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少英
山西美协副主席
狄少英,男,1957年6月生于河北定州,1976年入伍,在部队从事美术创作。 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师从刘大为、刘天呈等诸师。 曾任北京军区美术创作员。现为山西美协副主席,中国美协山西创作 中心主任,中国徐悲鸿画院人物画创作室主任,上海同济大学兼职教 授,湖南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 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艺术风格
艺术的生命在于真诚,而艺术的真诚则源于画家对生活的真诚。他的现代人物画笔墨厚重,造型准确
扎实,时代气息浓厚,用写实的手法,反映当代各族人民的精神世界,作品耐人寻味,使观者与画中人物有一种无言的沟通。他的古代人物画,体现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内涵,将书法的线条和诗的意境揉和在一起,作品构图巧妙灵动,人物古朴飘逸,神情高古稚拙。他尊重传统,作品奇而不怪,狂而不野,造型严谨,虽有夸张,但不变形,夸张只是为了更强烈、更充分、更深层地表达人物的性格。看他的画没有一览无余之感,似有讲不完的美丽动听的故事叠沁其中,犹如佳音入耳余韵袅袅不散。
个人荣誉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全军各类美展和书法展:
《踏遍青山》入选建军55周年全军美展;
《开天辟地》获全军电影宣传画展一等奖;
《如梦年华》入选建军65周年全国美展;
《花季》入选建军70周年全国美展;
《傣家姑娘》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杜甫悲秋》入选孺子牛杯全国书画大展 ;
《花香》入选建军70周年全军美展。
《泸沽湖畔》入选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草地红花》入选第二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
《母子情深》入选第三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 高原上的风》2007年全国中国画展特邀作品;
《山寨新韵》曾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家艺术展金奖;
《天使》获东南亚六国水墨画展金奖;奖;
《祖国母亲》 香港回归全国中国画展银奖;
《行 草书-毛主席诗词》建党七十周年全国书法展 览一等奖;
《隶书—宋词》 国际书法展览二等奖;
作品曾赴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展出。
艺术修养
作品精髓
狄少英的作品以反映时代精神和讴歌人民为己任,在坚持中国人物画的写意传统和笔墨精华的同时,注重人物的精神气质和个性化艺术语言的提炼,使自己的艺术更深刻的表现现实生活。狄少英曾多次赴川西、甘南、青海等地采风,在那里,白云碧天下的莽莽草地,银雪皑皑的千里岷山,金顶闪闪的喇嘛庙,迎风招展的经幡,时时拨动着他的心弦,但最令其振奋的还是那里的人群,被高原上的风、高原上的雪雕吣着的人群。他们有棱有角,健康雄壮,质朴善良。面对他们,狄少英的灵感在迸发,灵魂在净化,燃烧的激情驱使着他手中的画笔,随心所欲,任意驰骋,用娴熟的笔法、个性化的思维表现这一人群的精神世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很生动,也很自然,使人看后有一种亲切感,观赏者和画中人物有一种无言的沟通。
近一个时期,狄少英创作了一批表现西部高原风情的人物画,很让人激动,画中康巴汉子的粗犷、藏族少女的纯情、藏传佛教人士的虔诚。无不在与真人同等大小的画面里得到艺术的再现。这些作品中.蕴涵着狄少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生活炽热的情感,显示了一个青年画家在艺术道路上的执著追求和进取精神。这些作品笔墨厚重,画面整体富于动感很传神。而最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无言的人物中有一股强烈的民族正气扑面而来。
艺术之源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的生命力在于真诚。而艺术的真诚则源于画家对生活的真诚。狄少英正是以真诚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对待艺术,他的这批作品正是其真诚的心灵和现实生活碰撞产生的火花,画中人物的灵魂与作品神韵的统一,充分显示了狄少英的艺术修养和对生活的挚爱。艺术是属于时代,属于人民的,同时世属于那些与时俱进、真诚地沤歌时代精神、讴歌劳动人民的艺术家。狄少英所选择的艺术道路无疑是正确的.是艺术的主航道。我相信,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中国人物画创作
独特风格
艺术家往往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表达,否则他的艺术将黯然失色。很难想象,如果梵高没有了自己的宗教情怀和对自然的专注,他的作品还会表达生命的力量。在狄少英身上,儿时生活的困顿和对美术真意天然喜爱,混合成了独特的养料,成为他魏晋风骨最深厚的养料和看不见的底色,成就了他在中国人物画上的创作。
