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鹃
杜鹃科犀鹃属动物
犀鹃‌是杜鹃科犀鹃属的鸟类。
种类特征
热带美洲产犀鹃属(Crotophaga)的三种大嘴、有黑色金属光泽的鸟类。成群噪杂
地紧挨在一起在地里觅食昆虫,常和牛一起在田里。嘴的弧形很大,刀片状,尖端钩状;尾长而宽;翅短。羽毛松软,看起来乱蓬蓬的。飞行力弱,发出嘶嘶叫声。成群在树上营造由树枝构成的公用的巢。几只雌鸟共产25枚粉蓝色的卵在一个巢内(通常10∼15枚)共同孵卵和育雏。
美洲鹃类较多,如雉鹃属的雉鹃,走鹃属的走鹃等。鸡鹃亚科也主要分布于美洲,有1属2种分布在东南亚,多是一些地面活动的大型杜鹃,如棕腹鸡鹃。鸡鹃亚科的走鹃(具体见天生猎手:非猛禽类猎手之四),是杜鹃科中最特殊的成员,在地面快速奔跑,捕食爬行动物等小型动物。
地鹃亚科包括在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的地鹃和分布于美洲的美洲鹃,如珊瑚地鹃,又称珊瑚最地鹃,是非常漂亮的地鹃。地鹃是地面活动的大型杜鹃,产于亚洲的地鹃种类不多,比较代表性的有地鹃属的绿嘴地鹃。
生活习性
美洲鹃和典型的杜鹃习性相似,但没有巢寄生的习性。在非寄生性地鹃中,以北美洲广泛分布的黄嘴美洲鹃黑嘴美洲鹃为代表。小美洲鹃分布于美国佛罗里达的南部海滨、西印度群岛、墨西哥至南美北部,也是自己筑巢。
岛鹃亚科分布限于马达加斯加岛,是鸽子大小的长腿杜鹃,多达10种,如柯氏马岛鹃。体长约45∼60厘米,尾长,飞行力弱,羽色常为淡蓝或淡灰色,除昆虫外,亦以果实为食,如大马岛鹃。
大多数不寄生的杜鹃科的鸟将它们的巢筑在高树上,鸦鹃是个例外。鸦鹃亚科种类繁多,多达27种,体长约30∼90厘米,羽毛蓬松,嘴强壮且向下弯曲,翅短,尾长而呈凸尾,如分布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雉形鸦鹃,也叫沼泽雉,体长33厘米,体羽深褐色,缀以白色细横斑。大鸦鹃,也称普通鸦鹃、褐翅鸦鹃、中国鸦鹃,体长约48∼56厘米体黑色,翕和翼褐色,性机警,取食黄蜂、甲虫、毛虫、蝗虫、蚱蜢、小蜥蜴、蛇、田鼠、蚯蚓和其他小动物以及鸟卵,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犀鹃亚科仅犀鹃1属,是长相最为独特的一种杜鹃,共3种,均为大嘴、有黑色金属光泽的鸟类。滑嘴犀鹃,别名光嘴犀鹃,体长约37厘米,不迁徙,外形很像巨嘴的鷯哥,分布范围由佛罗里达南部到阿根廷。沟嘴犀鹃,上腭有几条深沟,见于德克萨斯南部至秘鲁西部和巴西北部。
大犀鹃为鹃形目杜鹃科犀鹃属大型鸟类,体长48厘米,重17克,眼圈白色,喙弧形,很粗大,刀片状,尖端钩状,有盔突,像犀鸟而得名。背羽为蓝黑色,尾较长且宽,翅短,羽毛松软蓬松,脚黑色。
主要分布
大犀鹃分布于南美洲,从巴拿马到阿根廷南部均有分布,尤其是安地斯地区东部的沼泽地。
大犀鹃主要栖息于红树林、沼泽地和河流附近,也生活临近溪流、水泽的树林中。
大犀鹃为群居鸟类,常组成松散的群体,成群觅食。喜欢跟在牛群在田间草地捕食昆虫。
大犀鹃是典型的攀禽,飞行能力较弱,比较嘈杂,发出嘶嘶叫声,跟火鸡有点相似,觅食时成群吵吵嚷嚷,比较喧闹。
大犀鹃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小型无脊椎动物,捕食青蛙、蜥蜴。有时,也捕捉行军蚁、猴子觅食等惊飞起的昆虫。
大犀鹃有固定领土,占有地盘。繁殖季节,成群在树上营造由树枝构成的公用的巢,巢离地3-5米,里面铺有树枝、树叶,雨季还在洪水淹没的立木上筑巢。
大犀鹃长相怪异,既像巨嘴的乌鸦,又像黑色犀鸟,还像大嘴鹩哥,好像是这些鸟种的混合物,和其他两种犀鹃共同构成犀鹃亚科独特物种。
由于人类对大犀鹃栖息地侵入等,大犀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数量减少,2008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鸟类。
参考资料
奇特的盔:大犀鹃.鸟类网.2011-06-25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6 23:39
目录
概述
种类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