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开“
西南夷”,置犍为郡。初只领“南夷”之夜郎地两县,元鼎六年(前111)平南夷并设
牂牁郡后领县十二,即僰道、江阳、武阳、南安、
资中、
符县、牛鞞、南广、朱提、蚲鄢、堂琅、汉阳(见《
华阳国志》、《
汉书·地理志》)。
《
史记·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建元六年(前135年),大行
王恢击
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恢因兵威使番阳令
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
牂柯江广数里,出
番禺城下”。蒙归至长安,问蜀
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
夜郎。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馀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蒙乃上书说上曰:“南越王黄屋左纛,地东西万馀里,名为
外臣,实一州主也。今以长沙、
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馀万,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诚以汉之彊,
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易甚。”上许之。乃拜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馀人,从巴蜀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夜郎
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还报,乃以为犍为郡。发巴蜀卒治道,自
僰道指牂柯江。蜀人
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筰可置郡。使相如以郎中将往喻,皆如南夷,为置一都尉,十馀县,属蜀。
当是时,巴蜀四郡通
西南夷道,戍转相饟。数岁,道不通,士罢饿离湿死者甚众;西南夷又数反,发兵兴击,耗费无功。上患之,使
公孙弘往视问焉。还对,言其不便。及弘为
御史大夫,是时方筑朔方以据河逐胡,弘因数言西南夷害,可且罢,专力事
匈奴。上罢西夷,独置南夷夜郎两县一都尉,稍令
犍为自葆就。
······及至南越反,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汉乃发巴蜀罪人尝击南越者
八校尉击破之。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即引兵还,行诛
头兰。头兰,常隔滇道者也。已平头兰,遂平南夷为
牂柯郡。夜郎侯始倚南越,南越已灭,会还诛反者,夜郎遂入朝。上以为夜郎王。······
武阳(今四川彭山)、南安(今四川
乐山)、僰道(今四川
宜宾)、江阳(今四川
泸州)、牛鞞(今四川
简阳)、
资中(今四川资阳)、符县(今四川合江)、南广(今云南镇雄、威信)、朱提(今云南
昭通、
鲁甸)、
郁邬县(今云南
宣威)、堂琅(今云南
东川、
会泽、
巧家)、汉阳(今贵州
赫章、
威宁)。
关于
犍为郡的治所,《华阳国志·蜀志》记:“犍为郡,孝武建元六年置,时治鄨(今贵州
遵义),其后县十二,户十万。鄨,故犍为地也。”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移治
南广县(今云南
镇雄、威信),昭帝
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再迁治僰道城(今四川
宜宾)。
三国时,犍为郡属蜀,郡治武阳。领县五:武阳(彭山)、南安(乐山)、僰道(
宜宾市)、资中(资阳城关镇)、牛鞞(简阳
简城镇绛河北岸)。
东晋时犍为郡郡治仍在武阳。领县有:武阳、南安、僰道、资中、冶官(安帝
义熙十年)(414年)分
南安县地置。今
仁寿县东南汪洋乡(旧名汪安场)开刊(或作开邦县。东晋置。今
洪雅县西罗坝乡)。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罢戎州复置犍为郡,治地不变。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
嘉州(今四川乐山)为犍为郡。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废犍为郡复置嘉州。这也是犍为郡最后一次出现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