作为一个艺术家,自然会有自己个人艺术风貌的追求。在问及艺术家所寻找个性到底是什么时,狄少英认为,艺术表现的个性应该是一个人生命境界的展示。不管作品是博大还是清婉,是厚重还是秀丽,是绚烂还是平淡,都源自生命的感动,那是艺术家人生感悟的记录。
狄少英首先是一个画家,一个主要从事人物画的画家。看狄少英的画作,你能感受到一股清新的风迎面吹来,像是从他有关西部主题的画幅中吹来,总能让你有涤尘去秽的感触;但狄少英更是一个书法家。在他看来,“书画一体”不单单指用书法的笔触来画画,更是中国画内在“骨法用笔”的要求。在专著《砚边碎语》中,狄少英说,中国艺术自古以来就是以线造型为主的艺术。从古代岩画到寺庙壁画,包括彩陶的图纹和中国书法,都充分体现了“线”这一载体的魅力;在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粗细、长短、强弱决定着艺术品的特点,要想把中国画画好,首先要把线这一主要载体研究透。为此,他专心书法,临写《张迁碑》、《石门颂》等名帖。这些金石味十足的碑版,锻造出狄少英画作中坚实的线条。如今,在每一张画幅上,都有他多年来的书法功力作为“画骨”,和对“书画一体”传统命题的深刻体悟。
古人物画
谙熟中国古典艺术的狄少英,肯定对魏晋风骨感同身受。鲁迅先生曾用“清峻”和“通脱”来概括魏晋风度。在狄少英的画作中,就分别有着“清峻”和“通脱”两种意味。如果以此为准,狄少英的古代人物画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可以分别表现“清峻”和“通脱”两种意味。
他将这两大类分为古代人物和现代人物。古代人物画中,又分为宗教人物画和历史人物画两种。前者主要集中在“八仙”和“钟馗”等神道人物画题材上,对宗教人物的关注体现了他对自我超越的追求、对正义的歌颂。从钟馗的有关画作上,你可以看到“峻急”的最好注解。接近中国画中高山的笔触和骨峭的面部表情,感官上完全非人,然而却是钟馗最好的神似之作。后者主要表现的是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如李白,苏东坡,司马迁,竹林七贤等。在画作场景的选择安排上,狄少英更像一个剧作家,懂得选取最能表现其性情的“凝固瞬间”,让每一个人物都足以在他的笔下再次演绎属于自己的那段慷慨历史。而这样的场景选择,又成为狄少英彰显自我精神的一个窗口。他笔下的李白呈现出一种任侠气质,与他人只专注他飘逸的一面形成鲜明对比。比如画八仙,会有《八仙雅集》、《八仙醉酒》,一派仙人超脱的欢快景象;画李白,则酒气诗意恣纵横;画苏东坡,又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放,《陆羽品茗》的随物而化,《司马迁著书》时的孤愤专注……在刻画这些人物时,我们更能够看到作者本人的自况,更能够意识到中国画的写意本质。
在古代人物那里,狄少英重在表现中国人的骨气,英气,豪气,与正气;在现代人物那里,则笔墨随时代,传达出人们对新生活的赞美。这其中,同样有对日常生活的超越,对精神价值的追求。
现人物画
在现代人物画中,刀削斧劈的笔触换成了圆润饱满,黑白也一下子剧变为大红大紫,整幅画热情洋溢,而且可以看出深厚的造型功力。与古代人物画中思古之幽情判若天渊,一种澄明舒缓的感情满溢而出。在狄少英的感情世界里,最本质的东西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和对美的准确把握。
勤劳自省
为此,狄少英不辞辛劳,多次赴川西、甘南、青海等地采风。在那里,白云碧天下的莽莽草地,银雪皑皑的千里岷山,金顶闪闪的喇嘛庙,迎风招展的经幡,时时拨动着他的心弦,但最令其振奋的还是那里的人群,面对他们,狄少英的灵感在迸发,灵魂在净化,燃烧的激情驱使着他手中的画笔,用娴熟的笔法、个性化的思维表现这一人群的精神世界:纯净,自然,亲切,让观赏者和画中人物有一种无言的沟通。
艺术家都会有自省精神,也似乎只有艺术家本人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纵观狄少英的创作,正像他在自己的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阳春游绿野,气爽觉思宽。满目芳菲地,一溪杨柳烟。鸟鸣深树里,鱼戏浅池边。举步穿幽径,曲歌尧舜天。
个人著述
16幅书法作品在国内碑林刻石,大幅国画和书法作品,由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许多机构收藏,中央电视台曾多次进行专题报道。中非论坛期间,他为埃及总统和夫人所绘的肖像,作为中埃建交五十年的礼品,赠送给埃及总统和夫人。赠送仪式在埃及国家电视台播出一周,引起很大反响,应埃及大使馆邀请,到埃及进行文化交流。 传略收入《中国美术家》、《中国美术家、书法家汉英词典》等多部大型辞书。 出版有《狄少英国画作品集》、《狄少英画集》、《狄少英书法集》《写意人物·八仙》《中国美术家—狄少英》《狄少英艺术档案》《狄少英人物画精选》《中国画范本—狄少英精品集》等多部著作。
作品赏析
部分作品欣赏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7 15:02
目录
概述
艺术风格
个人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