪切食物的作用,是食大粒食物的,是牙形动物的口咽器官,这验证了古生物学家之前的猜想。但是这种摄食器官又与现代动物不同,是左右起作用的。
牙形动物躯干部为一系列的V形结构,是被肌膈分隔开的肌肉。有两条与体表平行的模糊线条纵贯全身,通过与逐渐腐败的文昌鱼的比较,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是脊索。在尾部有一些刺,被认为是尾鳍。
生活习性
牙形生物专家认为牙形动物有良好的视力,两侧对称,能像鳗类一样快速游泳,并且很可能是积极捕食的,能适应于不同的生境。在最近,古生物学家仔细地研究了牙形刺特殊的类似沟槽结构,将牙形刺与其他灭绝和现存有毒物种的牙齿化石进行对比,做出了牙形动物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毒动物的惊人猜测。正是因为具有了这些特征,牙形动物才能在历史长河中长时间存在并不断发展。
地层主帅
牙形动物演化之迅速使得它成为地层判断的有效的手段,为古生代界线层型的定义提供了大量的帮助。生物地层划分的详细程度,经常以生物带的多少来统计。至今,古生代和三叠纪的牙形刺化石带已划分出200多个。除带化石外,还有很多标准化石,仅晚泥盆世就有120多种牙形刺的标准化石,只要发现一个,地层时代就能得到精确确定。牙形刺实际就是古生代和三叠纪生物地层的主帅。这是任何其他化石门类所不能比拟的。
演化先锋
从寒武纪到三叠纪,牙形动物共生存了超过三亿年,它经过多次大灭绝的考验,却始终能保持物种的延续,在泥盆纪的弗拉斯阶/法门阶事件(即F/F事件,显生宙五大灭绝事件之一)中,牙形动物在大灭绝期间的集群灭绝是最后发生,灭绝的时间间隔也最短。而且,在大灭绝之后,牙形刺最早进入复苏期,复苏期可能只有35万年,与其他生物900万年的复苏期相比,牙形动物是生物演化的先锋。
地质尖兵
牙形刺的颜色是有机变质的重要标志。依据牙形刺的颜色可以判断石油有机成熟度,圈定油气远景区。美国就曾通过对牙形动物的鉴定而圈定阿拉斯加的重要油气田。
最新发现
对于牙形动物来说,志留纪兰多维列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经历了奥陶纪末生物集群灭绝之后,牙形动物在该时期进入了复苏和辐射阶段,其多样性和动物群面貌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通过对该时期牙形动物古地理的研究,可以全面了解牙形动物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与古环境之间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中阳博士、樊隽轩研究员与爱沙尼亚塔林理工大学地质研究所Peep Männik研究员整合并厘定了志留纪兰多维列世全球250个产地的牙形刺化石记录,通过定量分析,分别建立了志留纪兰多维列世“前特列奇”时间段(包括鲁丹期和埃隆期)和特列奇时间段的全球浅海界牙形动物的古地理区系,并根据其经向分布的特点,提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牙形动物古地理区系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大洋环流,而非纬向的温度等因素。
文章还进一步比较了奥陶纪的牙形动物古地理区系,指出早奥陶世至晚奥陶世均显示了明显的纬向分布特点,显然,在奥陶-志留纪之交,牙形动物的地理分布模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这很可能受控于奥陶纪末冰期及由此导致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它导致了牙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发生了重要变化,但具体影响机制还有待后续深入研究。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6 11:29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