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尾草
阿福花科独尾草属植物
独尾草(Eremurus chinensis O. Fedtsch.)是阿福花科、独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可达120厘米。叶基生,叶片条形,花极多,在花葶上形成稠密的总状花序;苞片比花梗短,先端有长芒,无毛,有一条暗褐色脉;花被窄钟状;花梗上端有关节,倾斜开展;花被片白色,长椭圆形,雄蕊短,藏于花被内。蒴果表面常有皱纹,带绿黄色,熟时果柄近平展,种子三棱形,有窄翅。6月开花,7月结果。
形态特征
独尾草是多年生草本;有粗短的根状茎;根肉质,肥大。茎不分枝,无毛或有短柔毛。叶基生,条形,基部有膜质鞘和纤维状残存物。植株高60-120厘米。花极多,在花葶上形成稠密的长达30-40厘米的总状花序;苞片长8-10毫米(极少达20毫米),比花梗短,先端有长芒,无毛,有一条暗褐色脉;花被窄钟状;花梗长1.5-2-5厘米,上端有关节,倾斜开展;花被片长1-1.3厘米,白色,长椭圆形,长1-1.6(-2)厘米,有一脉;雄蕊短,藏于花被内。蒴果直径7-9毫米,表面常有皱纹,带绿黄色,熟时果柄近平展,果柄长2-2.5厘米。种子三棱形,有窄翅。花期6月,果期7月。
生长环境
独尾草生长在海拔1000-2900米的石质山坡和悬岩石缝中。喜避风向阳环境,成珠耐寒性较好,喜在排水良好、肥沃深厚的砂质壤土中生长。
分布范围
独尾草分布于中国 甘肃南部(岷县、舟曲、武都)、四川西部(松潘、小金、凉山)、云南西北部(中甸)和西藏(八宿)。
繁殖方法
组培材料:独尾草的根。
培养条件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①MS+6-BA2.0毫克/升+2,4-D0.5毫克/升;②MS+6-BA3.0毫克/升+NAA1.0毫克/升。
增殖及苗诱导培养基:③MS+6-BA2.0-3.0毫克/升+NAA0.5毫克/升;④MS+6-BA1.0毫克/升+KT0.2+NAA0.02毫克/升;⑤MS+6-BA3.0毫克/升+NAA0.05毫克/升。
生根培养基:⑥MS+IBA0.1毫克/升;⑦MS+NAA0.1毫克/升。
所用培养基均加0.8-0.9%琼脂、3%白砂糖,pH5.6-5.8。培养温度为(22+2)℃,相对湿度65-75%,光照时间12-14小时/天,光强30-40光照强度为30-40微摩尔/(平方米·秒)。
生长与分化情况:
栽培技术
独尾草种子发芽较慢,实生苗需3-5年开花。夏秋季节均可栽植。注意生长季节需设支撑棚,以保观赏效果。冬季应覆盖越冬,同时防止环境过于潮湿。
主要价值
独尾草质地鲜嫩,口感甘美,富含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份,经常食用可消除雍肿,减肥降压,其食用价值,药用价值都有广泛的前景。独尾草从野外采集根茎后,去皮煮沸十分钟,纵行剖细成丝,凉干或浸泡在清水里。食用时凉拌、爆炒、做汤、蒸肉、场火锅皆成美味佳肴。
独尾草植株高大,花形独特,是花境中优良的背景材料。也可草地丛植,或墙隅栽植。
参考资料
独尾草.物种-biotracks数据中心.
独尾草属.植物智.
独尾草.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2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参考资料