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村村名的来历,是人们把牛村的建筑格局和形状,想象为一头面南而卧的牛而得名;牛村原来建有城墙,有东、西、南三个城门,无北城门。南门比较高大(分上下三层),南门外的东、西两边,原来各建一座小庙(东边的叫娘娘庙)。城墙东南角上和西南角上各修建了一座砖塔。人们把南门想象为牛的头,把小庙想象为牛的耳朵,把砖塔看作牛的角。上面说的这些庙和塔,早已不复存在。三个城门的南门扇,五八年以后拆掉做了生产队的马槽槽板,南门门扇上包的铁钉、铁叶,五八年拆下来作炼钢铁用了。
明
嘉靖时,牛村属曲沃县新田乡牛村里;清
光绪年间属曲沃县褚牛村;
民国十七年属曲沃三区,时有54户,男134丁,女117口;2000年,牛村275户,1114口人,耕地面积96.4公顷,人均收入3052元。
1959年1月12日,省文物考古队在牛村村南发掘出两座金代砖雕墓,其中的董明墓中有砖雕制作的戏台模型和5个砖雕戏俑。这不仅是研究金代建筑的重要实物,也是研究我国戏台演变和演戏形式发展的重要依据。它的发现,把我国戏剧由平地走向舞台的时间提前了二百年。
1961年1月6日,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同志到侯马视察,参观金代董氏墓即兴题诗:“参观侯马金墓”:
1946年1月,闫锡山部队高悼之部,由新绛进犯侯马,侵占东、西高村和张王等地,我晋冀鲁豫野战军四纵和太岳军区部队进行了胜利的反击战。当时,牛村驻着我部队一个连(屯留县大队编的一个连,连长姓熊)。反击战之前,我驻军增加,牛村驻着我四纵的一个旅部。牛村的村民支前,担任向导,积极参加了这次反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