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毛毡
莎草科荸荠属植物
牛毛毡(Eleocharis yokoscensis (Franchet & Savatier) Tang & F. T. Wang)是莎草科、荸荠属植物。秆多数,细如毫发,密丛生如牛毛毡;叶鳞片状,具鞘,鞘微红色,膜质,管状,高5-15毫米。小穗卵形,长2-4毫米,宽约2毫米,淡紫色,具几朵花,基部1鳞片无花,抱小穗基部一周,上部的鳞片螺旋状排列,下部的近2列,卵形,长约3.5毫米,膜质,中间微绿色,两侧紫色,边缘无色,中脉明显,下位刚毛3-4,长为小坚果约2倍,具倒刺。小坚果窄长圆形,钝圆三棱状,无明显棱,长约1.5毫米,微黄白色,具横矩形网纹,顶端缢缩,无领状环。花果期4-11月。
植物学史
牛毛毡秆多数,细如毫发,密丛生如牛毛毡,因而有此名。
分布在中国和毗邻中国各地区的牛毛毡,过去曾被许多植物学家误认为Heleocharis acicularis (Linn.) R. Br.,其实二者是判然有区别的,前苏联的一位植物学家已见于此,并把东方的分出为另一种是有道理的;因为欧洲的那一种在小坚果的表面上横纹很密,约有80条左右,花柱基短而宽,下位刚毛脱落;而分布在中国的这一种小坚果表面的横纹约有50条,花柱基长而狭,下位刚毛不脱落,而且长为小坚果的二倍。
形态特征
牛毛毡匍匐根状茎非常细。秆多数,细如毫发,密丛生如牛毛毡,高2-12厘米。鳞片状,具鞘,鞘微红色,膜质,管状,高5-15毫米。
小穗卵形,顶端钝,长3毫米,宽2毫米,淡紫色,只有几朵花,所有鳞片全有花;鳞片膜质,在下部的少数鳞片近二列,在基部的一片长圆形,顶端钝,背部淡绿色,有三条脉,两侧微紫色,边缘无色,抱小穗基部一周,长2毫米,宽1毫米;其余鳞片卵形,顶端急尖,长3.5毫米,宽2.5毫米,背部微绿色,有一条脉,两侧紫色,边缘无色,全部膜质;下位刚毛1-4条,长为小坚果两倍,有倒刺;柱头3。小坚果狭长圆形,无稜,呈浑圆状,顶端缢缩,不包括花柱基在内长1.8毫米,宽0.8毫米,微黄玉白色,表面细胞包呈横矩形网纹,网纹隆起,细密,整齐,因而呈现出纵纹15条和横纹约50条;花柱基稍膨大呈短尖状,直径约为小坚果宽的1/3。
生长环境
牛毛毡为多年生莎草科湿生性草本,喜酸性黏土、潮湿环境。一般生于海拔0-3000米的稻田、池塘边、河滩地及渠边等湿地。生长的适温为22-26℃。牛毛毡喜欢浅水和潮湿的环境,当有充足的光照时也能生长在80~100厘米的深水中。
分布范围
牛毛毡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印度、缅甸、越南和中国(几遍布于全国)。
繁殖方法
牛毛毡以地下茎营养繁殖,亦可以种子繁殖。
物种危害
牛毛毡高发于6~7月,对水稻危害非常严重,在早晚稻田中甚至可以单独造成严重危害,与稗草、狼把草、慈姑、扁秆藨草等杂草形成坚不可摧的杂草群落,是稻田的噩梦。
防治方法
根据水稻不同栽培方式,萌芽期可选用丙炔草酮、吡嘧磺隆、醚磺隆、双环磺草酮、嗪吡嘧磺隆、嘧苯胺磺隆、扑草净、莎稗磷等药剂防除;苗期可选用吡嘧磺隆、醚磺隆、氯吡嘧磺隆、2甲·灭草松、2甲·唑草酮等药剂防除。
主要价值
在《中华本草》、《四川中药志》及《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均有记载。在秋季进行采集,洗净,晒干入药。牛毛毡全草入药,味辛、性温,煎汤或研末服用可以发散风寒,祛痰平喘,除胸腹烦闷,治疗感冒咳嗽和痰多气喘、咳嗽失音等病症。
参考资料
牛毛毡.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牛毛毡.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55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